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2)
- 2023(12650)
- 2022(11181)
- 2021(10564)
- 2020(9007)
- 2019(20904)
- 2018(21131)
- 2017(41662)
- 2016(22667)
- 2015(25670)
- 2014(26154)
- 2013(25848)
- 2012(23485)
- 2011(21342)
- 2010(21416)
- 2009(19948)
- 2008(19611)
- 2007(17408)
- 2006(15639)
- 2005(14069)
- 学科
- 济(91107)
- 经济(90933)
- 管理(70414)
- 业(63556)
- 企(52916)
- 企业(52916)
- 方法(40212)
- 数学(34937)
- 数学方法(34557)
- 中国(26138)
- 财(25516)
- 农(24286)
- 制(22006)
- 业经(19766)
- 学(18131)
- 地方(16812)
- 贸(16408)
- 贸易(16399)
- 易(15988)
- 银(15564)
- 银行(15527)
- 农业(15382)
- 务(15121)
- 财务(15030)
- 财务管理(14992)
- 行(14810)
- 体(14621)
- 和(14298)
- 环境(14230)
- 企业财务(14201)
- 机构
- 大学(328579)
- 学院(325453)
- 济(130625)
- 管理(130106)
- 经济(127652)
- 理学(112069)
- 理学院(110840)
- 管理学(109082)
- 管理学院(108488)
- 研究(106945)
- 中国(80643)
- 京(70310)
- 财(64963)
- 科学(64423)
- 所(53235)
- 财经(51146)
- 农(48294)
- 研究所(47923)
- 中心(47912)
- 江(47403)
- 业大(46558)
- 经(46278)
- 北京(44900)
- 范(42289)
- 师范(41937)
- 经济学(39374)
- 院(38898)
- 州(38385)
- 财经大学(37996)
- 农业(37675)
- 基金
- 项目(216433)
- 科学(169819)
- 研究(160908)
- 基金(156905)
- 家(135315)
- 国家(134208)
- 科学基金(115137)
- 社会(101062)
- 社会科(95643)
- 社会科学(95621)
- 基金项目(83819)
- 省(83527)
- 自然(73927)
- 教育(73463)
- 自然科(72096)
- 自然科学(72081)
- 自然科学基金(70780)
- 划(70268)
- 编号(66597)
- 资助(64549)
- 成果(55176)
- 部(48386)
- 重点(47736)
- 课题(45502)
- 发(45446)
- 创(44605)
- 制(42793)
- 教育部(41701)
- 创新(41650)
- 项目编号(41283)
- 期刊
- 济(147052)
- 经济(147052)
- 研究(100610)
- 中国(61572)
- 财(48887)
- 管理(48591)
- 学报(48336)
- 科学(45231)
- 农(44428)
- 大学(37149)
- 教育(35409)
- 学学(34840)
- 农业(30346)
- 融(30001)
- 金融(30001)
- 技术(27187)
- 财经(25018)
- 业经(24096)
- 经济研究(22878)
- 经(21224)
- 问题(20030)
- 理论(17527)
- 图书(16649)
- 实践(16036)
- 践(16036)
- 技术经济(15438)
- 现代(15339)
- 科技(15149)
- 贸(14675)
- 商业(14554)
共检索到481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罗云毅 程选 汪文祥 杨萍 岳国强 高振宇 黄英 郑思齐 任荣荣
住房保障的本质含义是救助,是保障"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住房",主要形式应是廉租房。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应打破"二元"体制下对城镇范围内住房和居民群体的分割,而以整个城镇范围为基础,需要考虑迁移人口包括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以及城中村住房在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估算,城镇住房保障对象范围大约占城镇常住家庭总数的5%、并且每年增加40万户左右。我国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提供的小面积住房比例相对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阶层的人口比例是足够的,现阶段甚至未来一段时期,城镇住房保障方式应以"人头补贴"为主、"砖头补贴"为辅。近年住房保障建设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事权和财政支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住房保障课题组 刘琳 程选 汪文祥 杨萍 高振宇
一、我国现有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问题(一)住房保障定义过于宽泛,导致受惠群体并没有集中在最困难的低收入阶层盘点近10年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应该说,现有住房保障制度对促进住房体制改革,满足城镇部分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缓解体制转轨时期政府住房保障资金短缺现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双华
城镇住房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基本状况,介绍了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一些国外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建立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这一制度应属于社会福利,主要由政府负责。具体包括:第一,地方政府在进行住房社会保障时要困地制宜,量力而行。第二,建立这一制度的资金(实物)来源结构和运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实施这一制度应注意的问题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住房 社会保障 低收入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雪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匡萍
住房保障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公共政策。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居住权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然而在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今天,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城镇居民实际支付能力与适宜的住房标准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稳定社会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财税政策安排以解决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问题。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住房公积金 经济适用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燕 张协奎
