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0)
- 2023(15076)
- 2022(12281)
- 2021(11387)
- 2020(9781)
- 2019(22209)
- 2018(22285)
- 2017(43970)
- 2016(23835)
- 2015(26822)
- 2014(26759)
- 2013(25914)
- 2012(23447)
- 2011(20901)
- 2010(21062)
- 2009(19249)
- 2008(18535)
- 2007(16193)
- 2006(14168)
- 2005(12424)
- 学科
- 济(96015)
- 经济(95918)
- 管理(65780)
- 业(64838)
- 企(52059)
- 企业(52059)
- 方法(47749)
- 数学(43024)
- 数学方法(42313)
- 中国(27899)
- 农(27204)
- 财(23957)
- 业经(21019)
- 学(18789)
- 制(18510)
- 农业(17759)
- 贸(17420)
- 贸易(17409)
- 易(17006)
- 地方(16564)
- 银(15571)
- 银行(15531)
- 理论(15469)
- 技术(14938)
- 务(14933)
- 财务(14866)
- 行(14841)
- 财务管理(14835)
- 企业财务(14108)
- 融(13989)
- 机构
- 学院(336922)
- 大学(336082)
- 济(136075)
- 经济(133335)
- 管理(130106)
- 理学(113467)
- 理学院(112186)
- 管理学(109780)
- 研究(109490)
- 管理学院(109150)
- 中国(82026)
- 京(70519)
- 科学(68704)
- 财(62801)
- 农(57447)
- 所(54911)
- 业大(52172)
- 财经(51014)
- 中心(50441)
- 研究所(50281)
- 江(49101)
- 经(46506)
- 农业(45389)
- 北京(43478)
- 范(43162)
- 师范(42661)
- 经济学(42392)
- 院(39761)
- 州(38700)
- 经济学院(38496)
- 基金
- 项目(232329)
- 科学(183739)
- 基金(170275)
- 研究(165461)
- 家(150084)
- 国家(148887)
- 科学基金(127933)
- 社会(105366)
- 社会科(100033)
- 社会科学(100005)
- 省(90661)
- 基金项目(89603)
- 自然(84630)
- 自然科(82760)
- 自然科学(82742)
- 自然科学基金(81244)
- 教育(78215)
- 划(77140)
- 资助(70489)
- 编号(66522)
- 重点(52879)
- 成果(52725)
- 部(51525)
- 发(49407)
- 创(48643)
- 课题(45817)
- 创新(45503)
- 科研(45299)
- 国家社会(44264)
- 教育部(44129)
- 期刊
- 济(140357)
- 经济(140357)
- 研究(92740)
- 中国(60371)
- 学报(55013)
- 农(51616)
- 科学(50046)
- 管理(47891)
- 财(47315)
- 大学(42034)
- 学学(39730)
- 教育(35368)
- 农业(35072)
- 技术(31005)
- 融(29064)
- 金融(29064)
- 财经(24840)
- 业经(24037)
- 经济研究(23700)
- 经(21364)
- 问题(19653)
- 业(18416)
- 统计(18394)
- 策(16765)
- 技术经济(16461)
- 版(15988)
- 理论(15442)
- 商业(15395)
- 科技(15198)
- 决策(15017)
共检索到477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逸飘 郭佳钦 廖望科
基于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考察城镇化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激励性"作用。人口密度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进程的"过度性损失"因素,对人口城镇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强的阶段性波动,且两者之间表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同时,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驱动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敏感性。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进程有着更强的驱动效应,但这种驱动效应是以牺牲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和土地资源为代价;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则主要受制于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逸飘 郭佳钦 廖望科
基于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考察城镇化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激励性"作用。人口密度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进程的"过度性损失"因素,对人口城镇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强的阶段性波动,且两者之间表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同时,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驱动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敏感性。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进程有着更强的驱动效应,但这种驱动效应是以牺牲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和土地资源为代价;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则主要受制于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胜男 马昭
21世纪以来的海南省逐步迈入快速城镇化阶段,为了明确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导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建立包括人口、用地、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层面因素的复合指标体系,借助SPSS 19.0软件平台综合研究海南省的城镇化进程,明确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主导因素。2000年以来,通过复合指标体系测算的综合影响力对新世纪以来海南省的城镇化影响强度整体上逐渐增加,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表现为减弱、提高、急速增强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城镇化主导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城镇化 综合影响力 主成分分析 海南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苗红 赵润博 黄鲁成 吴菲菲 娄岩
从技术角度选取技术广度、技术融合深度、技术规模和技术交叉融合强度4个驱动因素,采用Kaya恒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对技术融合度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以工程领域BIM技术为实证对象,得到如下结论:技术广度对于技术融合度的驱动程度最大;技术广度、技术融合深度、技术规模3项为正向驱动,而技术融合交叉强度为双向驱动;在驱动因素作用下,BIM专利在2012年前后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专利进行可视化分析验证,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该研究框架的可行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阳 王智勇
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并选取2000~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中的直接和空间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是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其中,非农产业发展程度对本地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主要源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各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存在空间相依性,即一个地区在积极发展城镇化的同时,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辐射效应。本地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对周边地区城镇化所产生的负向空间外溢影响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发展在区域间的作用力。相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周边地区城镇化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国富 李时兴
