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6)
- 2023(8723)
- 2022(7825)
- 2021(7147)
- 2020(6218)
- 2019(14744)
- 2018(14685)
- 2017(29497)
- 2016(16063)
- 2015(18303)
- 2014(18651)
- 2013(18728)
- 2012(17811)
- 2011(16352)
- 2010(16616)
- 2009(16014)
- 2008(15990)
- 2007(14564)
- 2006(12873)
- 2005(11646)
- 学科
- 济(74560)
- 经济(74492)
- 管理(45741)
- 业(42283)
- 方法(34716)
- 企(31818)
- 企业(31818)
- 数学(31397)
- 数学方法(31159)
- 中国(22605)
- 农(20447)
- 地方(17771)
- 财(17621)
- 贸(15847)
- 贸易(15840)
- 易(15384)
- 环境(15254)
- 学(14504)
- 制(13865)
- 业经(13285)
- 农业(13247)
- 银(11582)
- 银行(11557)
- 行(11071)
- 和(10813)
- 融(10784)
- 金融(10781)
- 划(10578)
- 务(10069)
- 财务(10048)
- 机构
- 大学(247122)
- 学院(245757)
- 济(105291)
- 经济(102962)
- 管理(93147)
- 研究(84124)
- 理学(80036)
- 理学院(79049)
- 管理学(77857)
- 管理学院(77395)
- 中国(63560)
- 京(52977)
- 科学(51891)
- 财(48630)
- 所(43535)
- 农(41472)
- 研究所(39463)
- 财经(39082)
- 中心(38620)
- 江(36543)
- 业大(36264)
- 经(35214)
- 北京(33549)
- 经济学(33385)
- 农业(33051)
- 范(32735)
- 师范(32450)
- 经济学院(30537)
- 院(29925)
- 州(29601)
- 基金
- 项目(158938)
- 科学(124478)
- 基金(115742)
- 研究(113934)
- 家(100948)
- 国家(100174)
- 科学基金(84796)
- 社会(73528)
- 社会科(69720)
- 社会科学(69695)
- 基金项目(62286)
- 省(61171)
- 自然(54429)
- 自然科(53075)
- 自然科学(53058)
- 划(52164)
- 自然科学基金(52032)
- 教育(51632)
- 资助(47641)
- 编号(46099)
- 成果(37245)
- 部(35881)
- 重点(35861)
- 发(35350)
- 创(31722)
- 课题(31551)
- 科研(30776)
- 国家社会(30573)
- 教育部(30397)
- 创新(29863)
- 期刊
- 济(114480)
- 经济(114480)
- 研究(73694)
- 中国(41688)
- 学报(37209)
- 农(36687)
- 财(36105)
- 科学(35007)
- 管理(30718)
- 大学(27385)
- 学学(25952)
- 农业(24622)
- 融(22406)
- 金融(22406)
- 教育(19805)
- 技术(19250)
- 财经(19156)
- 业经(19134)
- 经济研究(18929)
- 问题(18064)
- 经(16498)
- 贸(13545)
- 统计(13135)
- 商业(13016)
- 业(12906)
- 技术经济(12697)
- 理论(12388)
- 资源(12067)
- 策(11608)
- 现代(11447)
共检索到359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益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政策思路,运用熵值法测算出2017-2021年293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指数,分类分析城市营商环境总指数和分项指数,并对城市营商环境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志军
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异较大,城市营商环境对于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七个维度构建我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南北区域的城市营商环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城市营商环境整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南方地区城市间营商环境差异相对较大;北方地区城市的营商环境得分整体上低于南方地区、全国水平,但北方地区城市间营商环境差异相对较小。同时,在七个分项指标方面,南方地区城市得分全面高于北方地区城市。在优化区域城市营商环境方面,南方地区的城市要进一步打破城市间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格局,建立城市间营商环境评比机制;北方地区的城市需依据区域特征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政策。
关键词:
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南北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康权 陈静 吕雁琴
研究目标:构建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揭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法:熵权法、整体与维度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Markov链转移概率矩阵。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优化上升趋势,但优化进程较慢,内部指标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等级转移乏力;四大地区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发展水平较好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先后被中西部地区超越;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其中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总体上在缩小,地区间差异是造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集聚模式较为稳定。研究创新:基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别从整体、分维度、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空间相关性和等级转移概率等角度全面分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动态演变趋势。研究价值: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角度评估中国营商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为未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地区差异 动态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旭 洪祥镇 宋安斌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TOPSIS熵权法对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营商环境水平进行测度,通过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营商环境地区差异的演变趋势,并基于方差分解法与二次指派程序(QAP)对营商环境不均衡的结构性来源以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整体营商环境逐渐优化,但空间不均衡特征明显;营商环境差异具有缩小态势,东-中、东-西地区组间差异是总体基尼系数的主要来源,投资融资、企业市场和公共服务环境差距均是造成营商环境不均衡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三保 曹锐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一线与新一线城市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比较新一线城市营商环境的内部差异,及其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对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文献回顾,挖掘出影响企业创新的六大营商环境要素:政府干预程度、金融发展水平、法治水平、市场化与地方保护程度、人力资本、公共服务。随后,对照六大指标,分别从世界银行三次"营商环境调查"中挖掘相应企业层次数据,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比较新一线城市的组内差异,及其与一线城市的组间差距。之后,运用营商环境的最新测度数据,对其综合比较。最后,基于比较结论,从五个方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创新 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晓青 胡宗义
文章构建了环境多元共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阶段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测度2008—2021年我国1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环境多元共治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法对我国环境多元共治水平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多元共治水平整体较低,呈现一种非线性的“N”型增长轨迹,并形成了“东部与西部率先引领、东北紧随其后、中部奋力追赶”的格局;环境多元共治水平的总体差异表现出波动下降的特征,其中,超变密度为推动差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环境多元共治水平的绝对差异呈逐渐缩小的动态演进趋势,但区域内部存在显著的分化态势。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迪 谢晶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关作为连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纽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所在地区的口岸营商环境成为影响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投资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发展存在非平衡现象。本文以直属海关层面统计的通关时间作为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的代理变量,分别在进口、出口方式下,利用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来源结构分解,并基于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方法揭示了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的动态演进趋势。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样本考察期内,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其中,京津冀地区口岸进口营商环境受疫情影响较大,长江经济带和广东地区口岸出口营商环境具有较强的通关韧性;第二,整体层面上,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且区域内差异贡献率相对较低;第三,随着时间增长,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地区差异存在动态收敛特征,且出口方式下的收敛趋势更为显著;第四,随着时间跨度增长,我国口岸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呈现稳定状态,尤其是进口方式下便利化程度高的地区将保持不变。因此,口岸地区政府应当加强海关科技创新,推进跨关区人员交流工作,增强执法主体间协作关系以及强化执法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鼎 范一品 李宪翔
