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5)
2023(5942)
2022(5250)
2021(5085)
2020(4607)
2019(10872)
2018(11333)
2017(23175)
2016(12531)
2015(14681)
2014(14787)
2013(14703)
2012(13158)
2011(11805)
2010(12349)
2009(11730)
2008(11638)
2007(10659)
2006(9565)
2005(8789)
作者
(36850)
(30418)
(29856)
(29047)
(19252)
(14431)
(13737)
(11819)
(11532)
(10918)
(10238)
(10229)
(9778)
(9519)
(9458)
(9312)
(9009)
(8841)
(8828)
(8781)
(7517)
(7517)
(7311)
(6932)
(6920)
(6904)
(6704)
(6676)
(6081)
(5885)
学科
(55998)
经济(55944)
(34387)
管理(34092)
方法(30747)
数学(28102)
数学方法(27496)
(26193)
企业(26193)
中国(19279)
(15054)
(13350)
(10786)
(10493)
贸易(10481)
(10246)
业经(9865)
农业(9826)
(9615)
地方(9014)
(8984)
银行(8973)
(8588)
理论(8376)
(7927)
财务(7887)
财务管理(7870)
(7554)
(7504)
金融(7503)
机构
大学(185910)
学院(185864)
(78169)
经济(76504)
管理(72671)
理学(62471)
理学院(61797)
管理学(60316)
管理学院(59977)
研究(59248)
中国(47063)
(40102)
(37205)
科学(35787)
(30536)
财经(29707)
研究所(27274)
(27166)
(26753)
中心(26651)
(26604)
北京(26127)
业大(25525)
经济学(24382)
(23015)
师范(22828)
经济学院(21994)
财经大学(21971)
(21798)
(21184)
基金
项目(116226)
科学(91120)
基金(84557)
研究(83466)
(73275)
国家(72750)
科学基金(62349)
社会(52800)
社会科(50193)
社会科学(50183)
(44688)
基金项目(43642)
自然(40693)
自然科(39797)
自然科学(39787)
教育(39184)
自然科学基金(39007)
(37941)
资助(37588)
编号(34691)
成果(28066)
(25955)
重点(25837)
(24248)
课题(23623)
(23041)
教育部(22258)
科研(22201)
人文(21865)
创新(21652)
期刊
(84324)
经济(84324)
研究(56225)
中国(35692)
管理(27592)
(26984)
学报(25517)
科学(25363)
(24016)
大学(19933)
学学(18893)
技术(18031)
教育(17231)
(16727)
金融(16727)
农业(16327)
统计(14882)
财经(14576)
经济研究(14509)
业经(14204)
(12731)
(12496)
问题(12047)
决策(11960)
技术经济(10731)
商业(9697)
理论(9691)
(9406)
实践(8734)
(8734)
共检索到27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玉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引发剂,家庭副业、乡镇企业、集市贸易越来越活跃,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有了很大提高。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变化。1987年,在全部8950多亿元的农业社会总产值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为4594亿元,已超过农业总产值。现在我国农村劳力近五分之一已转入农村各项非农产业。这些脱离种植业的农民除就地改变从业方向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成林  
一、导言 分工,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经济学命题,现在重新提出来,主要是因我国当前农业剩余劳力转移存在着一种漠视分工的倾向。且有人提出前段农业劳力转移所带来的只是一种虚假繁荣,并危言中国农村将会发生第三次农业劳力逆转。其实,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才开始。1988年全国农业劳动力占在业人口的比重仍在70%以上,现在转移出来的劳力还只是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石维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实证研究石维君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估算,目前我国有4.2亿农村劳动力,除了已经转移的外,仍有约1.2亿剩余.由于人口基数大,预计到2000年农村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瑞颜  
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剩余劳力开始由农业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延续了几千年的封闭型就业结构逐步出现分化。从1980年到1989年湖南益阳地区所辖四县两市已有51.63万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了第二、三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劳力比例构成由1980年9.2∶0.5∶0.3变成了1989年的6.7∶2.6∶0.7;但从1989年底开始,随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东山  郭犹焕  
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变化与农业劳动力基期比重、农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增长率、全国劳动力就业人数增长率和时间(年)等四个因素有关。采用钱纳里模型,假定今后30年我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4%的条件下,予测至2020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从现在的58.73%下降到24.61%,第二、三产业平均每年将新吸收1421万个劳动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成林  
一、催人深思的七大信号 近几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1978年到1986年,全国农业人口比重年平均下降速度只有0.256%,慢于世界平均水平,转移的劳力比农业新增劳力要少。同时期,全国新增农业劳力7648万人,比转移出去的劳力多1600多万人。更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克仁  
湖南益阳地区自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改革以来,农民的生产能量得到释放、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劳力剩余度增大。数量可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了转移的新要求;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小城镇的崛起,使农村剩余劳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成为了现实。该地区共有农村人口406万人,农村劳动力164万名。1978年全区从事农业的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彭艳  
本文认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呈现出总人口规模太小、内部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地域差异大规模偏低等特点;进而指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建制镇标准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完全转移、乡镇企业布局太分散、管理制度的限制等;最后提出修订设镇标准扩大镇域规模、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特征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立足体系全局规划城镇人口规模、推进制度改革等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玉亭  姚龙  刘欢芳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之一,合理的人口规模聚集是促进小城镇良性发展的关键。国内外小城镇的设置标准大多以人口规模作为参照。在现行的设镇标准下,我国小城镇的特征表现为数量众多、人口规模偏小,而且小城镇的人口集聚性受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小城镇的设置标准、国内外小城镇人口规模的比较研究以及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对我国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及其合理规模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燕  谢长青  
本文利用200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小城镇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测算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时,经济效益最优,规模净效益最大。基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实,提出今后小城镇发展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扩大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以推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增强其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思怡   李志萌   刘东  
城镇人口规模动态变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成为当前热点研究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影响的整体分析框架,并验证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显著,且伴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这种影响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对城镇人口规模产生影响。据此,需引导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差异化定位城市功能、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要素空间合理布局、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促进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文举  陈雄超  卜赛男  
以湖南省城镇人口规模与能源资源消费为例,测算城镇人口规模扩展中能源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反映城镇人口规模与能源资源消费的相对关系;根据系列实证分析,揭示了城镇人口规模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互动的长、短期内在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霞  周玉霞  
小城镇居住用地估价方法剩余法周玉溪周霞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服务业程度低,服务种类少,房地产公司几乎不存在,房地交易少。土地市场的不完善,房地交易资料的短缺,是小城镇地产发展的一个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评估居住用地的地价,若采用大城市常用的市场案例比较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侠  
一 城镇人口迁移的模式 中国城镇人口迁移模式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其特点如下: (一)城镇人口迁移进程的被动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正常情况下,一段时期内城镇人口迁移的轨迹曲线是平滑的。然而中国40年以来城镇人口迁移的历程,则是在大起大落、骤升急降的波动中渡过的(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义勇  刘卫斌  
以"六普"分县人口数为基础,通过预景的研究方法,模拟无生态约束和有生态约束两种情景下,未来我国城镇人口的空间格局。认为到2032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全国总人口大约14.7亿人。届时中国城镇化也将接近尾声,城镇化率约为70%,全国城镇总人口共约10.3亿,比2010年增加3.6亿。据模拟,2032年左右,无生态因素约束下,东部地区城镇人口增速更快,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城镇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0.2%、28.7%、21.0%。生态因素约束下,城镇人口由西部、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进一步集聚,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城镇人口比2010年分别增长64.9%、47.9%、36.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