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5)
2023(8697)
2022(7147)
2021(6767)
2020(5228)
2019(12296)
2018(12270)
2017(23706)
2016(13160)
2015(14981)
2014(15137)
2013(14904)
2012(14175)
2011(12659)
2010(12969)
2009(12101)
2008(11880)
2007(10601)
2006(9698)
2005(8770)
作者
(37037)
(30413)
(30409)
(28991)
(19376)
(14574)
(14087)
(11679)
(11638)
(11195)
(10276)
(10136)
(9840)
(9447)
(9386)
(9314)
(9117)
(8996)
(8854)
(8715)
(7611)
(7401)
(7324)
(7116)
(6984)
(6859)
(6802)
(6708)
(6096)
(5989)
学科
(52080)
经济(52026)
管理(35170)
(29040)
中国(20866)
(20746)
企业(20746)
方法(17151)
(17147)
地方(15985)
数学(15030)
数学方法(14857)
(11976)
(11945)
环境(11704)
业经(11553)
农业(11169)
(9284)
(9280)
银行(9276)
贸易(9272)
(9210)
(8887)
(8865)
(8449)
理论(8033)
城市(7938)
(7849)
(7835)
(7764)
机构
学院(184037)
大学(180215)
(70338)
经济(68291)
管理(65353)
研究(61131)
理学(54144)
理学院(53381)
管理学(52503)
管理学院(52129)
中国(48621)
(42476)
科学(36821)
(35839)
(30070)
(29941)
中心(29011)
北京(28083)
(27521)
财经(27369)
师范(27322)
研究所(26331)
(26126)
(25047)
业大(24651)
(24435)
(23111)
师范大学(21740)
经济学(21021)
技术(20458)
基金
项目(112551)
研究(88377)
科学(86835)
基金(76554)
(64552)
国家(63895)
科学基金(54524)
社会(53843)
社会科(50752)
社会科学(50738)
(45300)
基金项目(41545)
教育(40227)
编号(39100)
(38378)
自然(32709)
成果(32238)
自然科(31774)
自然科学(31765)
自然科学基金(31097)
资助(29980)
课题(27994)
(26578)
重点(24900)
(23788)
(23460)
(22992)
项目编号(22371)
(22220)
发展(22016)
期刊
(89511)
经济(89511)
研究(60787)
中国(40937)
(27375)
教育(26073)
(24354)
管理(23336)
学报(23074)
科学(22605)
(19412)
金融(19412)
大学(17986)
技术(17135)
农业(16402)
业经(16357)
学学(16266)
问题(14179)
经济研究(12980)
财经(12382)
(10952)
图书(10778)
(10733)
现代(10019)
资源(9774)
城市(9703)
(9562)
理论(9312)
商业(8950)
职业(8651)
共检索到293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张鸣洲  
我国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经验与成果。国外绿道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功开展多年,功能也早已从单纯的视觉审美发展成了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基础设施。绿道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不再可有可无,而是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建设项目。文章从绿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现代绿道发展的趋势,并以南京为例,详细描述了南京市绿道系统建设的现状,描述了南京市建设绿道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现状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绿道系统和功能,展望了未来南京绿道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薇  张涵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加强、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南京城市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省已经提出了大力规划建设以南京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并在2001、2002连续2年扩张南京市区的范围,大大加强了南京市的综合实力。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轩  甄峰  曹钟茗  孔宇  
在流动性研究范式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要素流动的关注得到加强。人流网络是表征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相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缺少不同类型人群流动特征差异的横向对比,难以支撑精细化的城乡规划与治理需求。利用南京市手机信令数据,建立不同年龄人群的复杂流动网络,通过中心性分析、优势流分析和社团分析方法刻画点、线、面三个空间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融合战略实施和拥江发展战略实施三个方面的空间及政策建议。研究从空间关系和社会分异维度扩展了人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视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要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谊  刘琴  
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城市景观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形象;提出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理念和原则。规划理念为体现城市旅游形象,显现城市三脉,提供城市旅游活动空间,创造城市旅游生态环境;规划原则以理念形象为核心,人地协调性、主题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特色性与风格统一性相结合。并对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结构要素和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构要素分为城市景观整体结构、特色城市景观带(区)和城市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组成要素可分为硬质景观要素和软质景观要素。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任奎  周生路  张红富  孙兆金  冯昌中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土地储备规划风险定量化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思路,定量化测度南京市城市土地储备规划风险,总结其分异特征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学模型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南京市各行政区的土地储备规划风险形势整体较为严峻,较大风险级别的面积比例达到了66%以上,各土地级别除八级地外,规划风险差异不大。研究结论:文中构建的城市土地储备规划风险评价模型是可行的,可为城市土地储备风险评价提供有利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静  
