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0)
2023(7852)
2022(6854)
2021(6765)
2020(5828)
2019(13467)
2018(13578)
2017(27997)
2016(15032)
2015(16977)
2014(17174)
2013(16910)
2012(15602)
2011(14265)
2010(14981)
2009(14250)
2008(14036)
2007(12684)
2006(11518)
2005(10648)
作者
(41642)
(34190)
(34044)
(32884)
(22125)
(16112)
(15820)
(13153)
(12992)
(12640)
(11517)
(11447)
(10996)
(10899)
(10831)
(10793)
(10324)
(10057)
(9899)
(9892)
(8543)
(8451)
(8240)
(7878)
(7871)
(7835)
(7643)
(7536)
(6777)
(6522)
学科
(60092)
经济(60028)
(44220)
管理(43798)
(34398)
企业(34398)
方法(29913)
数学(27608)
数学方法(27063)
中国(20197)
(18131)
(17074)
(15502)
(14759)
银行(14745)
(14034)
(13334)
贸易(13323)
(13067)
(12209)
金融(12209)
(11926)
业经(11476)
(11257)
保险(11166)
(10753)
财务(10715)
财务管理(10686)
农业(10290)
企业财务(10108)
机构
学院(214241)
大学(211934)
(92776)
经济(90724)
管理(85687)
理学(72205)
理学院(71492)
管理学(70183)
管理学院(69776)
研究(67844)
中国(59532)
(49535)
(44530)
财经(37544)
科学(37269)
(33932)
(33515)
(32675)
中心(31997)
研究所(29503)
北京(29289)
经济学(28199)
财经大学(27819)
(27764)
(26432)
业大(25684)
(25606)
经济学院(25433)
师范(25422)
(24466)
基金
项目(128444)
科学(101634)
研究(97878)
基金(93111)
(78524)
国家(77894)
科学基金(67621)
社会(61368)
社会科(58282)
社会科学(58269)
(49268)
基金项目(47382)
教育(46130)
自然(42945)
自然科(41937)
自然科学(41927)
(41590)
编号(41569)
资助(41542)
自然科学基金(41170)
成果(34849)
(29584)
课题(28762)
重点(28246)
(26964)
(26042)
教育部(25939)
(25421)
人文(25411)
项目编号(25393)
期刊
(103967)
经济(103967)
研究(71591)
中国(41481)
(36617)
管理(32603)
(32460)
金融(32460)
(24955)
科学(24439)
学报(23569)
教育(22889)
技术(20047)
大学(19234)
财经(18383)
学学(18007)
经济研究(17692)
业经(17252)
农业(16526)
(15588)
问题(13668)
统计(13186)
(12633)
理论(12126)
(11684)
技术经济(11359)
国际(11140)
实践(10931)
(10931)
决策(10843)
共检索到334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晓辉  辛洪波  
2012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规模呈"井喷式"增长,其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城投债规模急剧扩大,有其阶段性原因,但根本上还是由我国财政和金融领域存在的体制性缺陷造成的。文章指出,要有效地控制和化解城投债规模快速扩大引起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应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寻找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淼焱  
一、城投债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属于地方债券,是指由城投类企业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募资投向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所谓城投类企业,是指由地方国资委100%控股,依据当地政府决策进行地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融资、运营的主体。银行间企业债的发行主体当中,除中央直属企业和铁道部外,其余大多都是各地政府所属的城投类企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阳菲  
<正>城投债一般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交易所及银行间等公开发行的债券。城投债因其发行主体为代表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城投公司,具备一定的地方政府背书属性,多年来作为公开市场的标准化投资产品,受到银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人的青睐。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秀云  
虽然收入差距扩大是工业化和经济转轨阶段的普遍现象,但我国居民收入从世界上最平均的国家,变成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为国际所罕见。而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增长,还会加剧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因此,研究收入差距问题和如何缩小收入差距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本文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基本现状入手,剖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探寻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锐  
在庞大的存量规模基础上,受城镇化战略的驱动,城投债未来的体量还将进一步扩张。由于受到地方政府信用和相应政策的支持,城投债短期风险可控。不过,伴随着债务的不断堆积,依靠土地收入还债的城投债长期将面临着集中爆发的违约风险。对此,决策层应当在推进分税制改革、强化软预算约束以及降低投资门槛进而吸引民间资本等制度性创新方面做出建设性防御和安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崇明  
由于我国的失业问题虽有结构性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一个总量问题,因此,仅靠推行再就业工程和建立失业生活保障制度是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努力创造就业机会。这方面可供选择的对策有:发展农村小城镇,以较低成本创造大量非农就业岗位;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部门对农民的就业吸引力;加快住房制度及相关配套改革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细分来创造需求,扩大经济规模;正确处理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与多安排劳动力之间的矛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扶持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小企业发展;运用税收、货币和收入政策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根据税收征管能力的改善情况,适当控制劳动力市场化的进度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许文彬  张佳韬  
城投债是近10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融资工具,由于其发行基于政府信用,且短期违约风险普遍很低,通常都能获得较高评级;但这使得其评级辨识度较低,且评级调整较少,不能够真确反映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及其历时变化。本文考察了城投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一个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信用评分卡模型对城投债信用风险进行测算:选取3965个城投债发行主体进行模型开发和验证,通过单因素筛选、变量转换、logistic回归,确定在整体显著性、拟合度和预测准确率上表现最优的模型作为最终测算模型;并基于该测算模型建立一个评分卡评分模型。论文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志国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使许多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而办学资金基本上是依靠商业贷款。这种建设贷款隐藏着很大的财务风险。文章结合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系统阐述了高校财务风险的种类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促进高校财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航  魏修建  张美莎  
"营改增"政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城投债规模增加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营改增"政策对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出地方财政赤字的中介传导作用。研究表明:处于实验组的城市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没有因减收的预期而增加城投债发行规模;"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地方政府显著扩大城投债规模,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是"营改增"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的中介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城投债发行规模在国家管控下不减反增的原因,并为如何在"营改增"背景下规范发展城投债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永生  
(一)瞄准农民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源2017年,我国低收入者的比重在55%左右,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约为37%,高收入者约为8%。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策目标的核心是让有潜力的低收入人群尽快步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2017年,我国农民工数量2.8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占劳动人口的30%左右。从收入结构看,过去10年,农民的收入整体在增加,部分高收入农民工已经达到了或超过中等收入门槛。所以,无论是从数量讲,还是从收入的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永生  
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建设"橄榄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举措。我国已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但在群体规模、城乡分布、区域分布、行业分布及职业分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建议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国家战略,通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进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爽  宁宇新  
自2009年中央实施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城投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张,潜在风险不断升高。本文首先介绍了城投债的发债状况、风险类别和相关风险计量模型,并以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甘肃2000~2012年的财政数据为基础,运用改进的KMV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及风险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学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在分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对策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应华  聂强  罗剑朝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国“九五”期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本文从这一事实出发 ,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