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0)
- 2023(12499)
- 2022(10926)
- 2021(10343)
- 2020(8771)
- 2019(20321)
- 2018(20386)
- 2017(39396)
- 2016(21938)
- 2015(24920)
- 2014(25617)
- 2013(25085)
- 2012(23869)
- 2011(21652)
- 2010(22294)
- 2009(20972)
- 2008(21102)
- 2007(19642)
- 2006(17442)
- 2005(15840)
- 学科
- 济(86878)
- 经济(86765)
- 管理(61822)
- 业(59010)
- 企(44690)
- 企业(44690)
- 方法(36938)
- 数学(32286)
- 数学方法(31918)
- 农(28788)
- 中国(28502)
- 财(25130)
- 制(20883)
- 地方(19156)
- 农业(18960)
- 学(18340)
- 贸(17702)
- 贸易(17695)
- 业经(17691)
- 易(17181)
- 银(16594)
- 银行(16559)
- 行(15859)
- 理论(15000)
- 融(14681)
- 金融(14673)
- 务(14383)
- 财务(14333)
- 财务管理(14286)
- 策(13810)
- 机构
- 学院(320138)
- 大学(317861)
- 济(129167)
- 经济(125923)
- 管理(117480)
- 研究(109372)
- 理学(98995)
- 理学院(97833)
- 管理学(96040)
- 管理学院(95438)
- 中国(85428)
- 京(68632)
- 科学(66262)
- 财(65034)
- 所(56607)
- 农(55074)
- 江(51541)
- 中心(50936)
- 研究所(50548)
- 财经(49784)
- 业大(45849)
- 经(44756)
- 北京(43887)
- 范(43682)
- 农业(43257)
- 师范(43248)
- 州(41407)
- 经济学(39275)
- 院(39144)
- 财经大学(36227)
- 基金
- 项目(197482)
- 科学(153181)
- 研究(147853)
- 基金(139281)
- 家(120150)
- 国家(119052)
- 科学基金(100432)
- 社会(90431)
- 社会科(85420)
- 社会科学(85395)
- 省(78030)
- 基金项目(73001)
- 教育(69474)
- 划(65655)
- 编号(63466)
- 自然(63448)
- 自然科(61893)
- 自然科学(61873)
- 自然科学基金(60731)
- 资助(58175)
- 成果(53846)
- 课题(44867)
- 重点(44385)
- 部(43752)
- 发(43117)
- 创(39710)
- 性(38097)
- 项目编号(37477)
- 教育部(37203)
- 创新(37172)
- 期刊
- 济(151691)
- 经济(151691)
- 研究(99824)
- 中国(66844)
- 财(51164)
- 农(50619)
- 学报(48121)
- 科学(43449)
- 管理(42401)
- 教育(40229)
- 大学(36218)
- 融(34416)
- 金融(34416)
- 学学(33823)
- 农业(33375)
- 技术(28397)
- 业经(25999)
- 财经(24695)
- 经济研究(24008)
- 问题(21900)
- 经(21278)
- 贸(17153)
- 业(16845)
- 图书(16324)
- 理论(15814)
- 商业(15590)
- 版(15486)
- 技术经济(15284)
- 统计(15262)
- 现代(14880)
共检索到496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红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城市贫困问题是转型期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作为一个热点问题,它既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合理地解决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首先阐释了城市贫困的含义,并对城市贫困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雪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城市中的贫困人口逐渐增多,而且数量庞大,这些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实行有效的对策予以救助,保障城市贫困群体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城市贫困 反贫困 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肖文东
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与要求,2020年末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但是,这种事后统计的、基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线的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中国贫困问题的消失和彻底解决。事实上,现在非贫困的人口可能会由于某种风险冲击而陷入贫困状态。农户面临不可控的宏观风险冲击或个体异质性风险冲击时,如果具备抵御能力,即使暂时落入贫困,也能很快从贫困中脱离出来。但是,贫困线附近的个体往往缺乏金融知识和必要的金融技能,无法及时充分地以合理价格享受金融服务,从而限制了其利用金融工具应对风险和缓解贫困的能力,进而无法摆脱"贫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朝明
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古老的敌人。比起其他社会科学,经济学对贫困的解读要滞后一些,其研究历程在经过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然结论、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批判和主流经济学的沉寂之后,开始注重贫困发生和缓解中的人文性、社会性、文化性等非经济因素分析与经济、技术因素的整合及运用。因此,破解亘古至今的贫困之谜,经济学必须张扬人文关怀的精神,这将对21世纪人类反贫困的制度安排、技术操作、组织构建和物质援助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贫困与反贫困 经济学 人文关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飞 曾福生
近年来,我国贫困对象向个体化、边缘化倾向发展,政府制度性扶贫瞄准机制有效性降低,扶贫难度逐步增大。本文基于贫困地区农户市场参与的视角,建立了贫困地区农户市场参与—生产要素配置—农户收入增加的分析框架,并以贫困农户生存理性为逻辑起点,构建理论模型探析了农户市场参与程度对生产要素配置和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贫困农户市场参与程度,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产出结构调整,实现贫困农户收入增加。因此,在贫困地区引入市场交易机制,引导贫困农户参与市场活动是对政府制度性扶贫方式的有益补充。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辉