文章为总结我国住房保障方面的研究动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住房保障的四个大方面进行有见解地归纳总结,使研究动态思路清晰,供后续研究和建设参考。
关键词:
我国 住房保障制度 文献综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嘉
选择合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旨在解释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程度、中央与地方关系、城镇化进程和产权制度四个关键局限约束下合约演进的过程;住房合约是国家合约的组成条款,它以适应国家合约的形式出现,以辅助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住房制度的未来选择,也将取决于局限的走向,可以通过判断关键局限的转变,来判断住房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
城镇住房制度 住房合约 房地产业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育琨
一、我国城镇住房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城镇住房问题以供给严重不足为主要特点。当时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6平方米,住房困难的家庭(人均4平方米以下,或两家合住一套单元的不方便户与无房户等)占城镇家庭总数的35.6%。而改革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在住房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1979年至1990年的12年中,全国城镇新建住房15亿平方米,建房投资累计2800亿元,分别为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中新建住房及投资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陆岷峰
一、当前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 (一)住房投资体制不配套。按照房改目标,住房投资要建立一个责、权、利相结合,投资来源多渠道,逐步加大居民个人住房投资比重的体制。但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投资政策不配套。目前关于居民购置房产产权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购置房产后服务修缮措施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斌
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陈学斌一、当前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原有的城镇住房制度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形成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住房投资主要由国家和企业统包;二是住房分配采取实物福利分配;三是低租金使用。这种住房制度使职工...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建堂 熊贤良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马建堂,熊贤良15年的改革使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发生了变化:房租逐步有所提高,住宅开始向商品过渡,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住房公司;随着房改的深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人们的住房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由198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光只 刘传俊
本文首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其次通过计量模型分析预测"十二五"时期末及后"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比例,得出"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20%覆盖率规划目标并不能满足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的结论;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土地供应、资金、建设管理以及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为后"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在许多人看来,政府建保障房是房价调控长期难见成效的一种备选方案,或者理解为房价泡沫破灭后的一种保底、补救措施,使房地产投资不至于大跌萎缩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但笔者理解政府提供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制度安排,是政府重视住房这一最大民生问题的一种长期而基本的职责。因此,不是"应景"之作,要从基本住房制度设计中考虑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绍雨
近年来在房价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保障房逐渐成为一个高频词汇。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解决住房问题上被人们寄予厚望。本文就旨在以主要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为参考,来分析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汲取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发展廉租房、弱化发展经济适用房、取消限价房、建立完善的住房租赁制度、解决住房"夹心层"问题、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加快住房法制化建设等相应的解决和完善办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我们需要建立以市场化为基础、政府提供最基本的住房保障、只鼓励一户一套住房的住房制度,并建立政府宏观调节与市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在许多人看来,政府建保障性住房是房价调控长期难见成效的备选方案,或者理解为房价泡沫破灭后的一种保底和补救措施,使房地产投资不至于大幅萎缩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但我理解,政府提供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制度安排,是政府重视住房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