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5)
- 2023(17029)
- 2022(14625)
- 2021(13672)
- 2020(11156)
- 2019(25888)
- 2018(25686)
- 2017(49758)
- 2016(27086)
- 2015(30427)
- 2014(30490)
- 2013(30205)
- 2012(28241)
- 2011(25843)
- 2010(26314)
- 2009(24329)
- 2008(23872)
- 2007(21333)
- 2006(19402)
- 2005(17631)
- 学科
- 济(114479)
- 经济(114357)
- 管理(78317)
- 业(74738)
- 企(60181)
- 企业(60181)
- 方法(45327)
- 数学(38785)
- 数学方法(38313)
- 中国(36740)
- 农(32113)
- 地方(29193)
- 财(26618)
- 业经(26183)
- 学(23346)
- 制(22267)
- 农业(21483)
- 贸(21383)
- 贸易(21364)
- 易(20684)
- 银(19901)
- 银行(19860)
- 环境(19382)
- 行(19150)
- 融(18325)
- 金融(18322)
- 技术(18049)
- 和(18026)
- 理论(17962)
- 策(17770)
- 机构
- 大学(392007)
- 学院(391082)
- 济(158402)
- 经济(154669)
- 管理(153302)
- 研究(136346)
- 理学(130940)
- 理学院(129384)
- 管理学(127307)
- 管理学院(126558)
- 中国(103067)
- 京(85704)
- 科学(82934)
- 财(74727)
- 所(68611)
- 研究所(61894)
- 农(61219)
- 中心(61015)
- 江(59441)
- 财经(58548)
- 业大(55433)
- 北京(55199)
- 范(54573)
- 师范(54135)
- 经(53013)
- 院(49848)
- 州(48605)
- 农业(47474)
- 经济学(46601)
- 师范大学(43612)
- 基金
- 项目(256527)
- 科学(202112)
- 研究(190262)
- 基金(184545)
- 家(159697)
- 国家(158329)
- 科学基金(136057)
- 社会(119533)
- 社会科(113277)
- 社会科学(113251)
- 省(100091)
- 基金项目(97921)
- 自然(87415)
- 教育(86935)
- 自然科(85354)
- 自然科学(85335)
- 划(84309)
- 自然科学基金(83752)
- 编号(78439)
- 资助(75880)
- 成果(65020)
- 发(57961)
- 重点(57131)
- 部(56211)
- 课题(54908)
- 创(52753)
- 创新(49145)
- 国家社会(48359)
- 教育部(48152)
- 科研(48058)
- 期刊
- 济(183514)
- 经济(183514)
- 研究(123082)
- 中国(78895)
- 管理(58190)
- 学报(57340)
- 农(56119)
- 科学(54580)
- 财(53429)
- 教育(47645)
- 大学(43501)
- 学学(40515)
- 融(39489)
- 金融(39489)
- 农业(38844)
- 技术(33838)
- 业经(31179)
- 经济研究(28706)
- 财经(27860)
- 问题(25488)
- 经(23766)
- 图书(22435)
- 业(19679)
- 理论(19666)
- 技术经济(19130)
- 现代(18890)
- 贸(18876)
- 科技(18591)
- 商业(18296)
- 实践(17928)
共检索到598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博 宋红波 柏益尧 左玉辉
本文对比国内外实例,评述了我国当前绿色空间的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存在问题,从必要性、组成要素、构建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建设城市绿色空间网络体系,提出从建设绿色空间网络、开展屋顶绿化等方面入手提高城市绿色空间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绍洪 魏媛 刘明显
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选取西部12省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指标,综合运用计量方法及GIS技术方法对2014年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进行研究。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空间分异 资源环境 西部地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冯曦明 张仁杰 杨膨宇
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厘清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影响理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其影响效果、作用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及衰减边界。研究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关系,技术进步、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市场化是重要的作用机制;产业协同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其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技术进步与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市场化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但效果更明显;直接效应变动较平缓,溢出效应与总效应的波动更明显且呈现出波动中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地区间地理距离的增大,溢出效应衰减边界明显“,虹吸效应”与“涓滴效应”依次出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宇 张彩虹
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和分区域层面上数字金融均可以提高我国绿色发展水平;(2)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创新效率、扩大技术溢出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机制提高我国绿色发展水平;(3)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单门槛效应;(4)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高本地绿色发展水平但不利于邻近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宇 张彩虹
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和分区域层面上数字金融均可以提高我国绿色发展水平;(2)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创新效率、扩大技术溢出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机制提高我国绿色发展水平;(3)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单门槛效应;(4)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高本地绿色发展水平但不利于邻近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军
智慧化的社区商业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目前缺乏一套测度社区商业智慧化发展水平的有效量表。本文遵循全面性、技术性及服务性的基本原则,按照“文献中提取—实践中提取—信效度检验”三个步骤开发测度量表;最终量表包含四个维度:智慧化治理、智慧化布局、智慧化运营以及智慧化服务,由16个具体指标衡量。基于量表指标内容,文章指出了提升智慧化发展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社区商业 智慧化 新零售 量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淑双 朱喜安
