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2)
2023(8890)
2022(7306)
2021(6677)
2020(5931)
2019(13722)
2018(14045)
2017(28658)
2016(15920)
2015(18577)
2014(19158)
2013(19162)
2012(17989)
2011(16259)
2010(16714)
2009(16055)
2008(16371)
2007(15178)
2006(13662)
2005(12809)
作者
(48551)
(40520)
(40309)
(39027)
(25644)
(19268)
(18661)
(15833)
(15149)
(14547)
(13670)
(13443)
(12905)
(12821)
(12729)
(12558)
(12513)
(11933)
(11802)
(11717)
(10301)
(10148)
(10010)
(9199)
(9159)
(9145)
(9131)
(9018)
(8298)
(8184)
学科
(70798)
经济(70719)
(43449)
管理(43320)
(32638)
企业(32638)
方法(30603)
数学(27169)
数学方法(26890)
(22996)
中国(22748)
(18698)
(16442)
业经(15357)
农业(14577)
(14398)
贸易(14392)
地方(14282)
(13993)
(13617)
(13359)
银行(13332)
(12705)
(11452)
金融(11450)
(10581)
(10546)
财务(10510)
财务管理(10474)
(10256)
机构
大学(242270)
学院(241411)
(102151)
经济(99846)
管理(88362)
研究(83205)
理学(74211)
理学院(73361)
管理学(72117)
管理学院(71664)
中国(65652)
(52314)
(50475)
科学(49829)
(43958)
(42790)
研究所(39153)
财经(39106)
(38723)
中心(38645)
(35090)
业大(34755)
北京(33851)
农业(33491)
(32282)
师范(31995)
经济学(31920)
(30823)
经济学院(29001)
(28924)
基金
项目(144950)
科学(111926)
研究(108162)
基金(102648)
(88517)
国家(87764)
科学基金(73169)
社会(67187)
社会科(63482)
社会科学(63461)
(56805)
基金项目(53958)
教育(49797)
(47873)
编号(46209)
自然(45222)
自然科(44061)
自然科学(44046)
自然科学基金(43225)
资助(42776)
成果(39477)
重点(32915)
(32720)
(32305)
课题(32004)
(28944)
(28087)
教育部(27722)
科研(27674)
项目编号(27311)
期刊
(120090)
经济(120090)
研究(76410)
中国(46896)
(40585)
(39199)
学报(36505)
科学(32954)
管理(31355)
大学(27334)
(27075)
金融(27075)
农业(26491)
教育(25598)
学学(25468)
技术(20558)
业经(20518)
财经(19930)
经济研究(18925)
问题(17878)
(17140)
(14519)
(13318)
理论(13276)
技术经济(12619)
商业(12171)
图书(12106)
国际(12012)
实践(11885)
(11885)
共检索到374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华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通过分析诺瑟姆的三阶段论、国际主要国家的城镇化率和钱纳里的世界各国城镇化和结构转变的一般规律,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化进程并不会面临终结,城镇化水平将会继续提高,"半城镇化"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预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平平  高平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城镇化整体建设状况的基础上 ,指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认为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合理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土地、户籍制度问题和城镇管理体制问题是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小敏  陈多长  
文章通过对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和城镇人口增长情况的分析,发现当前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基于对推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利用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商品房价格上涨和政绩考核是推动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文章建议政府应从土地征用制度和地方税制改革两个方面来改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徐积鹏  张春玲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会长期存在,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本文借助"推—拉"理论深入剖析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农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维然  徐积鹏  张春玲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不仅影响深远,而且还会长期存在,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本文借助"推—拉"理论深入剖析农村空心化产生原因,辩证看待农村空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农村空心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朝明  马文武  
本文采用CHNS数据库,运用经过改进的贫困分解方法和贫困弹性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化状况与城市贫困关系进行了研究。静态分解显示,我国城镇化中不存在要素短缺的城市贫困,城市贫困均为要素的分配效应所致,同时城镇化对三种贫困指标的分配效应为:在城市贫困广度上有减贫效应,但减贫作用在减弱;对城市贫困强度和综合状况先具有减贫效应,但减贫作用衰减更快,最终演变成了增贫效应。动态分解表明:城镇化变动对城市贫困广度和贫困强度变化的总效应均为减贫效应,但减贫力度呈现逐渐变大后缓慢变小的"V"型轨迹,对贫困综合指标总效应减贫状况呈现出波浪式的衰减趋势;从总效应内部结构看,总效应的波动变化主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为民  
城镇化进程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却带有多重的相对贫困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贫困、权利贫困、精神贫困、能力贫困和福利贫困。其原因主要是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分割,城市中的"孤鸟效应",教育和培训机制缺失及制度岐视。为此,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稳步增加农民工工资,增加经济、医疗等保障,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以尽快解决农民工多维贫困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正海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土地管理、实现永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发展理念错位、粗放式增长,土地利用结构不够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土地市场竞争机制扭曲等。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我们应当致力于:树立集约用地意识,落实集约用地共同责任;科学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立体发展,适度提高用地强度;挖掘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事权划分研究"课题组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事权划分研究"课题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城市行政体制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其特征是政府的有形之手主导城镇化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抑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隆臻  牛欢  
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在推动区域经济进步与城乡良性互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最为凸显。本文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环境保护意义,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包含意识、机制与规划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农村城镇化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文豪  
本文重点讨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关土地问题的五个方面矛盾关系:一是建设用地与耕地、生态用地的矛盾关系;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非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三是住宅建设用地与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四是保障房住宅用地供应与商品房住宅用地供应的矛盾关系;五是政府调控与城镇化自然进程的矛盾关系。这五对矛盾关系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但更多的是统一性。其中,最核心的是要理解土地供给侧的矛盾关系。从长远来看,在土地供给侧矛盾基础上创造和衍生的中国城镇化进程超级红利,不仅没有结束,有可能还会继续存在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大中城市的土地价值和房产价值,还将会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政府而言,不仅不能回避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而且还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要光明正大地把握好、维护好、运用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高效率地推进中国大中城市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工业化水平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为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城镇化乃至最终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国斌  毛晓军  
【目的/意义】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这与公共信息服务保障的理念相契合。【方法/过程】围绕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信息服务保障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有坚持多主体参与公共信息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信息意识、丰富公共信息服务内容以及规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结果/结论】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信息服务保障是建设智慧城市、统筹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耀春  
我国的城乡差距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农民收入由于消费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城镇化水平低 ,城乡结构不合理 ,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今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二、三产业以两倍于第一产业的速度增长 ,农业部门份额将进一步大幅度下降 ,到 2 0 15年农业部门份额将下降到约为目前的一半。因此 ,加快推进城镇化 ,对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动我国城镇化宜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入手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推进不同类型城镇的协调发展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福利市场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柴建  卢全莹  张钟毓  汪寿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电力需求量将持续上升。电力的充足供应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故合理准确的对电力需求进行分析及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分析我国电力需求现状,利用通径分析筛选电力消费需求的核心驱动因素。在模型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单变量(ETS、ARIMA模型)和多变量(情景分析)两个维度进行电力需求量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GDP每提高1%使得电力需求量提高0.5249%;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使得电力需求量提高2.2146%,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使电力需求量相应提高1.0076%。"十二五"末中国电力消费需求量将近61425.96KW/h,2020年中国电力消费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