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3)
- 2023(17658)
- 2022(14972)
- 2021(14085)
- 2020(11769)
- 2019(27198)
- 2018(27321)
- 2017(52641)
- 2016(28383)
- 2015(32301)
- 2014(32622)
- 2013(31748)
- 2012(29085)
- 2011(26288)
- 2010(26655)
- 2009(24515)
- 2008(23696)
- 2007(21031)
- 2006(18579)
- 2005(15732)
- 学科
- 济(113257)
- 经济(113119)
- 管理(80086)
- 业(78034)
- 企(61705)
- 企业(61705)
- 方法(54015)
- 数学(46995)
- 数学方法(46214)
- 农(39164)
- 中国(31672)
- 财(28704)
- 业经(26962)
- 农业(25590)
- 学(23910)
- 制(23128)
- 地方(21983)
- 理论(20399)
- 贸(19794)
- 贸易(19784)
- 易(19261)
- 银(18260)
- 银行(18217)
- 行(17421)
- 和(17410)
- 技术(17158)
- 务(17003)
- 财务(16910)
- 财务管理(16868)
- 融(16729)
- 机构
- 学院(408695)
- 大学(407335)
- 管理(161641)
- 济(158392)
- 经济(154731)
- 理学(140269)
- 理学院(138720)
- 管理学(135942)
- 管理学院(135189)
- 研究(131360)
- 中国(98528)
- 京(86298)
- 科学(82157)
- 财(74125)
- 农(67636)
- 所(64648)
- 业大(61387)
- 中心(60444)
- 江(59584)
- 财经(59555)
- 研究所(58926)
- 范(55210)
- 师范(54660)
- 北京(54347)
- 经(54082)
- 农业(52089)
- 州(48260)
- 院(48077)
- 经济学(47265)
- 财经大学(44250)
- 基金
- 项目(278731)
- 科学(218818)
- 研究(204856)
- 基金(200932)
- 家(174591)
- 国家(173116)
- 科学基金(148931)
- 社会(127885)
- 社会科(120912)
- 社会科学(120882)
- 省(109602)
- 基金项目(106356)
- 自然(96853)
- 教育(95308)
- 自然科(94580)
- 自然科学(94557)
- 自然科学基金(92812)
- 划(91832)
- 编号(85317)
- 资助(83557)
- 成果(68997)
- 重点(61810)
- 部(61116)
- 发(59143)
- 课题(58548)
- 创(57335)
- 创新(53413)
- 科研(53191)
- 教育部(52485)
- 国家社会(52015)
- 期刊
- 济(173799)
- 经济(173799)
- 研究(116145)
- 中国(74900)
- 农(64349)
- 学报(63970)
- 科学(59079)
- 管理(58160)
- 财(54892)
- 大学(49394)
- 教育(47556)
- 学学(46611)
- 农业(43526)
- 技术(37007)
- 融(34288)
- 金融(34288)
- 业经(32092)
- 财经(28092)
- 经济研究(27060)
- 经(23962)
- 问题(23305)
- 图书(20304)
- 业(20027)
- 版(19965)
- 统计(19402)
- 理论(19190)
- 科技(19120)
- 技术经济(19086)
- 商业(18817)
- 现代(17636)
共检索到586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冉燕
城郊乡村旅游经营包含4种模式,即政府扶持、个体户经营、投资公司经营以及专业合作联营等模式。这4种模式与城郊乡村旅游各个发展过程相适应,通过对旅游产业进行整合,对城郊的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拓展农村人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部分主体发展不规范,旅游公司尚未成为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重视不够,政府的旅游协调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要加强对城郊乡村旅游的管理,整合近郊旅游项目,完善住宿条件,推精品促品牌。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经营模式 政府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冉燕
城郊乡村旅游经营包含4种模式,即政府扶持、个体户经营、投资公司经营以及专业合作联营等模式。这4种模式与城郊乡村旅游各个发展过程相适应,通过对旅游产业进行整合,对城郊的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拓展农村人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部分主体发展不规范,旅游公司尚未成为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重视不够,政府的旅游协调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要加强对城郊乡村旅游的管理,整合近郊旅游项目,完善住宿条件,推精品促品牌。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经营模式 政府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吉根宝 郭凌
乡村旅游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推手。文章在总结城郊乡村特征、分析城郊乡村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优化城乡整体地域网络空间结构、促进城郊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促进城郊乡村居民的职业转型与身份转型、促进城郊乡村文化转型与有效实现城乡融合等方面论证了乡村旅游对城郊社会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并提出为通过乡村旅游更好实现城郊乡村社会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郊 乡村社会 转型 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宏霞 李培红
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是乡村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文章立足于乡村体验旅游角度,分析了长沙城郊乡村体验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开发条件,并对产品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构想。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体验旅游 长沙城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文智
旅游圈层结构理论的中心辐射理论对城郊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郊区划分和区域资源、区位环境和生产特点为依据,可以将城郊乡村旅游划分为近郊区、中郊区和远郊区,结合旅游圈层结构理论,各圈层应结合自身特色强调开发特点:近郊区应满足大众游客需求,发展近郊区开放式游乐带;中郊区应发展特殊城郊乡村旅游精品,建造乡村休闲娱乐活动区块;远郊区应发挥远郊城乡的环境优势,提高度假区的产品层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向素容 赵西君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潍坊市寒亭区为例,探索研究城市郊区地带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空间重构,研究发现:(1)寒亭区乡村旅游发展本质上可看作一个行动者网络空间,它由各区镇政府部门、乡村旅游经营者、城乡游客等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构成行动者网络,经过关键行动者主导推动和网络转译,引发的乡村社会物质空间转型和重构效应。(2)寒亭区乡村旅游行动者网络的行动者通过转译重构了乡村物质社会空间,在城镇化、工业化演进过程中构建出新的发展空间——城郊乡村旅游集群,使乡村经营者与城市居民以休闲游憩为连接和触媒,诱发功能结构、物质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及权力结构转变等重构效应,避免了乡村凋敝和空心化的进一步加剧。(3)寒亭区乡村旅游行动者网络解决发展问题与阻碍的关键举措有增强农民产业化经营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等重大行动。(4)从寒亭区乡村旅游行动者网络出现的异议来看,城镇化、工业化对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巨大,进一步开发寒亭区乡村旅游要充分尊重城郊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特点,加快乡村旅游高级化的进程,逐步把成熟的寒亭区乡村旅游功能区变成城市休闲区,变乡村旅游地为城市旅游地。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盛雨 冯娟