文章在Lucas(1988)的基础上,引入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构造了包含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生增长模型,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教育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红英
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发现外生因素对我国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效率影响较大,其中区位优势和财政收入对地区城镇化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剔除外生因素后,我国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各效率均值都有所降低,纯技术效率的减少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效率的层次化明显,各地应根据自身城镇化效率特点,有侧重地进行技术和管理改善,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城镇化效率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冬欣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但也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弱、土地等要素资源制约等诸多挑战。因此,需要着力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中西部城市群,有效引导农村人口向这些地区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促进农村人口平稳融入城市,进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心羽 杨德才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江苏省城镇化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地区内部不平衡、城乡二元差距大、农民工市民化低、公共服务不均等多个问题,如何根据城镇化发展动力完成综合试点任务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通过构建分位数模型探究江苏省2000年以来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动力因素,分析不同阶段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模式。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一直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2000—2005年和2013年以来两个阶段土地价格和科技教育是推动江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体现人和土地的综合城镇化特征。据此提出完善土地政策、组合产业布局、减少户籍壁垒、关注教育公平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动力 阶段差异 分位数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刘志刚,于冬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Plucking model to test the asymmetric patterns in China's business cycle. We find the evidenc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lucking effect in output growth. The negative shock to output is not able to influence the growth trend in long run. The growth could return to its trend more quickly after the economy recoveries from the contracting phase in business cycle.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has play the roles of stabilizing economy, and the abilities of keeping rapid and stable growth have been enforced.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区制转移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朝对 苏丹妮
本文运用与SDA法相结合的LMDI分解模型,根据能耗增长特点分四个阶段探讨了包含能源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变动的技术效应和包含消费、投资、出口变动的最终需求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耗增长的时段驱动模式。结果表明:(1)1997-2010年间,各阶段"三驾马车"引领的最终需求效应不单是规模庞大,也应相对稳定,能耗增长的异常波动主要取决于技术效应;(2)能源强度效应一直起着节能降耗的积极作用,而中间投入结构自2002年后向高耗能依存特征转变,成为能耗增长的推动因素;(3)2006年开始实施的能源强度政策有效改变了能耗增长轨迹,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扭曲了政府政策执行的初衷、方式和效率。
关键词:
能耗增长 驱动因素 时段冲击特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贤磊 唐亮 孙萌丽
城镇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货币价值视角,采用替代成本法、防治成本法测度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并使用LMDI分解方法检验城镇土地规模、人口密度、经济水平、能源利用效率等因素对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9—2014年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总量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单位面积城镇土地的生态环境效应呈小幅上升规律,并且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最低。(2)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城镇土地规模扩张是导致城镇土地生态环境效应降低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宏伟
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联合运用HP滤波和向量自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短期跨境资金的波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国内、国际投资者引起的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变动频繁、方向各异,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短期看流入驱动型短期跨境资金对汇率变动敏感,流出驱动型短期跨境资金对利率差和资产收益变动敏感,防范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重在防范国内、国际投资者同向交易引发的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勇 张宗益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技术进步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又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力。本文运用1978~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基于DEA方法测算我国的技术进步效率,并对我国经济转型中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予以分析,结果凸显出以1996年为分界点的阶段性特征。数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的发散趋势较为显著,中国经济亟待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型,结论从理论上支持转型时期技术创新支持经济增长战略的制定。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含义。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DEA测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奚建武
"新城中村"作为当今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客观存在,反映了城镇建设用地二元性背景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其存在依据为: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二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快速发展的新需求;三是基于地方综合利益统筹兼顾、博弈下的新平衡。深入考察"新城中村"现象对一度困扰城镇化发展的"城中村"、"小产权房"乃至城乡结构转换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新城中村 城中村 小产权房 二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