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0)
- 2023(11657)
- 2022(10371)
- 2021(9828)
- 2020(8370)
- 2019(19522)
- 2018(20038)
- 2017(39107)
- 2016(21512)
- 2015(24514)
- 2014(25080)
- 2013(24729)
- 2012(22577)
- 2011(20581)
- 2010(20639)
- 2009(18894)
- 2008(18422)
- 2007(16340)
- 2006(14499)
- 2005(12882)
- 学科
- 济(85500)
- 经济(85390)
- 管理(60776)
- 业(54643)
- 企(44470)
- 企业(44470)
- 方法(37897)
- 数学(32853)
- 数学方法(32493)
- 中国(25110)
- 农(22814)
- 财(20913)
- 学(19206)
- 制(17853)
- 业经(17343)
- 地方(16834)
- 贸(14823)
- 贸易(14816)
- 理论(14617)
- 农业(14587)
- 银(14464)
- 银行(14417)
- 易(14395)
- 行(13814)
- 和(13590)
- 融(13105)
- 金融(13096)
- 体(12644)
- 环境(12605)
- 技术(12300)
- 机构
- 大学(308203)
- 学院(305406)
- 管理(120164)
- 济(118312)
- 经济(115469)
- 理学(103362)
- 研究(103252)
- 理学院(102194)
- 管理学(100459)
- 管理学院(99908)
- 中国(76982)
- 京(66858)
- 科学(64629)
- 财(56907)
- 所(52700)
- 农(49854)
- 研究所(47825)
- 业大(46054)
- 中心(45902)
- 财经(45216)
- 江(44825)
- 北京(42777)
- 范(41052)
- 经(40952)
- 师范(40644)
- 农业(39168)
- 院(37684)
- 州(36307)
- 经济学(34754)
- 财经大学(33521)
- 基金
- 项目(204043)
- 科学(158204)
- 研究(150389)
- 基金(145505)
- 家(126602)
- 国家(125525)
- 科学基金(106300)
- 社会(91544)
- 社会科(86504)
- 社会科学(86481)
- 省(79980)
- 基金项目(77840)
- 自然(69373)
- 教育(69066)
- 自然科(67658)
- 自然科学(67637)
- 划(67533)
- 自然科学基金(66371)
- 编号(63080)
- 资助(60463)
- 成果(52405)
- 重点(45077)
- 部(44887)
- 课题(43607)
- 发(43152)
- 创(41740)
- 创新(38889)
- 科研(38865)
- 项目编号(38838)
- 教育部(38052)
- 期刊
- 济(133289)
- 经济(133289)
- 研究(93526)
- 中国(57991)
- 学报(49413)
- 农(45393)
- 科学(44528)
- 管理(44132)
- 财(41058)
- 教育(37068)
- 大学(36802)
- 学学(34376)
- 农业(31349)
- 融(26797)
- 金融(26797)
- 技术(26418)
- 业经(22329)
- 财经(21204)
- 经济研究(20932)
- 问题(18055)
- 经(17963)
- 图书(17568)
- 理论(16384)
- 实践(15058)
- 践(15058)
- 业(14898)
- 科技(14586)
- 技术经济(14308)
- 现代(14136)
- 商业(13901)
共检索到451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季璐 白维军 刘红光
中国城镇住房救助制度碎片化问题严重,迫切需要理顺多种并存的城镇住房救助制度之间的关系。中国已进入住房救助制度并轨、整合阶段。从我国住房救助体系构建的路径,住房救助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国外住房救助体系的建设经验借鉴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当前的研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易诚
建立健全适应我国城镇住房建设发展的住房金融体系易诚一、我国现行住房金融体系的局限性我国现行住房金融体系分为两部分,即商业性住房金融体系和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商业性住房金融体系是指以办理住房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为主体的,以效益性、安全性、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国安 曹文文 雷泽珩
现行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于住房建设和住房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政府主导性过强、城市户籍的思维定式、供应结构和定位缺乏整体设计、市场与非市场供应对接机制不平滑、合法供应与不合法供应并存、住房供应波动性大、商品住房市场供应的高度垄断、住房供应种类太多、住房供应管制和调控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深化城镇住房体制改革来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要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必须坚持统筹谋划、整体设计,明确目标、协同推进,市场主导、政府调节,以人为本、全面覆盖,租产并行、租售并举,公平与效率并重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
住房供应体系 政府主导 市场主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孟庆昇 付雪辉
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住房质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住房质量的相关研究文献,收集三个房地产最发达的城市住房质量相关指标数据,构建我国城镇住房质量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居住质量、住房市场、住房保障和住房金融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建立了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该体系不仅能够体现"住有所居"、"住有所安"的短期住房质量目标,而且能够反映"居有所宜"、"居有所乐"的长期住房质量的发展方向。最后,本文对比研究了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住房质量相关指标,得到相关政策性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军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周军城镇体系(urbansystem)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规模不等、性质不同的城镇及其职能区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制约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地域城镇系统。该概念的内涵可概括为:①任何城镇体系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相对完整统一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罗云毅 程选 汪文祥 杨萍 岳国强 高振宇 黄英 郑思齐 任荣荣
住房保障的本质含义是救助,是保障"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住房",主要形式应是廉租房。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应打破"二元"体制下对城镇范围内住房和居民群体的分割,而以整个城镇范围为基础,需要考虑迁移人口包括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以及城中村住房在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估算,城镇住房保障对象范围大约占城镇常住家庭总数的5%、并且每年增加40万户左右。我国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提供的小面积住房比例相对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阶层的人口比例是足够的,现阶段甚至未来一段时期,城镇住房保障方式应以"人头补贴"为主、"砖头补贴"为辅。近年住房保障建设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事权和财政支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褚超孚 贾生华