城市郊区是城市和乡村过渡的重要地带,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热点区域. 城郊乡村旅游地受到旅游化和城市化双重作用,社会空间演化相对复杂. 研究以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间生产理论等为基础,运用非参与式观察、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以及扎根理论分析法等对典型城郊乡村旅游地柏泉古镇的社会空间演变过程及机制展开了实证分析与研究. 研究发现:1)柏泉古镇尚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参与阶段,社会总体满意度较高,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矛盾较弱,呈现出良性互动的主客交往关系. 2)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柏泉古镇社会空间演化过程可以分为物质环境日趋完善、政策资本逐步累积、主客共享协调发展三个层面. 3)“东道主-游客”权利交互作用成为柏泉古镇社会空间演化的主导力量,具体表现为主客生产推动空间实践变迁、主客需求影响空间表征方向、主客共享体验表征空间和谐三个方面. 主客共享驱动,也是其他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实践和相关研究借鉴的思路依据.
关键词:
社会空间 主客共享 乡村旅游地 柏泉古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颜琪
本文从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等角度实证分析了石榴红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普遍持欢迎态度,处于Doxey阶段理论的初期阶段。但是,因从业人员素质低,认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部分居民开始滋生不满情绪;同时,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层次较低,旅游经营权的产权归属意识不清,因此,有待依据旅游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有居民参与的深度旅游开发。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居民 感知 态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旅游方式,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增长点。乡村旅游是将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相结合,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旅游方式。本文在对国内外各种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进行分析研究,用比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归纳总结乡村旅游的旅游功能、吸引要素、特点和基本概念。
关键词:
主体界定研究 相关利益 乡村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颖
乡村旅游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增加社区居民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又时常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资源过度使用、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导致社区主体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构建合理的社区参与机制,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主体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苏苏
在解析既有乡村旅游资源和市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乡村旅游的多产联动实施模式,有助于乡村旅游经营者优化整合区域范围内的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增大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拓展空间,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向旅游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提供动力。研究阐述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意义;从产业链整合度弱、利益分配机制和旅游产品短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乡村旅游多产联动的主要障碍;给出优化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度,健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机制和拓展乡村旅游产品链条等促进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多产联动 乡村旅游 价值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婷婷 严伟
首先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然后在分析旅游综合体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界定了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概念;最后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运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从提升农民福利的角度构建了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秋莉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推进,诸多乡村地区开始发展旅游业,以期通过旅游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繁荣。各地所采取的开发模式不一,每种开发模式都有正负面影响。本文把CSA模式运用于乡村体验旅游开发,主要研究了CSA模式的内涵、乡村体验旅游开发的CSA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慧 李和勇 张锦秋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发展迎来了新局面,而特色产业构建与经济发展在乡村社区永续发展中的驱动力作用倍受关注。论文基于当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将城市养老问题与近郊乡村发展结合起来,从人、文、地、产、景五个方面,探讨"享老"产业驱动下城郊乡村社区再生营建策略,以期为我国近郊乡村社区的永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享老”产业 城郊乡村 再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凤丽 曲瑞 马发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论文首先从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基础及动力机制;其次,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归纳了农村一三产业融合、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两种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解析了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人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及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三次产业 产业融合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