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9)
- 2023(11375)
- 2022(9144)
- 2021(8238)
- 2020(6796)
- 2019(15076)
- 2018(15201)
- 2017(29154)
- 2016(16211)
- 2015(18418)
- 2014(18542)
- 2013(17929)
- 2012(16383)
- 2011(14812)
- 2010(14980)
- 2009(13793)
- 2008(13724)
- 2007(12520)
- 2006(11361)
- 2005(10285)
- 学科
- 济(63342)
- 经济(63265)
- 管理(45360)
- 业(43703)
- 企(33086)
- 企业(33086)
- 方法(25648)
- 数学(22496)
- 数学方法(22330)
- 中国(22157)
- 农(21245)
- 财(17184)
- 业经(15829)
- 制(14850)
- 贸(13843)
- 农业(13837)
- 贸易(13837)
- 易(13502)
- 学(12751)
- 银(12349)
- 银行(12300)
- 地方(12011)
- 行(11716)
- 融(10301)
- 金融(10299)
- 环境(10103)
- 务(9997)
- 体(9966)
- 财务(9966)
- 财务管理(9933)
- 机构
- 学院(237236)
- 大学(235913)
- 济(95600)
- 经济(93578)
- 管理(85071)
- 研究(80497)
- 理学(72762)
- 理学院(71898)
- 管理学(70648)
- 管理学院(70219)
- 中国(61685)
- 科学(50291)
- 京(50081)
- 农(46287)
- 财(45905)
- 所(42090)
- 业大(38433)
- 研究所(37940)
- 江(37381)
- 农业(36618)
- 中心(36338)
- 财经(36331)
- 经(32935)
- 北京(31437)
- 范(30999)
- 师范(30562)
- 经济学(29715)
- 州(29509)
- 院(28833)
- 经济学院(27157)
- 基金
- 项目(152239)
- 科学(117716)
- 研究(109174)
- 基金(108380)
- 家(96516)
- 国家(95657)
- 科学基金(79807)
- 社会(69441)
- 社会科(65738)
- 社会科学(65719)
- 省(60275)
- 基金项目(57439)
- 自然(51068)
- 划(50983)
- 教育(50603)
- 自然科(49855)
- 自然科学(49836)
- 自然科学基金(48959)
- 编号(44706)
- 资助(43335)
- 成果(36328)
- 重点(34757)
- 发(33449)
- 部(33054)
- 创(31572)
- 课题(31564)
- 创新(29578)
- 科研(29219)
- 国家社会(28883)
- 计划(28144)
- 期刊
- 济(109149)
- 经济(109149)
- 研究(70750)
- 中国(47970)
- 农(42685)
- 学报(42294)
- 科学(36204)
- 财(34883)
- 大学(31366)
- 管理(31270)
- 学学(29543)
- 农业(28282)
- 教育(27305)
- 融(23630)
- 金融(23630)
- 业经(19814)
- 技术(19533)
- 经济研究(17932)
- 财经(17900)
- 问题(15650)
- 经(15454)
- 业(14377)
- 贸(12814)
- 版(12283)
- 商业(12237)
- 图书(11431)
- 技术经济(11302)
- 理论(11179)
- 现代(11041)
- 国际(10954)
共检索到357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乔海波 蒲国良
从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城市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策等多方面研究了城镇化滞后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促进城镇化水平、减弱城镇化滞后的因素有: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城市失业率、城市公共服务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加重城镇化滞后程度的因素有:对外直接投资、国有经济占比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策。为此,应继续扩大外贸规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减少政府过度干预,加快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新蜀 贺坤
文章通过对新疆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得出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结论。新疆城镇化的滞后性发展导致新疆的工业化发展缺乏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经济发展。文章提出了以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工业园区进行要素的聚集,采取中心城镇突破的战略,在全面整合区域力量的基础上推动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实现新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滞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双正
小产权房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详细阐述小产权房的概念内涵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小产权房的发展现状及形成原因,并对其目前市场需求状况、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小产权房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了客观评价,并对一些典型地区的小产权房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对未来如何妥善有效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小产权房 农村集体土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力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生的现象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在工业和城市化的共同进步方面 ,我们存在着工业一马当先 ,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化则相对滞后的缺陷。从工业化、城市化相对统一、同步发展的本质看 ,城市化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 80 %还多的国家 ,应根据我国国情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缩小城市化与工业化差距 ,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小城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子联
