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8)
2023(5046)
2022(4342)
2021(4070)
2020(3616)
2019(8251)
2018(8376)
2017(17614)
2016(9683)
2015(10821)
2014(11117)
2013(11114)
2012(10344)
2011(9323)
2010(9452)
2009(8754)
2008(8805)
2007(7918)
2006(7169)
2005(6572)
作者
(29372)
(24314)
(24106)
(23196)
(15324)
(11789)
(11034)
(9422)
(8987)
(8859)
(8294)
(8001)
(7860)
(7859)
(7759)
(7610)
(7358)
(7149)
(7068)
(6866)
(6228)
(6149)
(5960)
(5624)
(5614)
(5462)
(5449)
(5380)
(5137)
(4888)
学科
(37884)
经济(37832)
(24655)
管理(24532)
方法(18419)
(18271)
企业(18271)
数学(16961)
数学方法(16837)
中国(14374)
(12055)
(10727)
(10529)
(9797)
银行(9777)
(9388)
(7981)
(7843)
贸易(7837)
(7784)
金融(7783)
(7705)
业经(6788)
农业(6516)
(6209)
地方(6129)
(6070)
(6039)
财务(6031)
财务管理(6014)
机构
大学(142517)
学院(141461)
(60832)
经济(59589)
管理(50945)
研究(49966)
理学(43508)
理学院(43016)
管理学(42362)
管理学院(42096)
中国(38739)
(31813)
科学(30379)
(30177)
(26556)
(26318)
财经(25200)
研究所(23951)
(22929)
中心(21665)
业大(21489)
农业(21022)
(21000)
经济学(20097)
北京(19367)
财经大学(18908)
经济学院(18345)
(17678)
(17346)
师范(17121)
基金
项目(89878)
科学(69593)
基金(65935)
研究(62463)
(59135)
国家(58713)
科学基金(48334)
社会(40708)
社会科(38685)
社会科学(38675)
基金项目(34607)
(34192)
自然(31160)
自然科(30449)
自然科学(30436)
自然科学基金(29898)
(29705)
教育(28495)
资助(27994)
编号(23806)
(20814)
重点(20372)
成果(20190)
(19483)
(18117)
(18045)
科研(17568)
教育部(17493)
国家社会(17412)
计划(17204)
期刊
(65927)
经济(65927)
研究(44443)
中国(26095)
学报(25132)
(24023)
(22912)
科学(21558)
管理(18685)
大学(18207)
学学(17479)
(17143)
金融(17143)
农业(15772)
财经(12914)
经济研究(11701)
教育(11107)
(11046)
业经(10663)
问题(9932)
技术(9779)
(8334)
(7885)
理论(7566)
统计(7352)
商业(7158)
国际(6734)
实践(6720)
(6720)
技术经济(6716)
共检索到211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柏培文  
我国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问题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关注,但在公平性测度上的研究存在不足。为此,本文依据市场效率原则、收益与风险对称原则以及社会公平原则,综合探讨我国城镇职工不同行业间工资分配公平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行业职工工资分配确实存在不公平现象,并且当前的不公平程度高于前十年;在不同行业之间,综合工资收益已经形成分层次状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教、文、卫业的职工工资综合收益处于高层次水平;而工业,批发、住宿、租赁、服务业的职工工资综合收益处于底层次水平,其他行业介于二者之间;行业工资差距对我国城镇职工收入总体基尼系数贡献达到1/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建平  王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改革15年来,我国职工工资以年均16.4%的速度增长,在总额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随着国家分配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城镇居民工资外收入占实际收入的比重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主体多元化、来源多样化的新态势。本文拟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描述我国工资改革的现状及工资的构成,并对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及来源加以分析和预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Sylvie Démurger  Martin Fournier  李实  魏众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的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数据和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的扩展形式,分析了这一期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对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作用。我们分解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决定中的分割效应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而且部门之间收入差距中市场分割因素解释的比重不断上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部工资所课题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自华  
工资收入与养老金是"源""流"关系,"源"孕育着"流","流"取之于"源"。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增长和养老金增长替代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养老金实际替代率低于名义替代率且呈快速下降趋势的事实,从而指出了该趋势对收入分配格局和养老保险的价值目标及制度安排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梅  
促进就业对实现社会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经济增长时期就业情况的变化,本文根据1978-2011年我国城镇职工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基于经济增长的工资与就业之间的变参数动态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给出了工资与就业的动态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与就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资对就业的影响经历了"负相关-不相关-正相关"的动态演变过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一直是正相关的,且2000年以后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波  周小敏  
