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4)
2023(5346)
2022(4569)
2021(4112)
2020(3503)
2019(8353)
2018(8280)
2017(16353)
2016(8942)
2015(10175)
2014(10359)
2013(10539)
2012(9936)
2011(9205)
2010(9504)
2009(9092)
2008(8951)
2007(8167)
2006(7556)
2005(6762)
作者
(27999)
(23021)
(22848)
(21748)
(14359)
(10946)
(10636)
(9045)
(8735)
(8240)
(7755)
(7559)
(7355)
(7252)
(7210)
(7032)
(6968)
(6673)
(6602)
(6577)
(5845)
(5630)
(5620)
(5426)
(5249)
(5106)
(5101)
(5057)
(4794)
(4527)
学科
(41186)
经济(41145)
管理(23932)
(20706)
中国(16892)
方法(16864)
(15459)
企业(15459)
数学(15303)
数学方法(15130)
(10270)
地方(9762)
(9167)
(8747)
业经(8113)
(7305)
银行(7291)
(7119)
贸易(7112)
(7013)
环境(6993)
(6896)
城市(6728)
农业(6539)
(6484)
(6395)
(5858)
金融(5858)
(5739)
理论(5377)
机构
大学(137590)
学院(136386)
(57247)
经济(55741)
管理(51388)
研究(48108)
理学(43314)
理学院(42791)
管理学(42141)
管理学院(41888)
中国(36976)
(30788)
科学(28810)
(28298)
(24407)
财经(21996)
研究所(21848)
中心(21205)
(20623)
(20148)
北京(20109)
(19800)
业大(18901)
(18555)
师范(18420)
(17695)
经济学(17457)
(16615)
农业(16382)
财经大学(16185)
基金
项目(84352)
科学(65570)
研究(61761)
基金(59560)
(51853)
国家(51465)
科学基金(43192)
社会(39062)
社会科(37102)
社会科学(37088)
(32927)
基金项目(31846)
(28341)
教育(27891)
自然(26889)
自然科(26180)
自然科学(26167)
自然科学基金(25612)
编号(25236)
资助(24353)
成果(20640)
(19067)
重点(19057)
(18704)
课题(18298)
(16621)
国家社会(16023)
创新(15700)
科研(15654)
教育部(15548)
期刊
(66368)
经济(66368)
研究(45087)
中国(26345)
(19503)
管理(18465)
学报(18013)
(17675)
科学(17641)
教育(14123)
大学(13491)
(13155)
金融(13155)
学学(12635)
技术(12439)
农业(12269)
问题(11139)
经济研究(10496)
业经(10447)
财经(10045)
(8702)
统计(7948)
(7648)
现代(7423)
技术经济(7327)
理论(7275)
(7249)
城市(7131)
商业(7097)
(7057)
共检索到209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俊昌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除西藏)的城市设施情况进行评价,得出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的综合排名。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区进行分类,找出各地区在城市设施建设的各个方面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以期为各地区城市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龙  章波  黄贤金  翟文侠  
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更是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是现代城市的迫切需要。文章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特尔斐法分别建立评价函数,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验证了主成分分析和特尔斐法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评价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具有从沿海向内陆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和规律,具体表现为东南沿海新兴开放城市的水平最高,其次为基础较好、有悠久历史的老牌城市,再次为内陆和东北省会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江,陈美英  
过去,进行社会经济现象评价时,人们习惯于应用单一的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然而,对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的评价,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不同的评价结果。基于此状况,本文提出一种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设施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克服了以往仅应用一种方法在评价中的片面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娜  夏永久  
从道路交通、给水能源、信息通讯、环境卫生和排水排污5个方面构建了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1997~2003年有关统计数据对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合宁波市城市建设实际,分析了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建设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近期2005年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综合指数将达到83.8%,初具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雏形;中期2010年,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综合指数将达到95.0%,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但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任务仍较艰巨。提出4点加快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小虎  朱玉春  
对河南、宁夏、陕西3个省(自治区)180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得到所调查村庄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综合得分与排名;将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标准化后作为因变量,选用Tobit模型探析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总体得分低于平均水平,3个省(自治区)差异较大,只有宁夏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值为0.065;其次是陕西省,综合得分值为-0.01;河南省排名最后,综合得分值仅为-0.056。对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江,马文汀  
城市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组织领导作用。到1990年末,我国共有城市467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87个(以下简称地级市)。地级市市区面积26.4万平方公里,人口17988万人,分别占全国的2.8%和15.7%。但其职工人数7127万人,自然科技人员593万人,占全国的50.7%和51.8%;国内生产总值6706亿元,占全国的38%;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8841亿元,实现利税1261亿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戴磊  赵娴  
