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5)
2023(9509)
2022(7528)
2021(7135)
2020(6002)
2019(13365)
2018(13542)
2017(26426)
2016(15295)
2015(17904)
2014(18369)
2013(17279)
2012(16394)
2011(14904)
2010(15453)
2009(14761)
2008(14731)
2007(13836)
2006(12817)
2005(12030)
作者
(44006)
(36410)
(36242)
(35151)
(23423)
(17270)
(16820)
(14181)
(13953)
(13543)
(12372)
(12080)
(11816)
(11772)
(11464)
(11190)
(11149)
(10864)
(10672)
(10629)
(9505)
(9060)
(8849)
(8605)
(8388)
(8295)
(8218)
(8134)
(7613)
(7404)
学科
(56231)
经济(56158)
管理(40605)
(38398)
(28742)
企业(28742)
中国(24417)
方法(20395)
(20299)
数学(17760)
数学方法(17413)
(15314)
(14692)
业经(13431)
农业(12733)
(12318)
贸易(12309)
(12031)
(11955)
银行(11940)
教育(11894)
(11677)
(11489)
地方(11487)
(10882)
理论(10207)
(9883)
金融(9882)
(9539)
(9277)
机构
大学(222135)
学院(218462)
(88090)
经济(85795)
研究(78117)
管理(76771)
理学(64031)
理学院(63231)
管理学(61862)
管理学院(61444)
中国(59875)
(48991)
科学(45484)
(45061)
(40339)
(36346)
(36012)
研究所(35838)
中心(35306)
财经(34125)
(33098)
师范(32815)
北京(32227)
(30771)
业大(29344)
(28734)
农业(28031)
(27913)
经济学(26806)
师范大学(26005)
基金
项目(128838)
研究(100945)
科学(100020)
基金(89053)
(75962)
国家(75185)
科学基金(62802)
社会(61402)
社会科(57827)
社会科学(57814)
(50787)
教育(49223)
基金项目(44984)
编号(44098)
(43351)
成果(39962)
资助(37902)
自然(37724)
自然科(36809)
自然科学(36799)
自然科学基金(36124)
课题(32541)
(29367)
重点(29218)
(28562)
(26967)
(26819)
大学(26459)
项目编号(26399)
(25823)
期刊
(107766)
经济(107766)
研究(76697)
中国(52452)
教育(41521)
(35191)
(33116)
学报(32244)
管理(30243)
科学(28858)
(26135)
金融(26135)
大学(26131)
农业(23812)
学学(22734)
技术(19434)
业经(18078)
财经(17438)
经济研究(17093)
(15160)
问题(14992)
(13404)
图书(13301)
国际(11871)
(11619)
理论(10953)
(10562)
论坛(10562)
职业(10389)
现代(10337)
共检索到35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培之  
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变化有较强的相关性。我国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女大学生就业,而女大学生投身城镇化建设事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以人为本的新城镇化建设应着力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中小城镇功能结构,支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将得到缓解甚至在一段时间后最终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克玲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探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找出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玲  
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作为"人才加工厂"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从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自主创业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斌  束建华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违法现象也不断出现。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缺失,严重侵害了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对此,进行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研究有其现实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美倩  
在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劣势,并探讨了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服务,在比较视野下提出了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宏波  黄斌  于新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就业更加困难。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原因,以社会学为视角,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等层面围绕农村教育改革,学生就业市场,高校就业指导,单位招聘人才和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办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婧  韩同吉  葛庆龙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相比男生而言,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更多的不公平,女大学生已成为就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对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做出客观分析,从个人、学校、政府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性建议,旨在引发社会对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的思索和关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刚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目标相背离,认清并解决女大学生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是持续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彰显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毓洲  
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下岗工人需要再就业,以及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教育滞后、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部分大学生走出校门就失业。文章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政府要出台引导政策,高校要加强教育,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国洪  刘立新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宜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技能;三是调整就业心态,避免或减少受挫;四是改变政府职能,搭建就业平台;五是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多变的市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敬伟  陈军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在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劳动力就业采取统包统分的办法,就业指导一度被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取代。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琳琳  贾东超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升就业力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现状的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