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方法,并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中,对1978—2009年期间中国省际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分布演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动态性看,中国省际城镇职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正逐步固化和深化,多俱乐部收敛特征明显、贫困陷阱问题日益突出;从空间动态性看,近邻效应对省际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分布演进存在一定影响,多数省份的工资收入水平向邻区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演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新争  
近年来,农民工工资与城镇职工工资趋同,但同化速度较慢。分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较快,东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最慢,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不如想象中的显著,其产业同样面临转型和升级压力;分行业结构看,制造业工资差距大且同化速度较慢,东部地区制造业工资成本的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城镇职工工资的上涨。综合来看,就业人员所在企业的性质差异、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高度固化、农民工区域结构的变动延缓了农民工工资向城镇职工工资的动态趋同。只是企业性质差异对东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的影响较小,私营企业内部农民工与城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翔宇  胡浩  
本文使用2002年和2007年CHIP数据,考察了男女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研究表明,对于男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扩大中的90.21%是由于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教育回报率跨年度差距的扩大是主要因素;对于女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缩小中的85.96%是由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女性农民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提升及城镇职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下降是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新争  
近年来,农民工工资与城镇职工工资趋同,但同化速度较慢。分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较快,东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最慢,中西部地区的相对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不如想象中的显著,其产业同样面临转型和升级压力;分行业结构看,制造业工资差距大且同化速度较慢,东部地区制造业工资成本的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城镇职工工资的上涨。综合来看,就业人员所在企业的性质差异、农民工就业结构的高度固化、农民工区域结构的变动延缓了农民工工资向城镇职工工资的动态趋同。只是企业性质差异对东部地区工资同化速度的影响较小,私营企业内部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不断扩大是导致其同化速度较慢的又一因素。而户籍是私营企业内部就业人员的主要差异,这表明户籍改革对短期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而言,其实际影响尚且有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培林  宋湛  
本文认为 ,由于现金流量方面等因素的制约 ,实际支付的工资在向合意的工资水平调整的过程中 ,存在粘性。基于该判断 ,本文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 ,把工资粘性进一步划分为合意工资自身调整过程中的粘性和实际支付的工资向合意的工资水平调整过程中的粘性 ;第二 ,基于尼洛夫提出的存量调整模型 ,构造了可以用来对这两种粘性进行经验分析的计量方程式 ;第三 ,用中国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和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业的资料 ,对工资粘性问题进行了经验分析 ,并概括了相应的政策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Sylvie Démurger  Martin Fournier  李实  魏众  
文章利用1995、2002年的中国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数据与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的扩展形式,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对不同地区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作用。分解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地区之间城镇职工收入决定中的分割效应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直辖市与其他地区(包括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受到市场分割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建平  方晓彤  黄怡  
企业员工的工资分配模式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无疑是一项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激励。激励从满足员工心理需要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侧重需要层次的满足和提升,而从激发动机和改变行为的角度来看,公平感的满足是有效激励的核心。本文基于公平理论,提出研究工资分配公平性的统计分析途径,并着重分析了工资分配公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红碧  
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不以其劳动力供求为导向而长期偏低甚至被扭曲、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不一致所透露的非公平性,直接取决于农民工在其工资决定中的弱势地位,包括供求弱势、机会成本弱势、人力资本弱势和劳动力市场属性弱势。而农民工的弱势性又根源于具有显著城市偏向和歧视因素特征的城乡关系,正是后者通过对农业生产收益、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制约决定了农民工的上述弱势。农民工工资水平问题实际上根源于重城轻农、抑农的城乡关系,而改变这种城乡关系、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则是实现农民工工资水平公平性的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