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5)
2023(6768)
2022(5028)
2021(4559)
2020(3757)
2019(8403)
2018(8747)
2017(17704)
2016(9676)
2015(11316)
2014(11493)
2013(11244)
2012(10464)
2011(9461)
2010(9731)
2009(9217)
2008(9277)
2007(8633)
2006(8133)
2005(7289)
作者
(27698)
(22809)
(22706)
(21825)
(14297)
(10584)
(10361)
(8744)
(8683)
(8256)
(7644)
(7485)
(7377)
(7273)
(7070)
(6907)
(6676)
(6588)
(6568)
(6477)
(5906)
(5614)
(5567)
(5239)
(5210)
(5191)
(5116)
(5092)
(4678)
(4494)
学科
(42092)
经济(42044)
管理(25665)
(24046)
中国(18298)
(17073)
企业(17073)
(15132)
方法(14583)
数学(12837)
数学方法(12783)
(10980)
(10889)
业经(10646)
地方(9736)
农业(9447)
(8887)
银行(8880)
(8586)
(8044)
(7821)
贸易(7813)
(7638)
(7545)
金融(7544)
(7222)
发展(6512)
(6502)
(6233)
产业(6198)
机构
大学(140792)
学院(140697)
(60791)
经济(59425)
管理(50052)
研究(49161)
理学(41421)
理学院(40974)
管理学(40396)
管理学院(40134)
中国(39515)
(32168)
(30996)
科学(26592)
财经(24432)
(24310)
(22766)
中心(22310)
(22163)
研究所(21295)
(20873)
北京(20214)
经济学(19599)
(19380)
师范(19232)
财经大学(18053)
(17957)
(17893)
经济学院(17808)
业大(17296)
基金
项目(82721)
研究(66228)
科学(64398)
基金(58044)
(49280)
国家(48843)
社会(42306)
科学基金(40956)
社会科(39924)
社会科学(39914)
(31844)
教育(30513)
基金项目(30091)
编号(28610)
(26533)
成果(25002)
资助(23360)
自然(22850)
自然科(22209)
自然科学(22201)
自然科学基金(21794)
课题(20523)
(19110)
(19095)
重点(18782)
国家社会(17578)
(17378)
项目编号(16908)
(16891)
(16644)
期刊
(75176)
经济(75176)
研究(49170)
中国(32118)
(23032)
(21358)
教育(19807)
管理(19605)
学报(17830)
(17796)
金融(17796)
科学(16688)
大学(14592)
农业(14333)
学学(13165)
业经(13060)
技术(12661)
财经(12583)
经济研究(12246)
问题(11201)
(10883)
(8921)
图书(8570)
理论(7691)
国际(7652)
现代(7289)
商业(7138)
实践(6853)
(6853)
(6828)
共检索到229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一仰  焦晓云  
文章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了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报告了城镇化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举世瞩目、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不断提高等现状。通过采用历史研究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高效的顶层设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地方政府的创新性探索是城镇化建设的活力之源、借鉴别国经验特别是前苏联城市化建设经验是我国城镇化取得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杨丽  
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70年工业化历程可划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快速推进期、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期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的增长动力和结构特点,可归纳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政治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制度前提;坚持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举措;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坚持发展理念创新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理论先导;坚持战略与规划引领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方法;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条件。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亮  王伟进  黄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公共安全事故不断减少,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社会矛盾稳中有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在秩序和活力两个维度上均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成绩得益于不断完善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由此基层治理创新得到不断鼓励,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不断优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倡导寓社会治理于服务,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社会治理应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和智治支撑,持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笑梅  胡嘉慧  张露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在这些历史发展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总结回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进程、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积累了中国自己的经验。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在体系建设、制度保障、培养质量、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率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教育体系由弱到强,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培养培训分离走向一体化,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参与,逐步提升教师教育办学层次。同时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建设的探索,教师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在教育事业新的历史起点上,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历史使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玲  
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的非农化重组,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曲折发展、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张建威  
研究目标:在探析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回顾建党100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探究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启示。研究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对建党10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客观评价我国城镇化取得的发展成效与存在不足。基于大量翔实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来展现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历经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思想。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城镇化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需要,为推动城镇化发展作出科学决策,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引领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发展理念创新。研究创新:对建党100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行融合梳理,以大量翔实数据为分析基础论证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将历史经验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抽象总结得出5个方面的经验启示。研究价值:细致厘清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脉络及取得的积极成效,凝练总结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取得的经验启示,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晓亮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整整30年了。其中,所有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所有制改革和实行市场经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具体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与此同时,我国GDP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己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可归纳为三点,即所有制的形成及其改革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能人为界定;要解放思想;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凡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肯定,不符合的就否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国杰  单葆成  马云启  刘广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辽宁农业科技"十一五"期间,针对农业的优势领域及制约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大引进与培育高产优质农业新品种力度,积极开展科技特派行动和科技扶贫、送科技下乡及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使农业科技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总结与分析,将有利于推动辽宁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政策演进及其伟大成就,凝练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最新发展,展望中国扶贫未来发展趋向,有助于全面系统展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讲好中国扶贫脱贫故事,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王平  周克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财政事业改革创新、蓬勃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重要成就。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财政事业发展成就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认为,新时代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成就集中表现为改革理论实现新飞跃,改革目标实现新转换,改革协同联动开新篇,央地关系呈现新格局和新气象。新时代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财政理论创新是先导,坚持系统观念是核心,全面从严治党是保证,立足国情是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曾庆泳  张立建  王思洁  
在回顾广东城镇建设成就基础上,把城镇走廊作为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构建城镇走廊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方法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城镇走廊进行识别和比较,以此来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的变化轨迹。城镇走廊区域主要分雏形、整合、强化3种不同程度的走廊空间,广东城镇走廊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穗深等城市"据点"式发展,珠江东岸穗港"廊道"形成和珠江三角洲"块状"集聚3个阶段,与广东经历的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大致相对应。未来广东城镇走廊的发展趋势和调控方向应该形成轴线式的跨省跨区域的城镇走廊格局,并以此逐步辐射并带动广东全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聪英  李建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不懈追求。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实体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大有可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山在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对外开放是这一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全面总结2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对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