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2)
- 2023(14454)
- 2022(12354)
- 2021(11378)
- 2020(9637)
- 2019(22087)
- 2018(22013)
- 2017(42787)
- 2016(23490)
- 2015(26697)
- 2014(27148)
- 2013(27177)
- 2012(26084)
- 2011(24049)
- 2010(24779)
- 2009(23233)
- 2008(23358)
- 2007(21332)
- 2006(19264)
- 2005(17980)
- 学科
- 济(118421)
- 经济(118247)
- 管理(60989)
- 业(59553)
- 企(44826)
- 企业(44826)
- 方法(43798)
- 数学(38422)
- 数学方法(38047)
- 中国(34378)
- 农(31071)
- 地方(29600)
- 财(25187)
- 学(24739)
- 业经(23358)
- 制(22076)
- 农业(20587)
- 贸(19787)
- 贸易(19772)
- 银(19686)
- 银行(19641)
- 易(19067)
- 行(18991)
- 融(18985)
- 金融(18982)
- 地方经济(16963)
- 发(16287)
- 环境(16112)
- 和(15720)
- 体(14565)
- 机构
- 大学(357217)
- 学院(355739)
- 济(155123)
- 经济(151818)
- 研究(132828)
- 管理(126889)
- 理学(107105)
- 理学院(105674)
- 管理学(103780)
- 管理学院(103092)
- 中国(100928)
- 科学(80908)
- 京(77664)
- 财(73084)
- 所(70537)
- 农(64758)
- 研究所(63527)
- 中心(58610)
- 财经(56768)
- 江(56217)
- 业大(52093)
- 经(51234)
- 农业(50807)
- 北京(50118)
- 范(49333)
- 经济学(49076)
- 师范(48852)
- 院(46763)
- 州(44622)
- 经济学院(43991)
- 基金
- 项目(221215)
- 科学(172380)
- 研究(160670)
- 基金(158795)
- 家(139225)
- 国家(138043)
- 科学基金(115208)
- 社会(102355)
- 社会科(96861)
- 社会科学(96834)
- 省(86424)
- 基金项目(83208)
- 划(73376)
- 教育(73146)
- 自然(72405)
- 自然科(70628)
- 自然科学(70597)
- 自然科学基金(69348)
- 资助(66077)
- 编号(64431)
- 成果(54923)
- 发(52999)
- 重点(50949)
- 部(49387)
- 课题(46320)
- 创(44580)
- 发展(42486)
- 国家社会(42339)
- 科研(42061)
- 性(42011)
- 期刊
- 济(185436)
- 经济(185436)
- 研究(114375)
- 中国(76131)
- 农(60829)
- 学报(58193)
- 财(55178)
- 科学(52899)
- 管理(47269)
- 大学(43174)
- 农业(40832)
- 学学(40694)
- 融(38678)
- 金融(38678)
- 教育(38193)
- 经济研究(30445)
- 技术(29905)
- 财经(29154)
- 业经(28873)
- 经(25169)
- 问题(24970)
- 业(21076)
- 贸(20157)
- 技术经济(19101)
- 统计(18144)
- 国际(17491)
- 世界(17297)
- 理论(17136)
- 商业(17065)
- 版(16852)
共检索到560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艳春
借鉴社会保障测度模型,运用公积金保障深度指标和公积金发展系数指标,利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07年公积金缴存水平和各地区人均GDP等宏观经济指标,来测度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并分析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发现分析:各地区住房公积金保障深度基本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划分相一致,我国各地区公积金发展系数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但公积金个人缴存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辉婕
廉租住房保障水平是衡量廉租住房保障状况的重要指标。借鉴社会保障水平测度模型,可以就现有的统计数据估算我国各地区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6年间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单峰特征,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向小的一端收敛。而人均GDP水平与廉租住房保障平均水平的判别分析显示,各地区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基本与我国东、中、西部划分相一致,且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关键词:
廉租住房 保障水平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艳春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2002年到2009年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从"低保"标准增长率与宏观经济变量增长率以及"低保"水平与当地经济相对地位两个方面对其与当地经济适应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各省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与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基本一致,与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低保"水平的调整应建立与宏观经济指标的联动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艺 翟晓凤 杨飞虎
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4年~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各个区域差异程度在持续扩大,造成全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处于领先地位,中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提升较慢,处于落后状态,而各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议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松懈,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注重提高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整体水平;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准性,进一步调控区域内部地差异化,坚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投入产出视角评价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成效等。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汤渌洋 鲁邦克 邢茂源 孟祥兰
本文基于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能力、数字产业规模和数字技术应用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0个省市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接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采用传统Markov链方法及空间Markov链方法进一步分析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两极分化和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突出,呈现“东高、中西低”的分布格局,动态演变受相邻区域空间滞后项类型的影响。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综合评价 区域差异 动态演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彦杰 高启杰 杨瑞
