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1)
2023(12081)
2022(10097)
2021(9116)
2020(7677)
2019(17215)
2018(17123)
2017(33877)
2016(18246)
2015(20318)
2014(20306)
2013(20221)
2012(18600)
2011(16693)
2010(17193)
2009(16700)
2008(16873)
2007(15427)
2006(14130)
2005(13161)
作者
(52221)
(43399)
(43316)
(41289)
(27925)
(20536)
(19658)
(16590)
(16316)
(15672)
(14850)
(14438)
(13983)
(13923)
(13538)
(13345)
(12862)
(12732)
(12619)
(12354)
(10863)
(10604)
(10458)
(9894)
(9784)
(9721)
(9668)
(9622)
(8526)
(8408)
学科
(83901)
(82991)
经济(82858)
(76264)
企业(76264)
管理(74019)
方法(32275)
(29116)
业经(28521)
(26927)
中国(24884)
数学(24231)
数学方法(24029)
(22721)
(20668)
财务(20627)
财务管理(20598)
企业财务(19485)
农业(18890)
技术(17701)
(16232)
(15967)
(15716)
地方(15621)
(15009)
(14133)
贸易(14123)
体制(14057)
理论(14055)
(13830)
机构
学院(274767)
大学(269887)
(118974)
经济(116440)
管理(110423)
理学(93922)
理学院(92949)
管理学(91792)
管理学院(91273)
研究(87597)
中国(70590)
(60617)
(57144)
科学(48783)
财经(47156)
(43041)
(42732)
(42517)
(39982)
中心(39239)
研究所(37602)
北京(36108)
经济学(35911)
业大(34748)
财经大学(34571)
(33986)
(32865)
师范(32632)
经济学院(32414)
(32122)
基金
项目(169576)
科学(136839)
研究(127578)
基金(125550)
(106568)
国家(105629)
科学基金(93498)
社会(84566)
社会科(80329)
社会科学(80310)
基金项目(67035)
(65876)
自然(58902)
自然科(57549)
自然科学(57536)
教育(57269)
自然科学基金(56553)
(54302)
编号(51042)
资助(49838)
成果(41077)
(38259)
(38239)
(37504)
重点(37420)
(36812)
(35954)
课题(35431)
创新(34873)
国家社会(34831)
期刊
(142640)
经济(142640)
研究(87260)
中国(52098)
(49696)
管理(47464)
(38272)
科学(34588)
学报(31525)
(28506)
金融(28506)
农业(25930)
大学(25651)
业经(25245)
学学(24393)
技术(24245)
财经(24119)
教育(22624)
经济研究(21521)
(20780)
问题(20664)
现代(15849)
技术经济(15490)
(15324)
(15190)
商业(14315)
财会(13337)
经济管理(12894)
国际(12842)
世界(12720)
共检索到423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常玉苗  
当前区域竞争已经变成城市群的角逐,装备制造业成为争夺的焦点,而从国家层面,合理规划城市群装备制造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质和量两个维度对我国五大城市群八大装备制造业进行战略类型的划分,然后从区域和产业两个视角研究装备制造业在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有利于掌握我国城市群装备制造业发展及装备制造业在城市群的分布,为合理的产业战略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逄红梅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方法 (DEA)对2011年我国27个省市装备制造业及子行业之一——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利用差值比较,对专用设备制造业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专用设备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不一致性,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其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多处于"双低型"的第三象限内;而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为一般的中部地区则多处于"双高型"的第一象限内;西部地区发展差异不大,多集中于第三象限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睿音  杨晓俊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类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对于协调城市群的产业分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意义重大。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四类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产业集聚度及计量回归模型分别对其在2000—2017年集聚与转移的时空演化及各类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城市群集聚有所差异,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差异并不显著。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外部性、金融环境、技术研发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环境分别会对四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正处于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期,京津冀城市群应把握历史机遇,有序调整各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引导要素转移,加快培育城市群不同类型制造业增长极;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市场需求,构建合理城镇体系;以人才集聚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以交通设施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联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睿音  杨晓俊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各类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对于协调城市群的产业分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意义重大。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四类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产业集聚度及计量回归模型分别对其在2000—2017年集聚与转移的时空演化及各类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城市群集聚有所差异,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差异并不显著。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外部性、金融环境、技术研发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环境分别会对四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正处于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关键期,京津冀城市群应把握历史机遇,有序调整各类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引导要素转移,加快培育城市群不同类型制造业增长极;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市场需求,构建合理城镇体系;以人才集聚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以交通设施为主体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联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巩前胜  仲伟周  
