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0)
- 2023(10498)
- 2022(8877)
- 2021(8226)
- 2020(6871)
- 2019(15639)
- 2018(16385)
- 2017(30667)
- 2016(17240)
- 2015(19497)
- 2014(20230)
- 2013(19388)
- 2012(18086)
- 2011(16377)
- 2010(16920)
- 2009(16095)
- 2008(16076)
- 2007(14749)
- 2006(13510)
- 2005(12624)
- 学科
- 济(62686)
- 经济(62542)
- 管理(52412)
- 业(43360)
- 企(35727)
- 企业(35727)
- 中国(24724)
- 制(22014)
- 方法(21450)
- 财(20311)
- 农(18365)
- 数学(18029)
- 数学方法(17822)
- 体(15543)
- 业经(14953)
- 银(14377)
- 银行(14356)
- 行(13770)
- 地方(12784)
- 学(12604)
- 理论(12335)
- 融(12323)
- 金融(12316)
- 体制(12103)
- 贸(11175)
- 贸易(11168)
- 务(11104)
- 财务(11041)
- 财务管理(10993)
- 易(10855)
- 机构
- 学院(244441)
- 大学(243982)
- 济(96851)
- 经济(94228)
- 管理(86888)
- 研究(84133)
- 理学(71894)
- 理学院(71021)
- 管理学(69795)
- 管理学院(69331)
- 中国(66642)
- 京(53907)
- 财(53434)
- 科学(48730)
- 所(42551)
- 江(40487)
- 财经(39842)
- 中心(38262)
- 研究所(37330)
- 农(36547)
- 经(35749)
- 北京(34710)
- 范(34089)
- 师范(33741)
- 州(32261)
- 业大(31772)
- 院(30805)
- 经济学(29977)
- 财经大学(29100)
- 农业(28405)
- 基金
- 项目(146746)
- 科学(114189)
- 研究(113803)
- 基金(102842)
- 家(88065)
- 国家(87262)
- 科学基金(73941)
- 社会(70751)
- 社会科(66738)
- 社会科学(66726)
- 省(57860)
- 教育(53813)
- 基金项目(53800)
- 编号(48842)
- 划(48362)
- 自然(44498)
- 自然科(43366)
- 自然科学(43354)
- 成果(42695)
- 自然科学基金(42529)
- 资助(41477)
- 课题(35659)
- 重点(33245)
- 部(32963)
- 制(32544)
- 发(31610)
- 性(29990)
- 创(29917)
- 项目编号(29240)
- 年(29021)
共检索到397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如琦
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后,研究提出了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遵循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制两种改革模式,一是建立以全部国有资本为主体的、以水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主要责任的水源公司,在特定区域内行使水源安全保障职责,二是在各级政府层面成立饮用水水源安全管理委员会,承担统筹协调、统一监督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的职责。
关键词:
饮用水源 安全保障 体制改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蓝楠 刘云浪
中国现行饮用水源管理依附于"行政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现行体制在实践中存在着管理机构间、流域与区域管理的协调不力、管理机构的权责权限不足、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饮用水日常管理缺位方面的问题,对于更好地进行饮用水源管理已经造成较大阻碍。对世界成功的饮用水源管理体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制定饮用水安全法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并设立合理的饮用水源中央协调管理机构,达到机构间、流域与区域间的协调。除此之外,中国应确定专门的区域水源管理机构、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饮用水自主管理机构的建设。
关键词:
饮用水源 管理体制 水源保护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玲
城市中心主义立法理念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在城乡分割的二元对峙场景下,走出饮用水安全问题泥淖之根本在于立法理念的突破,即向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的方向转变。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区际公平理论要求矫正饮用水安全保障立法存在的分配非正义、制度非正义和承认非正义;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以权利平等保障为最终依归。在城乡统筹立法理念下,应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模式、突出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权利保障、完善和建构适宜的法律制度并确立城乡均衡化的融资保障机制,以实现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一体化。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 统筹 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韦倩 杨天翔 王寿兵
通过概述我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分析了水源地环境问题的实质,构建未来的研究思路:水源地产权研究,水源地面源污染的经济成因与治理手段研究,水源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以及水源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并且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提出我国饮用水源地保护重点对策,包括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调查与评价,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提升面源污染治理与控制技术以及创新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丽旋 吴健
饮用水水源地是为公共饮用水供给系统提供原水的区域,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供水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饮用水水源地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受益者明确、保护的外部性、多种地域关系等特性,对其管理体制安排提出了特殊要求。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剖析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中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作用与权力。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水源地管理责任主体安排的合理性、现有水源地管理体制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的完整性、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是否存在三个问题。最终,提出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的途径,包括:突破属地管理的局限,让动机和能力匹配的主体承担相应的管理角色;提供途径,将重要利益相关方纳入;将水源地管理更充分...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管理体制 利益相关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道孝 李志超
