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1)
- 2023(14008)
- 2022(12235)
- 2021(11472)
- 2020(9719)
- 2019(22187)
- 2018(22150)
- 2017(43512)
- 2016(23254)
- 2015(26379)
- 2014(25823)
- 2013(25558)
- 2012(23612)
- 2011(21440)
- 2010(21585)
- 2009(19849)
- 2008(19458)
- 2007(17052)
- 2006(15163)
- 2005(13198)
- 学科
- 济(95497)
- 经济(95391)
- 管理(71879)
- 业(69605)
- 企(57822)
- 企业(57822)
- 方法(45309)
- 数学(39582)
- 数学方法(39216)
- 中国(29777)
- 农(24607)
- 财(24072)
- 技术(21324)
- 业经(20826)
- 地方(19717)
- 制(18187)
- 学(18056)
- 贸(17456)
- 贸易(17444)
- 易(16897)
- 农业(16576)
- 银(16007)
- 银行(15970)
- 理论(15927)
- 行(15244)
- 务(14852)
- 财务(14787)
- 财务管理(14756)
- 和(14731)
- 融(14725)
- 机构
- 大学(334892)
- 学院(332449)
- 管理(136578)
- 济(135415)
- 经济(132432)
- 理学(118659)
- 理学院(117399)
- 管理学(115678)
- 管理学院(115058)
- 研究(106657)
- 中国(79982)
- 京(71339)
- 科学(64213)
- 财(63470)
- 所(51598)
- 财经(51363)
- 中心(48074)
- 江(47258)
- 经(46712)
- 研究所(46660)
- 业大(46565)
- 农(46462)
- 北京(45382)
- 范(43302)
- 师范(42966)
- 经济学(40932)
- 院(39171)
- 州(38955)
- 财经大学(38288)
- 经济学院(37197)
- 基金
- 项目(225382)
- 科学(178797)
- 研究(168096)
- 基金(163831)
- 家(140655)
- 国家(139477)
- 科学基金(121522)
- 社会(106960)
- 社会科(101443)
- 社会科学(101418)
- 基金项目(87897)
- 省(87695)
- 自然(77915)
- 教育(77116)
- 自然科(76142)
- 自然科学(76125)
- 自然科学基金(74790)
- 划(73347)
- 编号(68672)
- 资助(66721)
- 成果(55489)
- 创(50323)
- 部(50176)
- 重点(49366)
- 发(47683)
- 课题(46920)
- 创新(46244)
- 教育部(43653)
- 国家社会(43556)
- 人文(42966)
- 期刊
- 济(144917)
- 经济(144917)
- 研究(101512)
- 中国(61181)
- 管理(51010)
- 学报(46653)
- 财(45534)
- 科学(44826)
- 农(40754)
- 教育(38158)
- 大学(36036)
- 学学(33693)
- 融(29730)
- 金融(29730)
- 技术(29231)
- 农业(28407)
- 财经(24857)
- 业经(24193)
- 经济研究(23474)
- 经(21127)
- 问题(20855)
- 科技(18456)
- 理论(17428)
- 图书(17391)
- 技术经济(17374)
- 实践(15929)
- 践(15929)
- 商业(15750)
- 现代(15738)
- 贸(14688)
共检索到482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钰 李泽涛 马瑞
获取和开发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基本驱动力量,培育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意味着该城市获取了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的引擎。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模型,计算出我国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并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方向是一致的,由此给出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雪飞
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主体——企业的载体和纽带,是整合宏观与微观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的桥梁。对城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评价,国内尚无明确的指标体系。文章首先阐述了创新相关的概念,界定了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综合能力,借鉴科技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为城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设计了以技术创新体系能力为核心的"5位一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级评价指标和13个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国内重要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城市 创新综合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集城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界定创新服务平台运行能力的概念,构建评价创新服务平台运行能力的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广东省创新服务平台运行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运行能力不理想但个别突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艳华
本文在深入总结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10个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指明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艳华
本文在深入总结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10个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指明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名勇
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将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整合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知识生产、交换和运用(消费)情况。凡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区,大多都是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区,多是东部省区;而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省区,同时也是经济实力比较弱的省区,多属于西部省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施西部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西部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王晞敏
文章从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6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为加快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城市创新能力 评价 因子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鑫 余兴厚 罗佳
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非常重视对现代科技的统计与分析,其评价结果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科技部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国家经济与科技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很有必要对现行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增强其宏观决策参考的科学性。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和研究现状,深入剖析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指标体系 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才云 周丽萍
高校科技创新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力量支撑。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6年我国省际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分项比较,结果表明:北京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省际间差异较大,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到西逐步递减的特点;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优于经济落后地区;高校资源丰富地区普遍好于资源欠缺地区。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无疑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缩小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省际比较 指标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星 赵红
本文运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6年的数据,从全国专利总体及分类角度,计量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总体专利申请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对发明专利的申请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则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管理制度不太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人力资本投入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国宏 郭弢
本文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1991—2006年间FDI、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自主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这三者两两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进一步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都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改善也有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知识产权保护的改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没有明显的作用。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上述实证研究结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申洪源 郑雪平
在军民融合的产业合作中,众多项目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含量。衡量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能力,需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研究成果支撑下构建起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三个维度层次指标:平台评价指标、核心评价指标、约束评价指标,每个层次指标又分别建立若干两级指标,并以中国(绵阳)科技城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评价模型体系的合理性,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提供衡量标准。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 核心评价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大楷 冯体一
本文以构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二省一市的科技创新在产出能力、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优劣。但现阶段总体来看,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高于江苏、浙江两省,而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又相对强于浙江。本文最后给出了实证研究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明 颜学明
为科学有效监测广东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成效和不足,借鉴国内外创新监测研究成果,立足广东科技创新新阶段,采用综合加权评价方法,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绩效5个方面构建广东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科技创新能力在"十三五"期间大幅提升,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创新投入显著提高,创新产出硕果累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夯实,但仍存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较低、企业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率偏低、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广东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创新治理效能的对策建议,包括形成基础研究稳定投入机制、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开展基础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庞秀平 赵宇 杨秀会
通过选取公开发布的河北省及周边八省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统计数据,利用可信度分析方法和SPSS软件选择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河北省的科技进步环境在周边八省市中排名倒数第一,科技投入排名倒数第二,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倒数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名倒数第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名倒数第四。因此,河北省今后应该大力培养科技人力资源,增加财力、物力投入,积极发展科技中介组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