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7)
2023(7726)
2022(5923)
2021(5397)
2020(4510)
2019(10198)
2018(10454)
2017(21021)
2016(11585)
2015(13441)
2014(13435)
2013(13211)
2012(12374)
2011(11315)
2010(11669)
2009(11053)
2008(10953)
2007(10295)
2006(9711)
2005(9119)
作者
(36050)
(29787)
(29440)
(28272)
(18947)
(14156)
(13531)
(11487)
(11439)
(10774)
(10184)
(9836)
(9759)
(9737)
(9481)
(9304)
(8920)
(8779)
(8733)
(8607)
(7623)
(7467)
(7454)
(6837)
(6812)
(6766)
(6705)
(6681)
(6161)
(5988)
学科
(49692)
经济(49626)
(32729)
管理(32183)
(25774)
企业(25774)
中国(18877)
方法(18051)
(15841)
数学(15379)
数学方法(15234)
(12580)
业经(12368)
(11507)
(10265)
银行(10238)
地方(10159)
(10128)
贸易(10121)
农业(10000)
(9901)
(9862)
(9731)
(8729)
(8612)
(8363)
(8276)
金融(8275)
(7247)
发展(7168)
机构
大学(175896)
学院(175091)
(73290)
经济(71625)
研究(64370)
管理(62467)
理学(52455)
理学院(51834)
管理学(50966)
管理学院(50638)
中国(49708)
(38996)
科学(38427)
(35860)
(33773)
(31197)
研究所(30322)
(28129)
财经(27796)
中心(27685)
北京(25229)
(25061)
业大(24887)
农业(24686)
(23382)
(23279)
师范(23085)
经济学(22742)
(22256)
经济学院(20462)
基金
项目(106039)
科学(82242)
研究(77374)
基金(75817)
(67062)
国家(66498)
科学基金(54870)
社会(48664)
社会科(46038)
社会科学(46024)
(40613)
基金项目(38811)
教育(35489)
(35327)
自然(34646)
自然科(33766)
自然科学(33751)
自然科学基金(33166)
编号(32054)
资助(31624)
成果(27444)
重点(24452)
(24320)
(23722)
课题(23278)
(21420)
创新(20075)
国家社会(19987)
科研(19980)
教育部(19939)
期刊
(88406)
经济(88406)
研究(57241)
中国(36728)
(29879)
学报(28279)
科学(26282)
管理(26269)
(25448)
大学(21353)
(19997)
金融(19997)
农业(19992)
教育(19951)
学学(19947)
业经(15203)
经济研究(14615)
技术(14305)
财经(14184)
问题(12750)
(12282)
(10998)
(10080)
国际(9886)
现代(9175)
商业(8968)
理论(8960)
图书(8678)
技术经济(8306)
实践(7932)
共检索到277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勇  
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小城市成为主力军,中西部成为主战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在于建立满足高度城镇化水平要求的完善的城镇体系、重点发展100万~200万人口的中间规模城市、以城市群为主要的人口集中方式、集约化和紧凑型城镇建设模式等。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改变现行的城乡治理模式,改变现行的开发区设置模式,重新启动正常的设市进程,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年华  宣卫红  戴军  王书明  
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步伐,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文章基于《中国统计年鉴》1949~2011年城镇化率数据,依据Logistic模型推演出中国城镇化率的非线性拟合曲线,进而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进行预测。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曲线拟合优度高,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孕育阶段(1982年前,期末的城镇化率达21%)、成长阶段(1982~2010年,期末的城镇化率达50%)、成熟阶段(2010~2050年,期末的城镇化率达78.9%)、衰退阶段(2050年后,期末城镇化率达到极值100%),这种阶段划分与2011年以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本吻合,同时可以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进行阶段性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城镇化是民生解决和改善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经起步、停滞、探索、发展四个阶段。现阶段我国城镇化整体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备受关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民生改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难题,开拓民生发展新道路,成为未来我国民生解决和改善的重要课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立群  
城镇化是实现减贫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缓慢起步阶段,城镇化进程几乎停滞,对减贫的效力不大,并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期,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有力推动了减贫事业的发展,但城乡差距也被拉大;2013年以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扶贫开发、由"减贫"向"脱贫"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应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扶贫开发,尤其应重视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镇化的减贫效应;要建立和完善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减贫事业的政策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永平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经济社会高级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城镇化水平,更应关注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因此,本文旨在系统追溯中国城镇化的演进轨迹,揭示以往城镇化发展演变的经验与规律,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差距与潜力,进一步深入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现实困境,探讨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与转型方向,为制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经验支持,同时为中国经济增长再续"奇迹"提供政策菜单。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嘉  
选择合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旨在解释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程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城镇化进程和产权制度四个关键局限约束下合约演进的过程;住房合约是国家合约的组成条款,它以适应国家合约的形式出现,以辅助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住房制度的未来选择,也将取决于局限的走向,可以通过判断关键局限的转变,来判断住房制度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玉阳  侯晓娜  柳清瑞  
