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4)
2023(11934)
2022(9829)
2021(9197)
2020(7958)
2019(18551)
2018(19107)
2017(37425)
2016(20795)
2015(24199)
2014(24703)
2013(24361)
2012(22459)
2011(20428)
2010(21090)
2009(19699)
2008(19810)
2007(18379)
2006(16210)
2005(14852)
作者
(62104)
(51715)
(51389)
(49465)
(32632)
(24727)
(23676)
(20227)
(19489)
(18800)
(17458)
(17390)
(16670)
(16540)
(16224)
(15913)
(15911)
(15315)
(15082)
(14936)
(13132)
(12896)
(12844)
(11777)
(11736)
(11729)
(11702)
(11568)
(10588)
(10372)
学科
(88029)
经济(87946)
管理(56715)
(54598)
(42887)
企业(42887)
方法(40963)
数学(36573)
数学方法(35945)
(26418)
中国(26406)
(21781)
业经(19068)
(18673)
地方(17161)
(16920)
农业(16872)
(16787)
贸易(16777)
(16303)
(15109)
银行(15069)
理论(14529)
(14322)
(13168)
金融(13166)
(12909)
(12569)
财务(12510)
财务管理(12464)
机构
学院(304297)
大学(302726)
(122219)
经济(119328)
管理(113007)
研究(100826)
理学(95728)
理学院(94656)
管理学(92648)
管理学院(92096)
中国(78537)
(65400)
科学(62255)
(59395)
(52864)
(52601)
(48822)
研究所(47161)
中心(46957)
财经(45882)
业大(45225)
北京(41889)
农业(41580)
(41253)
(40180)
师范(39767)
(39003)
经济学(37373)
(35936)
技术(34012)
基金
项目(188915)
科学(145787)
研究(139057)
基金(132841)
(115571)
国家(114625)
科学基金(96414)
社会(84625)
社会科(80059)
社会科学(80033)
(75482)
基金项目(69310)
教育(65888)
(63331)
自然(61735)
自然科(60224)
自然科学(60203)
编号(59770)
自然科学基金(59070)
资助(56464)
成果(49751)
重点(43058)
课题(41839)
(41615)
(41204)
(38461)
科研(36218)
创新(36036)
项目编号(35549)
大学(35394)
期刊
(140912)
经济(140912)
研究(91041)
中国(63485)
(48909)
(47189)
学报(46938)
科学(42101)
管理(41494)
教育(37595)
大学(35198)
学学(32810)
农业(32445)
(29771)
金融(29771)
技术(29602)
业经(24271)
财经(22686)
经济研究(22608)
问题(19556)
(19467)
(17388)
统计(17087)
图书(16152)
技术经济(16003)
(15626)
理论(15263)
商业(15192)
(15076)
(14768)
共检索到464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强  
从我国国情出发,选择正确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城镇化模式不应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发展模式,“发展是硬道理”,推进我国城市化应该走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的道路,并从观念更新、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制度创新、分类指导和政策调整等方面努力,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斌  李伟  
城镇化模式是指城镇化引发的社会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发生的动力机制、呈现的外部形态及特征的总和。地理区位、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城镇化模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这些因素为主要依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日本和印度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并据此推演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斯彬  张旭亮  
特色小镇是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生事物。依托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探索推进"小城镇大发展、小区域大平台、小空间大集聚、小载体大创新"的城市新空间发展思路,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小镇,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相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剑飞  陈彬  
高职教育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国际化办学借鉴、吸收、整合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化办学市场是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办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政府、合作企业、合作院校和国际化项目"借船出海",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高质量师资、健全的机制、包容并蓄的文化是保障办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珂  王守清  张子龙  赵丽坤  
PPP产业基金有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与市场投资需求的对接,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和管理上的支持。基于我国PPP项目融资现状,分析PPP产业基金的设立意义;然后通过对PPP项目融资特点和产业基金运作一般模式的分析比较,对PPP产业基金的设立形式、募集对象、投资对象、退出方式、运作模式中的主要步骤等进行探讨,为我国推广PPP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亦楠  邱红  
为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融资难题,应以优化政府财政融资渠道为导向,激发地方公债融资潜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推广公私合作融资方式,倡导金融创新融资途径,构建一个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领域多元化的多维融资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禄峰  张沛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但我国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以小城镇为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指出,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可能成为较有效率和效益、较切合实际的一种形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晓鹏  张宗益  
本文结合2002—2012年我国279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镇化效率的时空特征以及城镇化推进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动态测量中,我国的城镇化效率在整体上处于效率变动的无效状态;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尚处于"摊饼式"的粗放增长状态,且区域差异显著;从城镇化推进模式来看,强有效型城市群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特征;弱无效型城市群的城镇化在激进与低效之间徘徊;强无效和高无效两类城市群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具有"重增长轻发展"的粗放式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贞  
城镇化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创新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可以实现城镇化发展融资需求和资金供给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支撑城镇化发展,发挥城镇化的经济社会效应。本文梳理了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历程,针对上海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围绕投融资主体、机制、模式和金融创新等角度,提出新形势下城镇化投融资转型思路和配套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静  郭宁  李美荣  
新疆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对新疆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内地城镇化五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并指出新疆城镇化发展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将新疆的实际与内地城镇化成功经验相结合提出新疆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锟  楚瑞  
文章通过对城镇化概念的比较梳理,论证了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根本诉求是以人为本。阐述了"以人为本"对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认为以人为本的缺失造成了城镇化制度设计、政策安排的偏差,是造成城镇化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并从转变发展战略、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优化城市规划、科学制定公共政策、转变城市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出城乡制度安排、城市规划、城市公共政策、城市管理等方面保障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丛茂昆  张明斗  
以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思路与实践是一种外生型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市场主体的自主性,造成城镇化效率低下。在我国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发展模式缺乏可持续性。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应选择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内生型城镇化模式。本文通过城镇化发展模式全面梳理,系统分析了我国内生型道路及其要素,提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的逻辑关系、强化新型城镇化包容性的发展力度、合理有效分配城市级差地租收益等一系列的内生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昕  郑建明  
[目的 /意义]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模式入手,揭示"两化"融合发展的具体内容。[方法 /过程]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文献和国家相关文件的查阅、梳理,在回顾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两化"互动模型、要素模型以及目标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互动模式。[结果 /结论]在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两化"应该从要素、目标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和对接,通过"两化"良性互动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智慧城市是"两化"良性互动的初级产物,也是今后一段时期"两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振锋  王延臣  
本文基于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根据我国国情,本文提出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为保障、生态文明为前提、需求拉动为主体的四维发展路径,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强调在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荣宏庆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提升到52.27%,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城镇化建设中潜藏的城镇化用地失控严重、城镇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较为普遍等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