利用200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视角分析其区域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集聚程度差异较大,集聚水平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要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促使产业向集聚程度较低的中西部省份有序转移。同时,中西部省市也应尽快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依凡  于津平  杨继军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明晰城市群空间集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是构建内需驱动型外贸发展模式的关键。本文借助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了城市群空间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群空间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并包含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种渠道,前者指创新激励和空间功能分工效应,后者指倒U型竞争效应。通过划分企业贸易方式、企业所在地区和企业所属城市群发现,城市群空间集聚能够显著促进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国家级城市群和国家二级城市群内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因此,应当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城市群治理政策,注重分类治理,加强核心城市领军作用,重视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因地制宜制定和规划区域发展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在我国服务业外部化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日益复杂。本文运用区位商、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珠三角各个城市金融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指向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大珠三角城市群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在空间上既有分离性也有相吸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般性解释,并由此得出应不断优化金融业和制造业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空间分工布局、不同城市要适当进行产业取舍和协同发展等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玲  李悦晴  
在城市群视域下,科学准确测度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双向共聚及结构特征,探索两业共聚的发展方向与治理机制,是两业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天眼查获取中国19个城市群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全部企业的微观地理信息,引入图像检索领域的推土机距离(EMD)结合改进的Sinkhorn算法,运用蒙特卡洛模拟获取模拟产业集,构建不同方向的产业共聚指数,测度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31个二位数行业间的双向共聚水平,并分析其总体特征、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研究表明: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双向共聚现象较为显著,制造业向物流业方向集聚趋势更强;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物流产业的共聚水平明显高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双向共聚呈现行业差异性;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两业共聚的显著性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向物流业方向。为此,应统筹空间规划,加强两业协同布局;强化适配协同,提高两业共聚的质量与效率;打破行政壁垒,构建两业共聚的城市群治理机制;深化两业共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汉初  樊杰  张海朋  王甫园  
有序推进不同类型制造业集疏与产业空间格局变动是优化区域空间组织、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过程。论文基于区县层面的制造业企业汇总数据,在刻画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集疏及其产业空间格局变动的基础上,建立统计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最低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疏差异促使城市群"核心—边缘"结构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更加专业化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边缘城市则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显著影响了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动,核心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促使制造业总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土地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转移,环境压力促使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环境容量更大的地方扩散,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不明显。另外,区位与交通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制度与政策等对不同类型产业的作用强度和方向也存在显著差异,共同推动珠三角城市群产业转型与制造业空间重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华  于永彦  
全球金融危机在冲击世界经济的同时,对农业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战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认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装备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农业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装备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主创新是提高农业装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章对促进农业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青山,刘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本文测算了各省装备制造业子行业的技术效率,把样本时间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分析了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结论有:通用设备业和电气机械业的技术效率有较大的提升,其余子行业提升不明显;自2006年起,各子行业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逐渐消失,至2012年,除通用设备业技术效率还存在空间自相关以外,其余各子行业均无空间自相关性。为此,各级政府在制定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政策时,应综合考虑本省和邻省的资源禀赋。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2012年以来,我国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增速持续下滑,主要问题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供给方式落后,致使大量的潜在需求无法实现。适应需求发展趋势,调整供给结构,重视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促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进而推动一般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金城  
一、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及其发展现状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对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菠阳  刘卫东  Glen Norcliffe  杜超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地图"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政府放松管制和要素配置市场化是中国制造业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在较微观的层面,土地供应、政府管制在制造业空间变化中起了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土地制度的变革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1985和2004年度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分析,分析了北京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征,并试图揭示土地制度变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土地由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加速了工业郊区化的进程;其次,政府通过确定工业用地的供给方向、数量和时间等,决定着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方向;第三,土地产权改革以及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促进了乡村工业化的进程,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制造业空间变化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