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1)
- 2023(5843)
- 2022(5073)
- 2021(4733)
- 2020(3952)
- 2019(8903)
- 2018(8765)
- 2017(18412)
- 2016(9751)
- 2015(10599)
- 2014(10464)
- 2013(10527)
- 2012(10052)
- 2011(9200)
- 2010(9475)
- 2009(9120)
- 2008(8983)
- 2007(8132)
- 2006(7679)
- 2005(6789)
- 学科
- 济(46084)
- 经济(45934)
- 管理(25763)
- 业(23016)
- 方法(19398)
- 中国(18685)
- 企(18291)
- 企业(18291)
- 数学(15811)
- 数学方法(15737)
- 农(12292)
- 制(11354)
- 财(11087)
- 地方(10414)
- 业经(10029)
- 体(7975)
- 和(7933)
- 学(7825)
- 银(7666)
- 银行(7658)
- 环境(7583)
- 行(7407)
- 贸(7193)
- 贸易(7187)
- 农业(7003)
- 易(6952)
- 理论(6843)
- 城市(6822)
- 体制(6664)
- 产业(6629)
- 机构
- 大学(148159)
- 学院(145940)
- 济(64348)
- 经济(62877)
- 管理(54837)
- 研究(51154)
- 理学(47096)
- 理学院(46435)
- 管理学(45810)
- 管理学院(45514)
- 中国(38441)
- 财(32407)
- 京(31940)
- 科学(28903)
- 财经(25876)
- 所(24517)
- 经(23382)
- 中心(22144)
- 研究所(21843)
- 经济学(21135)
- 范(20961)
- 江(20836)
- 师范(20830)
- 北京(20450)
- 财经大学(19268)
- 经济学院(19162)
- 院(18778)
- 农(18136)
- 业大(17382)
- 师范大学(17251)
- 基金
- 项目(92079)
- 科学(74334)
- 基金(69193)
- 研究(68427)
- 家(59205)
- 国家(58763)
- 科学基金(50894)
- 社会(48607)
- 社会科(45053)
- 社会科学(45033)
- 基金项目(37497)
- 省(33734)
- 教育(30721)
- 自然(30715)
- 自然科(29984)
- 自然科学(29977)
- 自然科学基金(29433)
- 划(29344)
- 编号(27036)
- 资助(26818)
- 成果(22586)
- 部(21526)
- 重点(20739)
- 国家社会(20142)
- 发(20048)
- 课题(18834)
- 教育部(18810)
- 人文(18238)
- 创(18143)
- 制(17508)
共检索到217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娟 段艳平
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治理强调空间的经济效益,忽视城市社会空间的多元化与协调性,导致空间治理正义缺失,阻碍了城市化进程。认为从以前强调的增长理念为主导转向以公平公正理念为主导,是城市治理方式转型的关键。认为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城市社会空间的良好治理,首先应增强政府对公众需求的满足,实现政府公共性的回归;同时,应创造不同途径让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城市建设,通过协商、沟通与合作达到多元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治理 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艾大宾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社会群体分化的空间表征,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而变化。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经历了传统社会、近代社会、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转型时期几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因素及结构特征有所不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是演变的宏观背景,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构成演变的内在动因,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变化是演变的外在条件,渐进性和继承性是演变的基本特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前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例,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呈现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负社会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演变 治理 大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兴中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社会区域划分研究王兴中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和城市社会区域划分是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又称城市人类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的交叉研究内容。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此领域的研究,旨在解决城市社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 杨青山 杜雪 赵怡春
参阅大量文史资料,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哈尔滨的社会变迁、城市发展过程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变迁与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消长、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相关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变迁对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作用机制。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社会变迁 哈尔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刚 王晓原 王凤群
通过回顾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通过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健康"生长"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以及适合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形态和城市交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空间结构 和谐发展 演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刘洋 梁进社 张伟
在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把郑州建设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郑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总结其演变特征和影响其演变的主导因素,认为郑州由"一心两片,铁路分割"的双"V"字形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到"双核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受到地形地貌、交通、经济、决策、重大项目和历史延续因素的影响。从郑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现代产业空间发展、生态屏障空间、郑州都市区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重构和优化郑州城市空间结构的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晖