城市化不仅仅意味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和经济总量的提升,如何对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选取14个指标,以我国35个中心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以及确定权重值,构建了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和最终排名,结论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的特征非常明显;另外,不顾一切追逐经济规模的扩大并非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唯一的途径,城市也可以通过定位于专业型城市,通过提升其他指标上得分以带动整体的上升空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扬帆  郑方辉  
城市综合基础设施发展动态比较是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指标。基于文献回顾及数源约束,构建了城市综合基础设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交通运输等5个维度共12项指标。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取得了珠三角9市2001—2012年的实证结果,对比发现:穗、深、莞、中4市综合基础设施指数不断提高,其余5市指数不断下降;虽然经济区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在过去12年间有所提升,但其内部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尤其是中心城市群指数是其他城市群的2倍有余,且三大经济圈仅有一个内部差距略有减小。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日益分化的事实与珠三角一体化政策导向形成了强烈反差,折射出经济增长与人口集聚等的复杂机制,是关系到发展质量与国民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金虎  
基于2008—2020年全国30个省份样本数据,测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其空间差异来源与结构差异来源,并采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全国整体及各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呈明显上升态势,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呈均衡化趋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非均衡化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差异是引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非均衡化的主要因素;各维度差异的影响情形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差异—融合基础设施差异”问题最为突出,中部地区的新型行业基础设施差异贡献率最高,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差异影响力度最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金虎  
基于2008—2020年全国30个省份样本数据,测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其空间差异来源与结构差异来源,并采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全国整体及各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呈明显上升态势,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呈均衡化趋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非均衡化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差异是引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非均衡化的主要因素;各维度差异的影响情形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差异—融合基础设施差异”问题最为突出,中部地区的新型行业基础设施差异贡献率最高,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差异影响力度最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静寅  焦晨阳  
通过构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设施5个维度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和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各省份及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典型省份对标分析甘肃省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和短板,得出以下结论,甘肃省整体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且各地级市间发展不均衡;与典型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省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设施5个方面均存在差距和短板。铁路网、公路网、邮路网覆盖面严重不足,运输效率较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资源配置能力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基建进展缓慢,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利用效率低下,生态脆弱的特质并没有实质改变,并进一步提出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毅晖  
~~
关键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兆强  朱晓敏  特超博  
在研究有关物流设施规划理论基础上,详细分析影响物流设施规划的因素,然后在充分考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物流设施规划综合效果评价模型。通过该评价模型对影响物流设施规划的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在因素输入值变化时得到综合效果的变化趋势图,从而整体上了解影响因素的灵敏程度;再根据影响因素与综合效果的关系,量化影响因素灵敏度,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灵敏度分析的应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海峰  李倩  张晓军  刘佳福  
在综合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特点以及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基础设施配置效应、经济效应、公平效应3大综合效应目标、7个专项系统目标和19个基础指标组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并以青岛市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焕焕   朱明江   褚先行  
文章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社会网络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等方法分析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区域差异来源。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和显著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各省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关联性,局部上呈现“高高相邻”“低低相邻”的空间集聚特征;在网络关联上形成了以北京、江苏、广东为核心,以东北和西南地区为边缘的核心-外围结构;此外,通过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发现,区域间差异是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