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7)
- 2023(11753)
- 2022(10366)
- 2021(9734)
- 2020(8071)
- 2019(18957)
- 2018(19059)
- 2017(37307)
- 2016(20357)
- 2015(22939)
- 2014(23159)
- 2013(23121)
- 2012(21294)
- 2011(19346)
- 2010(19385)
- 2009(18031)
- 2008(17537)
- 2007(15150)
- 2006(13626)
- 2005(11882)
- 学科
- 济(83305)
- 经济(83216)
- 管理(58098)
- 业(53197)
- 企(43098)
- 企业(43098)
- 方法(38595)
- 数学(33794)
- 数学方法(33421)
- 中国(25216)
- 农(21709)
- 财(18923)
- 学(18831)
- 地方(17734)
- 业经(17226)
- 环境(15893)
- 制(14989)
- 贸(14677)
- 贸易(14670)
- 农业(14235)
- 易(14210)
- 和(13723)
- 理论(13028)
- 银(12867)
- 银行(12831)
- 技术(12601)
- 划(12306)
- 行(12253)
- 融(11563)
- 金融(11562)
- 机构
- 大学(297794)
- 学院(295062)
- 管理(119487)
- 济(115169)
- 经济(112426)
- 理学(103476)
- 理学院(102288)
- 管理学(100650)
- 管理学院(100135)
- 研究(98940)
- 中国(72523)
- 京(64736)
- 科学(62991)
- 财(52734)
- 所(49672)
- 农(46439)
- 研究所(45378)
- 业大(45226)
- 中心(43726)
- 财经(42765)
- 江(41365)
- 北京(41273)
- 范(39840)
- 师范(39521)
- 经(38725)
- 农业(36607)
- 院(36559)
- 州(34326)
- 经济学(33486)
- 师范大学(32229)
- 基金
- 项目(202338)
- 科学(158337)
- 研究(147158)
- 基金(145708)
- 家(126820)
- 国家(125788)
- 科学基金(107661)
- 社会(91407)
- 社会科(86551)
- 社会科学(86523)
- 省(78770)
- 基金项目(78702)
- 自然(70822)
- 自然科(69067)
- 自然科学(69050)
- 自然科学基金(67756)
- 划(66762)
- 教育(66465)
- 编号(60830)
- 资助(59503)
- 成果(48832)
- 重点(44858)
- 部(44153)
- 发(43200)
- 课题(41471)
- 创(41360)
- 创新(38625)
- 科研(38406)
- 教育部(37360)
- 大学(36950)
- 期刊
- 济(125015)
- 经济(125015)
- 研究(87859)
- 中国(51043)
- 学报(45717)
- 科学(43221)
- 管理(41870)
- 农(41068)
- 财(36707)
- 大学(34070)
- 学学(31965)
- 教育(30805)
- 农业(29010)
- 技术(24816)
- 融(23527)
- 金融(23527)
- 业经(20926)
- 财经(19683)
- 经济研究(19280)
- 问题(18495)
- 经(16577)
- 图书(16062)
- 理论(15621)
- 科技(14691)
- 技术经济(14641)
- 实践(14475)
- 践(14475)
- 业(14469)
- 资源(14419)
- 现代(14077)
共检索到422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强 洪亘伟
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绿地功能亟需科学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并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归纳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历程,从评价理论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三个方面综述国内研究动态,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评价理论框架、建立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客观的评价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今后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城市绿地功能评价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繁花 尹海伟 刘金勇 闫伟姣 孙常峰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不可能完全被阻止。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调节城市气候和协助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从而实现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最大化,更有效地应对城市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城市绿地布局规划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论文从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实地观测、城市尺度城市绿地与城市热岛关系、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模型模拟和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心理和社会意义4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城市绿地的降温效应、更好地规划和设计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利华 张京昆 黄宝荣
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在监测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重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特征指标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类城市绿地评价文献中主要绿地指标的使用频度。研究结果显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量、三维绿量、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可达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滞尘能力、降温增湿和固碳效应等绿地评价指标是近年来的热点指标。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城市绿地单项指标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更加适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利华 邹波 黄宝荣
在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评价研究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绿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而忽视绿地自身运转功能。构建科学、完善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价体系,对于重新认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提升绿地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容易忽略的绿地数量和面积与生态功能的关系、人工绿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差异、对城市绿地特殊生存环境和后期科学管护的忽视、只重视城市绿地功能和价值而忽视建设和管护成本以及绿地建设的内涵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被曲解等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绿地生存环境优良性、绿地健康状况、绿地综合效益评价、居民对绿地感知认识出发,探索并...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 评价体系 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李树人 阎志平
对河南省郑州市不同绿化植物的滞尘量进行了测定 ,通过建立相关模型研究了郑州市绿地系统净化大气的效应 ,并采用相关指标和评价分级方法 ,将植物的滞尘能力划分为 5级。郑州市城市绿化植物对空气滞尘总量为 984 6 .38t,其中乔木树种占滞尘总量的 87.0 % ,灌木占 11.3% ,草坪占 1.7% ,说明对空气中灰尘的净化植物主要是乔木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城市绿地 滞尘 植物净化 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素英 王计平 任慧君