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是城市空间结构最为核心的内容,它的演变历程是城市成长变迁的历程,其演变机理也折射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分工为切入点,对产业成长和生产组织结构的演变以及其在空间上的表现———城市经济结构的变迁进行研究。撇开各行业的特殊性,将各个产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研究城市各产业的区位选择及变迁,揭示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本质和机理,并分析其所体现出的普遍性规律。认为在分工深化的过程中,随着企业功能的不断分化,不同功能之间的联系成本决定了功能空间的结合或分离,联系成本和区位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空间成本,而企业的区位决策即是要寻求空间成本的最小化。
关键词:
城市产业空间结构 分工 联系成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邹永军 丁红
城市空间上的发展包含"中心式"与"轴线式"两种模式,与此相适应,城市商业、商业中心在竞争中发展。商业繁荣后出现集中发展的趋势,这与商业经营者的选择密切相关,也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同时,商业形态也发生变化,购物中心成为最普遍、最典型的商业形态。在这基础上,城市商业中心形成各种级别,在空间上有规律地分布在整个城市中。
关键词:
城市 商业 空间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堂林 林琳
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人类进入崭新的"城市时代"。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将发生很大变化,城市将由原来的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最终向城市功能区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从原来的一二三向二三一,最终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本文力图弄清城市空间布局演变与城市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探寻规律并指导实践。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特大城市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妍妮 高波 魏守华
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运用帕累托指数、mono指数和首位度三个指标,本文综合考察了2007—2014年中国有代表性的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与内在规律。结果发现: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和辽中南城市群遵循位序—规模型分布特征,即近似服从Zipf法则。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由弱多中心结构向弱单中心结构演变,长江中游城市群呈弱多中心结构,西部地区城市群则表现为典型的单中心结构特征。此外,十大城市群的平均首位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说明东部城市群较西部城市群相对均衡。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群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志宏
城市居住区的分化与隔离,是人与人、社会群体与社会群体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客观反映。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模式起源期城市属于“混合”型居住空间结构;前工业城市居住区空间属于“舒伯格”传统同心圆结构,在这基础上又叠加上“行会”与“家庭”两大特殊因素的作用;成熟期工业城市居住区空间演变成“伯吉斯”现代同心圆结构,呈现沿公共交通干道向外辐射的“星状”大都市居住空间特点;郊区化时期形成以郊区为主体的圈层状弥漫大都市居住空间结构;“后工业”时期“边缘”城市与“无边缘”城市开始产生,形成多中心的“星系状”大都市居住区空间结构。中国必须防止美国式的“弥漫状”郊区化居住空间模式。
关键词:
城市居住区 空间结构 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超 袁中金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核心,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也均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共有国际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特点的同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正是对这一特征的探索,亦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分权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文在对分权和行政性分权做出界定的基础上,从权力的空间配置和政府的空间生产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力,并总结了行政性分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关键词:
分权 行政性分权 城市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志琴 张平宇 王国霞
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90—2010年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空间上表现为大连的极化现象持续显著,东、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空间分异呈现核心—外围—边缘结构。进一步根据城市综合实力的变化趋势揭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认为辽宁沿海城市带发展经历了点式扩张、点环扩张、点轴扩张3个阶段,未来将实现整个城市带的一体化发展。目前,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处于点轴扩张阶段,主体格局表现为"一核—一轴—两翼"结构特征。最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结构发育的一般规律,认为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优化方向应按照"点—轴"发展模式展开,创新空间管理组织。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演变规律 辽宁沿海城市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政 贺清云
以1990—2015年城镇建成区、交通路网、城镇人口密度的数据为基础,以长沙市为例展开动态模拟研究:利用六边形格网系统描述城市建设指数的空间分布,利用十二向玫瑰图坐标系表现各增长单元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利用四维山丘图模拟过去25年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脉络,预测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通过数理分析和动态观察,得出了长沙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在宏观、微观层面的若干结论。试图提出优化模式,并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提供方法层面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