基于我国201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基础保障和数字化效率提升5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泰尔指数分解差距因素、障碍度模型找出障碍因子。研究发现:全国和三大区域2015—2019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自东向西依次降低,但增长率自西向东依次升高;东部沿海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邻近省份联系较多,中部和西部较少;三大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不明显,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产品服务和数字基础保障是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基于结论,提出强化数字基础保障、提升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强化产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和促进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等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丽群 鲁昊昆
开发了评价城市公共交通支撑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能力系数,并对中国不同规模和不同区域城市群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处于同步发展状态;(2)公共交通支撑城镇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地理特征;(3)不同规模城市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具有差异性。建议城市根据自身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合理选择发展模式,并注重运营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城镇化 发展水平测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思怡 李志萌 刘东
城镇人口规模动态变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成为当前热点研究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影响的整体分析框架,并验证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显著,且伴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这种影响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对城镇人口规模产生影响。据此,需引导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差异化定位城市功能、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要素空间合理布局、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促进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侯键菲 雷凯
针对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对经济发展概念内涵的理解,构建了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两者间基于系统演化思想的评价模型,引用北京市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定性和定量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为北京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佘干军
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权重逐渐加大,已经成为经济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立足已有研究,融入兼顾衡量区域发展差异的新指标,构建由数字基础、数字产业和数字环境构成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截取2015—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多聚焦于短期竞争力的培育,对潜在竞争力的关注度较低,立足当前数字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强化数字环境建设是当务之急。第二,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三大梯队,依城市群分布形成梯队布局,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三省份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第二梯队的省份多为第一梯队三个核心城市的辐射地区。数字经济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但依城市群的发展分布为数字经济内循环提供了可能性。第三,数字经济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主导产业高度关联。数字经济在产业发展基础和综合发展实力较强的区域发展结果与势头均良好;反之则出现较为严重的投入冗余,与区域产业难以联动发展,这一问题在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均存在。第四,在我国畅通数字经济的内循环存在可行性,但是需要逐步实现。可在畅通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各自内循环的基础上,畅通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之间的数字经济循环,依城市群之间的产业链不断扩大内循环半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锋 龙如银
首先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然后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收敛分析表明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为正影响,而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对低碳经济发展为负影响。
关键词:
DEA 低碳经济 聚类分析 收敛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国平 王旭伟 季凯文
发展新经济是中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文章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61项指标的中国省域新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了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新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加权变异系数、Moran's I等方法揭示了新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态势。研究发现:新经济呈稳步发展态势,相对于新产业,新业态占新经济的比重更大。新经济发展的高值区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经济发展的高地。新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化主要表现为四大地区间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间发展环境差异是四大地区间新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四大地区内部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新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四大地区新经济发展的区域内差异来源具有异质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怀宇 刘江浩
促进湖南绿色发展的关键是把握当前绿色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利用绿色经济四面体模型构建湖南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采用AHP-熵权法赋权结合加权平均法对湖南各市州2010-2017年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ESDA)研究了各市州的绿色发展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绿色发展状态良好,其中长沙和株洲发展水平较高,而湘中地带与湘西州发展迟缓;在发展状况空间分布上,形成了湘东与湘西地区两级分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空间关联性上,市州间正向空间关联逐步演化为离散与分化,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集聚性出现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