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2)
2023(13858)
2022(11617)
2021(10873)
2020(9132)
2019(21197)
2018(21489)
2017(41501)
2016(22976)
2015(26193)
2014(26494)
2013(26286)
2012(23922)
2011(21661)
2010(21881)
2009(20294)
2008(20165)
2007(18006)
2006(16342)
2005(14673)
作者
(68257)
(56142)
(55788)
(53219)
(35788)
(26674)
(25536)
(22054)
(21280)
(20155)
(19169)
(18919)
(17889)
(17713)
(17226)
(17089)
(16869)
(16710)
(16194)
(16042)
(13891)
(13871)
(13531)
(12722)
(12587)
(12569)
(12481)
(12447)
(11341)
(11043)
学科
(91263)
经济(91160)
管理(73772)
(65518)
(54749)
企业(54749)
方法(40026)
数学(33895)
数学方法(33566)
中国(28629)
(24771)
(24279)
业经(21281)
(19609)
(19092)
地方(19061)
农业(16336)
(16216)
理论(15795)
(15709)
(15627)
财务(15626)
(15615)
贸易(15606)
财务管理(15593)
银行(15589)
(15142)
环境(14944)
企业财务(14772)
(14749)
机构
大学(332897)
学院(329966)
管理(133453)
(127794)
经济(124531)
理学(113249)
理学院(111955)
管理学(110193)
管理学院(109560)
研究(109198)
中国(83779)
(73564)
科学(68767)
(61987)
(55319)
(51068)
研究所(50149)
(49348)
中心(49206)
财经(48781)
业大(48121)
北京(47012)
(44387)
(44141)
师范(44020)
(40713)
农业(40109)
(39843)
经济学(37353)
财经大学(36184)
基金
项目(218359)
科学(170477)
研究(160274)
基金(156905)
(136230)
国家(135108)
科学基金(115666)
社会(99183)
社会科(93877)
社会科学(93847)
(84540)
基金项目(84171)
自然(75509)
自然科(73585)
自然科学(73568)
教育(72733)
自然科学基金(72198)
(71498)
编号(67096)
资助(63973)
成果(54605)
重点(48233)
(47654)
(46316)
课题(45605)
(44327)
创新(41367)
科研(41216)
项目编号(40995)
教育部(40470)
期刊
(146041)
经济(146041)
研究(99768)
中国(63782)
管理(51476)
学报(50799)
科学(47613)
(46793)
(45761)
大学(37727)
教育(36490)
学学(34922)
农业(31775)
(29660)
金融(29660)
技术(28417)
业经(24091)
财经(23406)
经济研究(21966)
图书(21261)
问题(21074)
(19909)
(17695)
理论(17343)
资源(16673)
现代(16639)
技术经济(16105)
实践(15946)
(15946)
科技(15387)
共检索到49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海瑾  翟国方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科学的城市雨洪管理应该以专项规划为引导,以先进的预报、模拟、监测、控制等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工程,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将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美化与雨洪的防、滞、排、用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文明和亲水宜居城市建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伟伟  郑国全  
从辨析"雨洪"和"城市雨洪利用"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分国际和国内2个方面,对城市雨洪利用的理论体系和工程实践进行评述并作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中国在全面统筹考虑雨洪资源管理、径流污染控制、雨洪模型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建立以城市水文学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和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理信息学,拓展雨洪利用方法将是城市雨洪利用的未来研究要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苏宁  赵蕾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城市内涝、雨洪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为加以应对,我国提出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水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试图从城市水环境、城市水景观、城市水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及法规等方面,对雨洪管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水系规划相关研究路径、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苏宁  赵蕾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城市内涝、雨洪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为加以应对,我国提出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水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试图从城市水环境、城市水景观、城市水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及法规等方面,对雨洪管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水系规划相关研究路径、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小如  曹韵  
中国的雨洪灾害呈现受灾面积广、灾害损失大、灾害频繁化等现状及趋势。其原因在于各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排水设施存在刚性缺口,水资源危机与雨洪资源利用不善同时存在。另外,雨洪管理理念技术落后、法规体制不健全等现实与智慧城市的弹性发展目标相悖。结论是在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防患型、技术型、自然型、资源型及法制型五个维度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综合型雨洪管理行动计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波  方程  