“过滤”模型是解释住房使用耐久性、折旧和住房服务递减或递增现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本文对“过滤”理论的发展沿革和住房消费市场的“过滤”过程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并分析了该理论模型对城镇住房市场结构化分层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
“过滤”模型 住房供应体系 住房消费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易成栋
随着中国城镇住房市场分配机制的建立,住房市场细分研究变得越来越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在引进和应用国外市场细分理论方面成果很多,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行为的独特性很少;在实证研究方面,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学术成果还很少,并且从细分标准、细分方法等方面需要新的突破,细分结果比较粗略,需要更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
住宅 市场细分 中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慧勇
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来说,住房货币化早已名存实亡。我国目前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制和政策的时候。为正确处理政府、单位与个人三者关系,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需要由"政府主责型"向"单位主责型"转变。用人单位履行住房保障责任可以千方百计,两条腿走路。向低收入职工提供集体宿舍与廉租房,让高收入职工购买商品房,可使众多市民就近居住,有助于保持城市宜居性。
关键词:
住房保障 房租补贴 反思房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彩霞 陈安平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现实,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高房价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中国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政策。那么,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因素究竟包括哪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保障性住房供给又存在怎样的经济效应?全面深刻理解上述问题,正确认识房地产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是确保房地产市场以及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针对国内外关于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两类研究的经济学文献进行梳理与回顾,并着重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的差异。进一步归纳总结目前针对中国住房问题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分析了导致这一现状的成因。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及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 经济效应 房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万里
目前我国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方式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探索以和谐思想为指导,合理构建我国城镇住宅体系,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市场化途径为主,以政府主导的非商品房途径为辅的实现方式,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中低收入人群 基本居住保障 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光只 刘传俊
本文首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其次通过计量模型分析预测"十二五"时期末及后"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比例,得出"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20%覆盖率规划目标并不能满足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的结论;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土地供应、资金、建设管理以及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为后"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文章基于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公有住房私有化改革产生的分配效应。文章着重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以优惠价购买了公有住房的人群的基本特征,二是以优惠价购买公有住房所形成的补贴规模及其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年限对购房行为有显著影响,党员身份、教育程度、工作单位和职位性质等都会影响以优惠价购买公有住房的行为,而住房价格对购房行为却只有非常有限的影响;此外,以优惠价购买公有住房所形成的补贴具有加剧人际福利分布不均等的效应。
关键词:
住房改革 补贴 不均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育琨
一、我国城镇住房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城镇住房问题以供给严重不足为主要特点。当时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6平方米,住房困难的家庭(人均4平方米以下,或两家合住一套单元的不方便户与无房户等)占城镇家庭总数的35.6%。而改革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在住房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1979年至1990年的12年中,全国城镇新建住房15亿平方米,建房投资累计2800亿元,分别为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中新建住房及投资总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嘉
选择合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旨在解释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程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城镇化进程和产权制度四个关键局限约束下合约演进的过程;住房合约是国家合约的组成条款,它以适应国家合约的形式出现,以辅助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住房制度的未来选择,也将取决于局限的走向,可以通过判断关键局限的转变,来判断住房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
城镇住房制度 住房合约 房地产业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