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已经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探讨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区域差异性,可以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绿色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6—2014年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技术进步、结构变迁、环境规制等因素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特别地,技术创新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 FDI仅对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工业比重提高不仅对本地区绿色发展有显著制约作用,且对临近地区绿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仅对东部绿色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凌 邹建辉 刘淑敏
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发展质量、环境治理、资源利用三个维度构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动态演进规律、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区域间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空间集聚现象明显;从全国看,城镇化、创新驱动、外商投资、互联网对绿色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推动作用;从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偏差,东部地区最为明显,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晔 陈奕延 李群
文章利用S-型云模型评价方法和全局SBM超效率模型,从水平与效率双维视角测度中国19个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并揭示其绿色发展模式。结果表明:2003—2018年中国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大多数城市群得分的增幅在后期明显放缓;反之,大部分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未明显变化,甚至有少数出现了下降态势。综合来看,只有5个城市群实现了“高水平-高效率”发展模式,其余城市群均属于“高水平-低效率”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波 温旭新
以我国省级工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将因子分析原理运用到省际工业发展评价与分析的过程中,建立更加科学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省际工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在区域间、区域内均存在不均衡现象。就区域间来看,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东、中、西的阶梯趋势。就区域内来看,东部地区高水平、中等水平发展均衡,呈现出"倒金字塔型"。中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居多,高水平和低水平者甚少,呈现出"橄榄球型"。而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最高仅达到中等水平,而且有近一半省份处于低水平阶段,呈现出"水滴形"。针对突出的省际工业发展差距,国家应从设立能源重工产业转型基金、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及构建东、中、西绿色产业链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的支撑力度。
关键词:
工业 绿色 低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元锋 严立冬 陆金铸 屈志光
本文结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背景和现状,通过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个方面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子系统,最后通过各子系统的整合得出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指出实际运用该体系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爽 董玉琛
构建含有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NDDF模型,测算中国各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我国绿色发展水平东高西低,优化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提高环境投资可以降低资本、人力和能源的冗余。纯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促进全国绿色发展。规模效应驱动中西部绿色水平的增长。创新能力提升是绿色发展增长重要驱动力,技术进步与创新增长驱动东部地区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冰 张磊
本文基于《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以及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借鉴相关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建立了山东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山东全省及各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山东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冰 张磊
本文基于《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以及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借鉴相关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建立了山东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山东全省及各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山东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仁杰 董会忠
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生态建设、制度供给四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考察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空间特征。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持续存在。(2)绿色发展关联主轴线等级悬殊,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达到一、二级轴线外,其他城市均以三级轴线为主,且均呈现以某个城市为核心的“点轴式”垂直关联结构,并未形成完整、高效的主轴线关联体系。(3)绿色发展关联网络密度有所提升,城市节点连接偏好表现为异配性,但网络层级性特征显著,导致网络脆弱性较强,且呈现“核心-边缘”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