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8)
2023(8793)
2022(7361)
2021(6609)
2020(5515)
2019(12402)
2018(12351)
2017(24479)
2016(13348)
2015(14969)
2014(15136)
2013(15135)
2012(14084)
2011(12970)
2010(13253)
2009(12742)
2008(12533)
2007(11283)
2006(10430)
2005(9651)
作者
(39198)
(32653)
(32449)
(31129)
(20615)
(15412)
(14895)
(12475)
(12206)
(11510)
(11182)
(10873)
(10518)
(10275)
(10154)
(10129)
(9584)
(9488)
(9480)
(9377)
(8275)
(7939)
(7769)
(7376)
(7326)
(7256)
(7209)
(7172)
(6515)
(6402)
学科
(60146)
经济(60005)
管理(42386)
(34731)
(27430)
企业(27430)
方法(21647)
中国(21439)
数学(19438)
数学方法(19255)
(16805)
(15785)
地方(15648)
(14693)
业经(11997)
(10974)
银行(10961)
(10953)
环境(10940)
(10557)
(10116)
(10069)
贸易(10063)
(9820)
金融(9817)
(9767)
体制(9128)
农业(8995)
地方经济(8737)
(8570)
机构
大学(201400)
学院(200280)
(86119)
经济(84091)
管理(74931)
研究(69450)
理学(63830)
理学院(62979)
管理学(62063)
管理学院(61675)
中国(53556)
(44107)
(43148)
科学(40284)
(34341)
财经(34089)
中心(30956)
(30720)
研究所(30564)
(30411)
经济学(27473)
北京(27386)
(27151)
师范(26946)
(26887)
(25717)
业大(25304)
财经大学(25187)
经济学院(24789)
(24338)
基金
项目(128684)
科学(103167)
研究(95691)
基金(94809)
(81766)
国家(81159)
科学基金(69922)
社会(63934)
社会科(60626)
社会科学(60614)
基金项目(50628)
(49119)
教育(43276)
自然(43042)
(42091)
自然科(41969)
自然科学(41958)
自然科学基金(41157)
编号(38146)
资助(37231)
成果(31599)
重点(29602)
(29267)
(29091)
(28818)
课题(27418)
国家社会(26917)
(26184)
教育部(25213)
创新(24814)
期刊
(100009)
经济(100009)
研究(65218)
中国(39670)
(32705)
管理(28522)
科学(26521)
学报(25957)
(24201)
(20937)
金融(20937)
大学(20261)
学学(19160)
教育(19002)
财经(17258)
技术(16133)
农业(15982)
业经(15778)
经济研究(15714)
问题(15676)
(14876)
(11151)
现代(10059)
理论(9986)
(9778)
商业(9533)
资源(9425)
技术经济(9327)
统计(9014)
国际(8939)
共检索到306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宏  李红昌  颜飞  
文章从时空关系和尺度分析的视角,阐述了我国城市群与区域铁路匹配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区域铁路时空属性对应塑造的功能供给与城市群功能日益服务化、技术化、信息化和共享化的产业集聚与溢出效应本源性需求相互匹配发展模型,并通过政策法规、责任主体、企业组织和实施程序等方面制度的建设,确保了城市群与区域铁路功能时空匹配的高效率,对构建我国城市群与区域铁路时空匹配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宏  李红昌  颜飞  
文章从时空关系和尺度分析的视角,阐述了我国城市群与区域铁路匹配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区域铁路时空属性对应塑造的功能供给与城市群功能日益服务化、技术化、信息化和共享化的产业集聚与溢出效应本源性需求相互匹配发展模型,并通过政策法规、责任主体、企业组织和实施程序等方面制度的建设,确保了城市群与区域铁路功能时空匹配的高效率,对构建我国城市群与区域铁路时空匹配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孙维筠  汪敏  彭志龙  崔珍珍  
水资源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等城镇化重大措施实施的资源制约因素。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2009—2015年水资源分布、水资源配置、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区域水资源与人口、土地面积、GDP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对水资源分布、配置及其与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关系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分布和配置与人口、土地面积处于高度匹配状态,与GDP分布处于比较匹配状态;但在县域层面,水资源与经济要素的洛伦兹曲线反映出两者存在空间差异性的特点。通过计算研究区域水资源—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平衡指数,进一步探讨了区域水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协调格局,揭示其主要的影响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期为协调研究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的发展,优化调控水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燊成  
尽管《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从法规层面明确规定了城市低保制度与就业救助制度衔接配合的理念与部分做法,但是,制度衔接的效果不佳。本文在借助政策群的理论视角的基础上,按照"判断—分析—优化/总结"的分析路径,明确了社会救助政策群的存在以及两项制度衔接的耦合性;通过分析社会救助政策群的内部框架以及两项制度的制度边界,厘清了衔接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进而从央地关系、部门关系、制度关系以及制度边界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响裙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城市贫困问题凸显。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特点及其致贫原因,比较了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前后对于城市贫困人口的救助状况,论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的成效,揭示了该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红  张平宇  刘文新  
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保障,有效的城市群制度能节约交易成本,平衡不同等级城市的政治权力,促进城市群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将新区域主义的合作理念引入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制度研究中,对新区域主义中关于制度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总结,重点分析了新区域主义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即保持开放的制度空间范围、形成多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网络型的管治体系、重视非正规制度的建设、构建相互依赖的产业集群;加强公共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光娣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逐渐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代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等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代表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永祥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亟待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这一工作面临诸多障碍,为了顺利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就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多元化筹资体系,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分地区、分步骤、有差异地进行,建立全国统一社会保障网络,改革现行户籍制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春福  郑欣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解决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精准脱贫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贫困群体保障政策的主要问题是政策制定分散、缺乏统一管理、资金投入少、保障标准低、能力建设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监管不到位等。对此,要确立整体设计、统一管理、操作便捷和助推脱贫的保障政策总目标,不断推进包括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政策、构建大数据库、低保家庭一卡通模式、大力发展智慧社区和提高脱贫能力建设等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田宪刚  
目前我国城市正处在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及建设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期阶段,关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和市场的职能的发挥,在改革的实践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探索,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和市场的职责界定。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套  
依据区域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概念及文献研究的高频指标,构建了评价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区域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匹配度和协调度,并对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对科技投入、产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与经济水平作用关系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并针对区域科技和经济竞争力匹配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媛媛  吕翔涛  
城市低保家庭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近年来,其医疗保障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本文假设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与城市低保家庭医疗需求不相匹配,并通过对2007年进行的"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绩效评估"项目所得的问卷数据和个案访谈材料分别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考察了城市低保家庭接受到的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政策的实际效果,发现现有政策补贴远不能填补低保家庭的医疗的支出缺口,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宣传不到位,申领难度大,公共医疗资源不足等漏洞,进而证实了文章的假设,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秦颖  刘频频  
199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首创城市居民最低氏生活保障制度,拉开了城市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1997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随后这项制度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条例》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物质生活帮助的权利;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可按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救助。至此,这项制度覆盖了全国所有非农户口的城市居民。这项制度的实施对缓解城市贫...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其超  郭雪剑  
自1993年上海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城市居民低保制度在我国已有近15年的历史。作为一项普遍的、有效的制度安排,低保制度在保护弱势群体、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利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寿祺  沈华亮  许震洲  
“四方挂钩”初见成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指出:“要逐步改革现行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建立起医药费用由国家单位负担为主,个人少量负担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健康保障制度。”各地在探索公费、劳保医疗改革过程中,普遍都针对享受单位、享受个人医疗单位缺乏必要的经济责任、费用意识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