良好的法律体系是实现饮用水安全有效监管和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梳理了我国饮用水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解决水问题,保障水安全的角度提出,应通过饮用水安全监管法规体系方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完善饮用水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出将"一法四条例"作为保障我国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基础法律法规,为饮用水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和全流程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同时综合考虑现有管理体制采取有效的"一法四条例"设立和修订实施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亚荣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具有公共性,需要政府进行管理。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为此,需要政府投入和民间筹资多方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村配套设施建设,以消除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文革 许恩信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农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以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治现状为切入点,揭示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立法缺陷和执法缺陷,最后提出完善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两个方面建议,其一是完善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主要措施有:完善国家的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和完善西部地方的饮用水安全法规;其二是提高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执法的有效性,主要措施有:依法行使流域饮用水资源的管理职权、克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以及注重村民的守法及环保教育。
关键词:
西部农村 饮用水 安全 法律保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龚建周 夏北成 郗风江
水源保护与饮用水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规范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基于3S技术,本文对广州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配置及其与饮用水安全的关系进行探讨。主要结论为:①广州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饮用水安全,但仍存在滞后与跨区协调等问题;②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不一,前者建设用地面积最大,耕地次之,后者正好相反,暗示不同区域采取水质保护措施时,应关注不同的污染源;③景观格局特征显示,各保护区土地利用的特征或者特征某一方面不同,如凝聚度和分维数指数的差异较小,多样性和破碎度则正好相反。结果还表明,已有的保护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董雅文
如何协调江苏沿江开发与饮用水源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选取饮用水源地上下游1km岸线利用、饮用水源地上游1km~5km岸线利用、饮用水源地下游1km~5km岸线利用、饮用水源地腹地土地利用等四个经济因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强度和是否有排污口等将四个因子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采用特尔菲法赋权,对江苏沿江26个饮用水源地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安全的水源地(综合得分>0 48)仅占27%,生态较安全的水源地(0 26<综合得分<=0 48)占46%、生态低安全的水源地(综合得分<=0 26)占27%。评价结果与现状水质之间有着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说明饮用水源地的生态安全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羽堂 张晶晶 吴鸣 刘辉 张东 许建华
对我国水资源状况和饮用水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水资源贫乏 ,水资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水厂不得不面临着使用更多的水质不符合要求的受污染水源原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和氨氮污染 ,常规净水工艺系统难以将这些污染物有效除去 ,降低了饮用水水质 ,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饮用水水质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从受污染的水源原水中除去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提高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 ,强化传统工艺、替换传统的消毒剂、吸附、膜过滤和生物预处理等净水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和关注 ,尤其是经济、高效的生物除污染技术。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污染 饮用水 安全 水处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开元 孙芳城 郭海蓝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是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保护工程的重心之一。由于横向管理职权划分不清、纵向末端监管缺位,生态补偿制度缺位、罚则设计不当以及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度漏洞丛生等诸多原因,导致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污染呈现恶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由局部性污染转向普遍性污染、由单一型城市污染转向城市农村复合型污染以及工农业点源、面源污染成为主要污染源。破解当前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监管困境应当借助创新管理体制、厘清横纵关系,健全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制度、增加违法成本和完善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度等多项措施协同展开。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饮用水水源 污染防治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志彬
介绍了中国分级、分部门管理的城市饮用水水质管理制度 ,并对这一制度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 ,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职能交叉 ,水质检验重复 ,法规条例不协调、不统一等。提出了今后我国改革城市饮用水水质管理制度的建议———建立统一的水质监测机构 ,建立统一的水质标准规范及明确统一的水质管理主体。
关键词:
水质管理 饮用水 水质标准 水质监测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奎泉
保障农村安全饮用水是新时期我国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浙江省自2003年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以来,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急需对此进行总结和完善。本文从制度、体制和机制层面剖析了浙江省农村安全水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诸如如何建立农村安全饮用水多元化供给体系,如何健全管理体制以推动饮用水工程良性运行,如何完善监测体系以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完善举措。
关键词:
农村安全饮用水 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