研究背景是中西方规划参与发展过程,分析南京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总结南京总体规划修编中公众参与的组织过程中的经验,如综合运用多种参与形式、认真分析和回复参与意见、反映和采纳公众意见等,分析在制度建立、设计组织、参与对象、意见分析、技术方法方面的存在问题。结合总规修编的公众参与的组织案例,提出改进措施,要普及宣传、加强共享,健全制度、明确主体,扩充渠道、提升品质,重视回应、激发热情,精心设计、科学分析,供其他城市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赵海清  嵇彩凤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将绿道网络融入城市的低碳建设当中,以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赵海清  嵇彩凤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红平  宋伟轩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讨多集中在供给制度、资金来源、准入条件等方面,而对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则重视不够。在对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南京保障性住房普遍成片建设在城市远郊区,将可能导致出现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隔离与排斥加剧、贫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格局,推行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小春  季翔  
近年来,我国各城镇均大力建设盲道,并将盲道建设长度作为衡量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准之一。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大量的盲道建设并未对视障者群体出行产生有益的影响。以南京市宁海路道路步行空间为例,构建了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视障者视角对宁海路道路步行空间盲道进行了评价。基于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得出了各指标满意度现状,分析了影响指标结果的原因,揭示了盲道现存问题的逻辑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浩之   施睿   蔡子攀   黄贤金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探索基于多源空间大数据“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城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源。通过自上而下地从宏观层面分析统计数据,将碳排放总量分配到城市不同区域,进而自下而上地从居民建筑、产业活动和交通等排放活动出发,计算出具体地块的碳排放。研究旨在为南京的生态空间、紧凑用地、绿色行为、结构优化、产业新城等方面提供国土空间规划支持,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雪飞  张京祥  何流  
基于城市竞争力视角对城市空间组织进行了重新解读和深入分析,从竞争资源、竞争载体、竞争实践三个方面论证了卓越的城市空间架构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从都市圈、市域、都市发展区、主城四个层面对南京城市空间影响其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格局进行了总体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以城市竞争力为导向,建构了未来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轶  刘涛  张峰  叶志聪  
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双重力量作用下,日益频繁的洪涝灾害已成为中国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社会脆弱性评估识别易受淹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是降低风险和增强气候适应性的重要途径。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面向洪涝的城市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识别南京社会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社会脆弱性总体上呈现“中心—外围”模式,即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社会脆弱性高,近郊区社会脆弱性低,进一步划分了“高暴露型”、“高暴露—高敏感型”、“高暴露—低适应型”和“低适应型”四种政策分区,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健元  杨琪  朱姝  
运用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决策优选方法,评估了南京市鼓楼区城市低保工作的绩效,揭示了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如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覆盖不够全面、低保金发放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围绕能力建设、投入力度、救助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东旭  范敏  
长江三角洲区域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将向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过渡。文章主要围绕后工业化时期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为明显的南京工业以及产业转型的未来方向——现代服务业进行了探讨,分析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基础优势和现实约束,寻找南京产业转型的最优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