在分析城绿地系统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即"点、线、面"布局结构和"斑块、廊道、基底"景观结构。综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主要进展及其应用,并提出未来城市绿地系统研究和绿地规划的主要方向,以期对中国未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所启示。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结构 功能 布局 景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文婷 隋艳 任彝 沈丹 包志毅
城市绿地不同于一般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它的主要受益者、使用者、欣赏者是普通公众,但目前的生态服务功能的相关评估一般直接借鉴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专家评估方法和体系,忽视了公众参与评估的环节。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公众咨询法、频度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中的公众重要度进行了跨地域、超大样本的探索研究,并针对城市绿地植物的负面效应评估进行了实证应用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雁斌 钱欣 蔡蒙蒙 赵正
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现有研究缺乏以市民视角的功能价值量化评价,难以客观分析当前特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的现状与需求。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人居环境、文化遗产、教育和美学共4个方面,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价值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重要性和绩效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就功能价值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并就提升特大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雁斌 钱欣 蔡蒙蒙 赵正
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现有研究缺乏以市民视角的功能价值量化评价,难以客观分析当前特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的现状与需求。以上海市为例,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人居环境、文化遗产、教育和美学共4个方面,利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价值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重要性和绩效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就功能价值的差异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并就提升特大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伟 冯仲科 龚威平 汪波
根据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等文件,对园林城市评审程序及遥感测试标准的要求,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某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园林绿化现状进行调查。计算城市建成区内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等各项指标,根据指标测试城市绿化水平,给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地方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搞好城市绿化,使城市绿化建设更加规范化、人性化。对保障城市的宜居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楠 赵德先 刘慧 吕志坤 王海珣
由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城市绿化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绿化树种选择的决策者,城市绿地树种结构的初始分布完全由人为选择控制。现阶段受人为因素干扰,城市绿地表现出的诸如树种优势度集中、结构单一、生态效益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使得从参与者角度探明城市绿地树种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变得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让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者、绿化施工企业、苗木供应者及市民公众5类绿化参与者对树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再运用SPSS 23.0软件对5类绿化参与者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从参与者角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永生 徐小牛 张前进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合肥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现状,建立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选取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分维度指数、连通性指数等8个景观指数对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绿地生态格局总体上较好,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高;但也存在绿地分布不均,各种类型相差较大,破碎度较高,多样性程度不高,分形维数指数偏低,绿地景观的自然性和复杂性不够,连通度较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肥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优化建议。研究结果为合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东成 陈小奎 张培培
通过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城市绿地的经济效益可计量性,并开展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经济价值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是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城市绿地 经济价值 决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轶 李吉跃 高润宏 胡涌
该文以包头市东河区、青山区、昆都仑区、九原区、开发区等 5个城区中的公园、行道、游园、小区、厂区和防护带等景观类型为调查对象 ,利用植物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重要值等指标对包头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进行调查 ,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城区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地被植物比例、季相数、绿地率和自然度等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包头市城市绿地采用的树种较单一 ,全市共有 81个绿化树种 ,有 1 0个常用树种占到包头市树种总量的 85 %;90 %的景观群落所包括的树种为 2~ 8种 ;群落结构较简单 ,87%的群落层片结构只有 2~ 3层 ;对乡土树种开发较少 ,占全部绿化树种的 4 1 %,引...
关键词:
干旱区 包头市 城市森林 绿地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青 刘晓文 孙艺
为科学指导"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从城市水文循环问题的起因和雨洪管理技术的需要出发并综述相关文献,提出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植物、土壤和透水铺装"三要素。同时从构建体系的微观方面综述了植物降雨截留的生态作用及影响因素、土壤入渗能力及影响因素和透水铺装结构、透水能力等,进而表明这三要素在城市雨水调蓄、滞渗效应中的潜力和作用。最后从提升雨水调蓄能力角度,分别针对三要素提出今后应用和基础研究应注重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