2017年5月26-29日,国际风景园林教育大会(Council of Educat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CELA)暨2017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CLAEC)和国际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者委员会(CELA)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思成  运迎霞  李道勇  
基于京津冀地区1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雨洪安全风险QDF评价体系并优化风险测度函数,从雨洪管理的角度对防灾规划措施进行响应性研究。结果显示:既定重现期下的测度函数优化能够提高雨洪风险的评估效率;海绵城市建设并非持续性投资,雨洪基建管理应在投资水平、预期损失和总成本间寻找最优效益点;内涝情境下的降雨强度值与5种土地类别承灾体的损害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江河堤防失稳情境下的防灾规划需依据风险评估值划定Ⅲ级雨洪防护圈;雨洪管理项目清单应依据不同气候场景下的灾害影响范围进行弹性调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刚  王琳  王晋  
在小流域尺度上,基于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理论,利用Strahlcr—Horton定律和ArcGIS技术提取出韩仓河流域的水系分布和49个集水区,综合考虑洼地、水系节点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确定湿地位置和数量37个,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和75%的径流总量控制率标准,分别得到湿地总径流控制容积9.184 2×10~5m~3和湿地防洪调蓄容积4.282 2×10~6 m~3。在小流域空间上实现了雨洪水资源的生态技术调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晶  李迪华  
基于城市对雨洪管理的需求,综述了低影响发展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技术手段等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描述,旨在让低影响发展这种可持续的雨洪管理途径能够被更广泛地理解、接受和应用,以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共同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高升  董洪麟  
针对近年来极端降雨造成洪涝灾害频发问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战略。首先对海绵城市战略背景下的城市洪涝灾害(包括成因和形成机理)进行综合分析;其次,对海绵城市的内涵、建设目标和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再次,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技术复杂性、缺乏协同管理能力、资金缺口、因地制宜的实施计划和经济效益评估难等;最后,给出应对以上挑战的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李晓策  陈逸帆  唐健  
海绵城市的提出为系统性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宏观格局规划到具体实施层面统一协调,其中宏观层面构建雨洪景观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阐述了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内容与方法,即利用ArcGIS软件模拟区域雨洪生态过程,判别对保障区域洪涝安全、控制径流污染、保护雨水资源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和空间关系。最后,以南京市铁北地区为例具体阐述雨洪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和流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振龙  章启兵  李瑞  
淮北平原淮南市、淮北市及宿州市(简称两淮一宿),由于煤矿井大量开采,已形成了大面积的积水洼地,最大积水面积为10.5 km2,平均积水面积2.0~2.5 km2,总积水面积达100 km2,积水库容2.4×108m3,且在近15~20年内,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平均积水深度3~5.5 m,积水最深达13 m多。论文分析了淮北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特点,划分了沉陷区的功能,研究以蓄水为主和湿地、景观等多种功能开发的模式,提出沉陷区之间及其与河道的沟通连接方式,对沉陷区特征蓄水位及可引水量、可供水量及蓄水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沉陷区作为湿地开发的三种构造模式,从而有效地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云路  李雄  邵明  汤林子  
绿地作为城市空间中调蓄雨洪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当前海绵绿地建设多是宏观概念提出或微观局部技术改造,缺少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对于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体系研究。在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下开展城市绿地雨洪管理功能的专项探索,以通辽市为例提出绿地雨洪管理规划原则、内容和方法,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探索城市雨洪管理功能指引。既能够科学理性地呼应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也为优化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应对城市新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莫琳  俞孔坚  
针对北京市面临的内涝水患和水资源短缺双重矛盾,融合国内外最新的生态雨洪管理理念,提出以绿地和水系为主体,构建城市"绿色海绵",转变依赖大规模工程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思路,探索雨水资源化的新型景观途径。以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拓片区为例,具体研究"绿色海绵"构建的技术方案,规划三级生态雨洪调蓄系统,通过对雨水径流进行源头控制和就地入渗,实现城市防涝、水源涵养和水景营造的多重效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喻丁一  冉静  许乙青  
城市开发建设需要为行洪排涝留有空间,而快速的城市化对雨洪调蓄空间的侵占使得城市在极端气象灾害中遭受了沉重的教训。现有的研究提出了雨洪调蓄目标容量的计算方法,但该目标容量如何转化为可落地的雨洪调蓄空间布局规划,仍需深入研究和案例探索。为此,提出了一套定量布局雨洪调蓄空间的方法路径,并以万载县城南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该方法首先运用二维洪水模型FLO-2D模拟二十年一遇降雨事件下的雨洪淹没情况,再将汇水区作为雨洪管理单元,结合地表径流“源头—过程—末端”的三个状态,对生态雨洪调蓄空间进行结构梳理,来指导汇水区的雨洪调蓄用地布局优化。本研究的雨洪调蓄空间规划高度关联具有雨洪调蓄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以期为后续城市开发建设提供约束和指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