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以解释两者之间的发展失衡为主题,在运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主要得出结论:第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大规模扩张,但对人口城镇化所发挥的"吸纳效应"则相对有限,人口城镇化因而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其财政收支与城镇化发展存在反向变化关系,而后者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失衡;第三,户籍管制是人口城镇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而政策的放松和制度的改革则能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第四,农地使用期限的延长由于其所带来的"保障效应"而有利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但效应的发挥应以完善...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静 谷人旭 王春萌 许树辉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探索,而非城镇化的工业化却导致我国工业发展遍地开花。本文对多次蝉联百强县榜首的江阴市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协调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江阴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协调度不断提升,且长期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从2010年进入优质协调阶段以后,先前优势并不明显,说明高水平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未必带来高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协调性。江阴市新桥镇的成功转型表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镇域尺度的产镇融合,为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推进探索方向,也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园区、产业小镇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协调度 产镇融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方齐云 陶守来
基于人口与城镇化视角,构建了中国碳排放七大驱动因素模型,并采用LMDI分解法计算出各因素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从变量作用方向来看,对碳排放一直保持正向促进作用的有人口规模、城镇化率、城镇就业率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保持负向抑制作用的是就业的城乡结构,经济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则呈现分阶段正负作用交错的形态;(2)从变量作用效果的大小来看,城镇化率、就业的城乡结构、经济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人口规模、城镇就业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则相对较弱;(3)单一城镇化率的提高带来的碳排放增加不可避免,但是综合考虑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就业率和就业的城乡结构等影响因素,则城镇化率提高与环境成本降低存在双赢空间。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碳排放 城镇化 经济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方齐云 陶守来
基于人口与城镇化视角,构建了中国碳排放七大驱动因素模型,并采用LMDI分解法计算出各因素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从变量作用方向来看,对碳排放一直保持正向促进作用的有人口规模、城镇化率、城镇就业率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保持负向抑制作用的是就业的城乡结构,经济结构和碳排放强度则呈现分阶段正负作用交错的形态;(2)从变量作用效果的大小来看,城镇化率、就业的城乡结构、经济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人口规模、城镇就业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则相对较弱;(3)单一城镇化率的提高带来的碳排放增加不可避免,但是综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碳排放 城镇化 经济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诗博 王如渊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难以判定。然而从工业总产值指数与城市化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仍然明显。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业难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畸形时,重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时,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减弱。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重工业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文章以2000-2012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实证计量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对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作用,结果发现: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人口城镇化速度,改善城镇化发展失衡的局面;银行对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的信贷支持能够促进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有会导致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对农村的金融抑制不利于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的改善。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丽 陈忠卫 肖仁桥
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探索1996-2010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并检验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三化"耦合协调度差异不明显,仍处于初级协调状态,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各地区变异系数变化不大,且存在收敛之势。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R&D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农村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鹏
新疆农牧民主要从事传统农牧业,富余农牧民劳动转移的规模小,收入低,原因在于新疆工业化与城镇化非均衡进展,工业经济结构超前性与就业结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新疆应当调整经济结构,实行就业优先的工业化路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农牧民劳动力转移数量和收入水平。
关键词:
收入结构 工业化 城镇化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秧分 何琼峰
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增强发展整体性、提高发展协调性的内在要求。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3年分省统计数据,构建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面板数据分析模型,评估了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三者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但城镇化、工业化并未必然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农民进城未落户、生计转变能力较差的农户越难以进城落户、农民主要受雇于规模化程度较低而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传统行业、粮食主产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约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依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来降低城乡边际报酬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