中国碳排放水平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如何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规律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城镇化由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时,碳排放呈现倒“N”型轨迹;城镇化主要通过消费、投资以及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并且在不同城镇化门槛区间内,其传导机制存在异质性。因此,未来政策应重点倡导低碳消费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从而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玉阳  侯晓娜  柳清瑞  
中国碳排放水平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如何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规律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城镇化由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时,碳排放呈现倒“N”型轨迹;城镇化主要通过消费、投资以及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并且在不同城镇化门槛区间内,其传导机制存在异质性。因此,未来政策应重点倡导低碳消费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从而降低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太碧  刘晓鹰  
本文通过城市发展轨迹探寻 ,总结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并结合西部地区实际 ,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之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清瑞  唐璐  
文章利用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城镇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费增长轨迹。结果发现:(1)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存在推拉效应,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金融提升等来推动能源消费,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能够拉动能源消费;(2)研究期内,城镇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费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能源消费增长趋势逐渐减弱;(3)城镇化通过技术创新影响能源消费增长变化轨迹,在经济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门槛区间内,大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轨迹。由此可见,提高城镇化水平在短期内会导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加,但中长期将通过生产部门和居民部门能源消费模式转变以及技术创新减缓能源消费增长;技术创新有利于能源消费保持适度、绿色与平衡增长,并减少碳排放,从而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能源技术创新激励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既可以减轻城镇化所带来的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增长压力,也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柯玲  庞祯敬  
研究系统论述了城镇化与城乡教育供需结构互动演进逻辑关系,在精心选取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静态分析、VAR及相对离差互动发展模型刻画了城镇化与城乡教育供需结构的演化轨迹及协调坐标。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与城乡教育供需均衡结构互动演化实然轨迹与应然轨迹处于契合状态;城镇化与城乡供给、需求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二者呈互为因果关系;城乡教育需求、供给结构和城镇化保持协调关系,而供需均衡结构与城镇化间长期处于失调状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辉  陈梦筱  周慧文  
采用知识单元大数据技术,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构建可视化的分析框架,通过建立四个周期的相关因素关系模式,展示农民工问题演变脉络。研究发现:宏观政策对农民工城镇化进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农民工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实施者、核心受益者和主要矛盾承受者;农民工在城镇化中的群体定位从最初的经济人正在转向社会人,人力资本不断增长;农民工正在经历从个人到家庭的城镇化;但农民工群体仍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住房要求被漠视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农民工城镇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欣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经历了以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的老工业城市改造,以东北地区为重点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等阶段,期间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政策各有异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部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入分析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东北振兴战略的推进历程和政策实施效果,对研究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月振  温志广  
实施城镇化已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在论述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的基础上 ,从解决城镇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金的筹集和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爽   齐婉彤  
我国金融税制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不断调整,既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折射出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化,这是由金融特殊的市场主体地位决定的,也是金融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现实要求。基于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以及金融交易本身的特殊性,构建金融税制应当实现税收中性安排与非中性安排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同时发挥金融、税收的资源配置职能,实现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完善金融税制需要注重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筑牢征税的经济基础;坚持普遍课税,提高金融税制的可预期性;增强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注重效率原则,提升金融税收治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