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6)
- 2023(12467)
- 2022(10189)
- 2021(8978)
- 2020(7723)
- 2019(17667)
- 2018(17713)
- 2017(35574)
- 2016(19458)
- 2015(22292)
- 2014(22722)
- 2013(22701)
- 2012(21476)
- 2011(19622)
- 2010(20141)
- 2009(19220)
- 2008(19082)
- 2007(17392)
- 2006(15807)
- 2005(14693)
- 学科
- 济(106412)
- 经济(106319)
- 管理(52388)
- 业(49457)
- 方法(39497)
- 企(36690)
- 企业(36690)
- 数学(35237)
- 数学方法(35000)
- 中国(29471)
- 农(25804)
- 地方(24680)
- 财(21789)
- 业经(20146)
- 学(19581)
- 制(18509)
- 农业(17221)
- 贸(16713)
- 贸易(16704)
- 易(16121)
- 银(15513)
- 银行(15478)
- 行(14833)
- 融(14756)
- 金融(14754)
- 地方经济(14745)
- 环境(14230)
- 和(13312)
- 发(13170)
- 体(13026)
- 机构
- 大学(299189)
- 学院(297481)
- 济(137258)
- 经济(134447)
- 管理(108595)
- 研究(107110)
- 理学(92067)
- 理学院(90962)
- 管理学(89598)
- 管理学院(89023)
- 中国(81198)
- 京(64024)
- 财(62891)
- 科学(62535)
- 所(55195)
- 财经(49682)
- 研究所(49617)
- 农(49089)
- 中心(47588)
- 江(45675)
- 经(44801)
- 经济学(44688)
- 业大(41439)
- 北京(41023)
- 经济学院(40198)
- 范(38838)
- 农业(38574)
- 师范(38483)
- 院(37703)
- 财经大学(36432)
- 基金
- 项目(184033)
- 科学(144055)
- 研究(135069)
- 基金(133143)
- 家(115244)
- 国家(114348)
- 科学基金(96593)
- 社会(88091)
- 社会科(83496)
- 社会科学(83469)
- 省(70841)
- 基金项目(70156)
- 教育(60737)
- 划(59650)
- 自然(59293)
- 自然科(57840)
- 自然科学(57823)
- 自然科学基金(56757)
- 资助(54633)
- 编号(54513)
- 成果(45356)
- 发(42170)
- 重点(41771)
- 部(41466)
- 课题(37962)
- 国家社会(36958)
- 创(36893)
- 教育部(35431)
- 科研(34828)
- 创新(34799)
- 期刊
- 济(159886)
- 经济(159886)
- 研究(96979)
- 中国(54799)
- 财(47951)
- 农(44895)
- 学报(43708)
- 科学(40518)
- 管理(39356)
- 大学(32879)
- 学学(31035)
- 融(30418)
- 金融(30418)
- 农业(29801)
- 经济研究(27017)
- 财经(25733)
- 教育(25665)
- 技术(24936)
- 业经(23983)
- 问题(23362)
- 经(22291)
- 贸(17520)
- 技术经济(16822)
- 统计(15792)
- 业(15303)
- 国际(14942)
- 商业(14856)
- 理论(14635)
- 现代(14352)
- 世界(14102)
共检索到457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文 王平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8年我国248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效率和城市化效率,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城市的效率表现。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效率持续提高,但城市化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地级市两种效率的初始领先地位已逐渐被直辖市所取代;东部地区城市的效率表现优于其他地区,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差异较大,城市化严重滞后和轻微滞后的城市数量都比较多。认为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产业引导,提高城市化效率、促进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是下一阶段城市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陈昌兵 张平 刘霞辉 张自然
在中国低价工业化时期即将结束,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的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和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对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正向效应,工资成本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负向效应,住房成本对服务竞争力产生了负向效应。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减少城市化成本的过快上升,转变城市化模式,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积聚效应 产业竞争力 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吴小涛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增长 经济效应 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吴小涛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增长 经济效应 贡献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枫 王占岐
研究目的:对土地要素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研究,定量测算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值,分析中部地区各城市土地要素的投入效率及与其他要素的竞争趋势,为省域差异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中部地区各省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持续增强,土地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替代能力因地而异,其情况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基本相符。研究结论:(1)中部6省市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要素需求旺盛;(2)土地扩张与劳动力增加不可持续,提升劳动与投资效率,使用行政、经济手段抑制土地扩张,能够平衡好用地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俊奇 张红伟
从城市化效率角度找出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与经济增长速度的路径,使用DEA模型对我国2003~2013年城市化效率进行了评价;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变动分析,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效率 变动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戴永安 张曙霄
文章采用2001~2008年26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专业化分工和城市规模经济三方面考察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效率演进的中介机制。结果发现,人口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专业化分工和城市规模经济确实存在交互作用,而且人口城市化对提升中国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经历了由负到正的过程,而专业化分工和城市规模经济均显著地有利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高,二者的区别在于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专业化分工的综合影响越来越大,而城市规模经济的综合影响则越来越小,分地区比较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城市经济效率 中介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兆德 陈国忠
应用城市整体效率指标,对山东省城市效率的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了全省城市效率呈现规模效率梯度的结构特点和地域分异规律,并对山东省未来城市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市效率 城市规模效率梯度 山东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翟爱梅 景显恩
基于2000-2011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将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财政支出与区位条件作为投入要素,将城市化水平作为产出要素,测算各省区的城市化效率,并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的城市化效率较高,东部地区次高,中部地区城市化效率最低;我国各省份城市化的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城市化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效应,其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效率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强,而中部地区相对较弱。因此,中国各省区应努力发挥城市化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通过提高城市化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集聚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树坤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复合城市化指标,并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而城市化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采用撤县立市和撤县划区的做法对提高城市化水平没有积极效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铁训
论城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天津经济发展研究所周铁训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决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提出,是吸取了国外正反之经验教训,并根据目前我国整体经济素质状况所做出的重大抉择,而具体到不同地区、不同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培
本文在利用Malmquist指数和一系列反映地区差异的统计指标对中国216个地级市1990~2004年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差异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针对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16个地级市TFP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城市经济的地区差异明显且呈扩大趋势。2000年以来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因子强度依次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与市场化水平和要素投入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