营商环境是城市及地区经济发展软实力的主要体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有效吸引企业集聚、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文章通过构建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4—2019年中国31个省会(首府)城市、直辖市及5个计划单列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空间上看,我国城市营商环境差异较大,存在分化显著等问题;我国营商环境呈现政务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公共环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环境融资效率提升动力不足、人力资源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创新环境呈现失衡发展及市场环境逐渐分化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
营商环境 熵权法 空间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合君 吴婷 何思锦
数字政府网站建设对于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其存在的多种组态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选取2020年我国278个地级市样本数据,采用fsQCA方法进行结构组态分析,探究实现高水平城市营商环境的数字政府网站建设组态。通过研究共提炼出5条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城市营商环境的政府网站建设组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3种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数字政府类型(传统网站访问与政府务实型、新媒体渠道构建与政府回应型、政民互动协同型)。同时,还发现了6条应当规避以免产生非高水平城市营商环境的政府网站建设组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传开 蒋程虹
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城市宏观环境、城市营商成本、城市要素支撑三个维度。本文通过综合测度,发现全球20个主要城市的营商环境指数稳中有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其中,东京、纽约、巴黎位居前三位,而北京和上海则位居中等水平,其营商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都相对较高,且创新能力也相对不足。"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营商环境指数总体较低,其营商物质成本虽相对较低,但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同时要素支撑能力也不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凤 廖鑫 周贤永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完善政府体制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然而区域营商环境影响要素和条件组合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分析。基于西南某省9个地市的田野调查,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资源—能力”整合性分析框架,以我国10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探究优化营商环境的生成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制度、资源或能力要素不构成营商环境优化的必要条件。从条件组合看,制度、资源和能力要素相互依赖,4种组态形成高水平营商环境,分别为资源支持下的政策和政企联动型、制度和资源双向引领下的数字政府驱动型、制度和能力双重协同下的财政资源推动型、能力主导下的资源驱动型。分析还表明,8种组态会产生非高水平营商环境,从而解释部分城市营商环境未达到高水平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汤渌洋 鲁邦克 邢茂源 孟祥兰
本文基于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能力、数字产业规模和数字技术应用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0个省市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接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采用传统Markov链方法及空间Markov链方法进一步分析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两极分化和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突出,呈现“东高、中西低”的分布格局,动态演变受相邻区域空间滞后项类型的影响。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综合评价 区域差异 动态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徐宣国 张园园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2010—2019年31个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与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及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在低水平上反复波动,中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高于东部、西部地区。(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差异的交互作用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3)研究期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极化现象消失后又重现,东部地区两极化趋势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两极化趋势减弱。(4)传统Markov链估计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自我强化功能,进一步引入空间因素后发现,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时间越长,溢出效应就越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琼 崔子怡
文章构建了城市韧性指标体系,运用2011—2019年2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测度了城市韧性水平,并分析其地区差异、动态演变及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城市韧性水平逐渐提高,但中低韧性水平的城市占比较高;城市生态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相对较高,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社会韧性呈上升趋势,生态韧性则呈下降趋势;城市韧性水平的总体差异呈小幅波浪式变化,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城市韧性的组内变化呈地区异质性;城市韧性水平分布曲线主峰高度呈“M”型变动,且没有显著极化现象,东、中、西部地区城市韧性水平动态演进存在差异;人力资本、社会文化、交通轨道、财政收入和对外开放是影响城市韧性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城市韧性 地区差异 动态演变 障碍因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正柱 顾宏金
技术市场的发展往往通过引入新的技术,从而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企业通过低成本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不仅能够降低产品或服务价格,还能有效地将这些更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传递给消费者,从而显著提升消费者福利。本文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Markvo链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22年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相较于基期2011年上升;我国技术市场总体区域差异相较于基期2011年变小,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技术市场发展程度在不同等级较为稳定。基于此,提出应完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发挥区域辐射效应,促进技术市场各地区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水平的技术市场,发挥地区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