贫困边缘户贫困的预防与应对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相对贫困治理目标群体之一,贫困边缘户社会网络资源匮乏,生活幸福感有待提升;经济社会低,政治参与度低;就业能力有限,非农就业困难;医疗、教育负担沉重,收支保持平衡困难。为解决贫困边缘户的发展困境,一些地区制定了贫困边缘户的帮扶政策。然而,在救助过程中仍面临着治理主体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救助政策不健全、帮扶政策缺失等困境。为缓解贫困边缘户相对贫困,需完善事前预防与事中救助相结合的贫困预防、救助机制,以及健全贫困边缘户脱贫致富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贫困边缘户 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景舒 齐一璇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城市中贫困居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城市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在阐释导致城市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制定“国家反贫困法”等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城市贫困 社会保障 国家反贫困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牟秋菊
2020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将实现,但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现象的彻底消除,农村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2020以后我国农村扶贫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和阶段,农村绝对贫困消除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随之呈现,新阶段可能会凸现出新特征新情况,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反贫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
后2020 农村扶贫 贫困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文建龙 肖泽群
居民拥有一定面积的住房或能够住得起房子,是居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而利益因素驱动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合谋,结果必然导致商品房的大量开发,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开发则较少,这不仅损害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中产阶层的利益。要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打破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合谋,就需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强化政府在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开发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城市低收入群体 住房权利贫困 经济学解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吉乔,杜德斌
随着改革的深入 ,90年代以来在下岗职工日益增多和失业率上升的同时 ,我国城镇贫困化正日益蔓延和加深。文章在归纳城镇贫困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城镇贫困化的内在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及贫困者自身素质 ,进而提出治理贫困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凡 杨越
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以国外新增长理论为研究出发点 ,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解释中国政府扶贫投资政策对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飞琼
中国的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并在现实中呈现出多种贫困问题并存的格局;同时指出现阶段中国的致贫因素异常复杂,并提醒可能出现与经济发展反向运动的现象;进而建议将反贫困战略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尽快调整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强化对收入分配领域的国家干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他配套政策,以进一步缓解中国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中国贫困问题 反贫困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芸 胡咏梅
缓解相对贫困是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后的长期任务,检验中等职业教育能否实现缓解相对贫困,将为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保障普职分流以及发展中职教育提供重要依据。使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以此为依据,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基本假设,采用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中职教育的减贫程度,并探究中职教育经由能力减贫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不仅缓解相对贫困,而且对农业户籍群体的减贫效应更具优势,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职教育可以通过提升未来劳动者的混合能力而实现减贫,验证了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研究假设。由此,应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分流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未来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等混合能力、职业技能型人才收入以及社会认可度,吸引包含农村生源在内的普通家庭学生更多选择职业教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基于是否有利于穷人,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水平的变化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农村居民收入Lorenz曲线的基础上,利用贫困指示增长曲线的实证分析揭示,1985~2003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农村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对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贫困缓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