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6)
2023(5337)
2022(4781)
2021(4664)
2020(3749)
2019(8918)
2018(9049)
2017(18049)
2016(10096)
2015(11865)
2014(12326)
2013(12283)
2012(11640)
2011(10579)
2010(11175)
2009(10658)
2008(10854)
2007(10029)
2006(9271)
2005(8703)
作者
(29861)
(24255)
(24084)
(23444)
(15639)
(11656)
(11210)
(9241)
(9196)
(9152)
(8158)
(8120)
(7863)
(7625)
(7536)
(7430)
(7247)
(7058)
(7022)
(6944)
(6224)
(5933)
(5910)
(5689)
(5677)
(5448)
(5438)
(5364)
(4937)
(4790)
学科
(41391)
经济(41329)
管理(27239)
(23856)
中国(20176)
(17007)
企业(17007)
方法(14921)
数学(13043)
(12983)
数学方法(12816)
(11848)
(11268)
地方(9704)
(9370)
银行(9364)
(8945)
(8232)
贸易(8225)
农业(8169)
(7983)
业经(7962)
(7361)
(7347)
金融(7346)
理论(7193)
(6887)
城市(6869)
(6761)
(6735)
机构
学院(151488)
大学(150881)
(62021)
经济(60202)
管理(52664)
研究(52117)
理学(42837)
中国(42491)
理学院(42247)
管理学(41507)
管理学院(41214)
(34074)
(33862)
科学(29000)
(26936)
财经(25519)
(25163)
中心(23900)
研究所(23193)
北京(22927)
(22729)
(22563)
师范(22420)
(21011)
经济学(19619)
(19154)
(18503)
财经大学(18472)
师范大学(17866)
经济学院(17748)
基金
项目(82215)
研究(65522)
科学(63546)
基金(56899)
(47414)
国家(46923)
社会(40273)
科学基金(39471)
社会科(37882)
社会科学(37872)
(31439)
教育(31170)
基金项目(29827)
编号(29205)
(26721)
成果(26005)
资助(23905)
自然(23016)
自然科(22402)
自然科学(22398)
自然科学基金(21944)
课题(21142)
(18662)
(18292)
重点(18257)
(17601)
(17562)
项目编号(16806)
教育部(16274)
规划(15897)
期刊
(79429)
经济(79429)
研究(56608)
中国(32835)
(25665)
教育(22125)
管理(20128)
(19312)
金融(19312)
(18044)
科学(17694)
学报(16918)
大学(13477)
业经(13423)
技术(13408)
问题(13263)
财经(12757)
学学(12083)
经济研究(11887)
农业(11479)
(11074)
(9444)
理论(8587)
图书(8548)
(8512)
现代(8167)
商业(7804)
实践(7696)
(7696)
国际(7596)
共检索到251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桑锦龙  雷虹  郭志成  
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难是系统性的体制问题。流动人口子女高中阶段教育问题与义务教育问题性质不同,政府对其具有不同的法律责任以及更大的政策选择空间。当前,要在承认其需求合理性的同时考虑其现实制约性,在战略和管理两个层面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同时积极探索解决具有"落户"特征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高中阶段入学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邢春冰  张晓敏  
在我国大量的城乡移民中,有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带子女共同迁移。考察子女随迁与流动人口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机制,对于理解劳动力流动以及流动人口市民化都有重要意义。子女随迁将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成本以及对流入地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一个空间均衡中,流动人口面临子女随迁和收入水平间的权衡取舍。文章使用2011-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方法研究发现,子女随迁会使流动人口小时工资下降16%左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为降低居住成本以及获得相应的公共服务,带子女随迁的流动人口迁移地点的选择受限,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搜寻更高收入的工作。异质性分析表明,有学龄段子女随迁的家庭以及夫妻一方单独外出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女性)受子女随迁的负向影响更大。根据研究结论文章认为,为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相关政策一方面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降低子女随迁的成本;另一方面要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茹   胡竞尹   徐舒   张吉鹏  
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须提高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质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本文构建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门槛指数。研究发现,入学门槛显著增加了流动人口学龄子女留守概率,能解释留守概率区域差异的9.2%。入学门槛对于流入一、二线城市,流入地住房或教育价格更高,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流动子女和女孩更为不利。积分制入学缓解了房价的不利影响;2014年以来的户籍改革降低了留守概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萱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3.76亿人。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他们的子女是否平等享受到城市的发展成果?在城市的发展成果分配时,他们是不是更容易被"挤出去"?为此,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使用Probit和Iv-Probit模型检验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子女的随迁趋势越低。城市规模越大,教育和医疗的不足所带来的"挤出效应",使得流动人口的子女在父母的流入地不能正常享受教育和医疗服务,由此降低了子女的随迁率。且相比于体制内劳动者来说,体制外劳动者的子女随迁比例更低,更容易被"挤出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学阳  
利用原国家计生委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我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基本特征和受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规模庞大,近半数为省内流动,86.5%来自农村,其在城市流入地生活的平均时间为4年;在学前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幼儿园的状况不容乐观,入幼儿园的比例约为70%,其中就读公立幼儿园的比例不到25%;在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不在学的比例高达10%;在高中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学的比例约为80%,存在"早离校、早就业"的现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万鹏  范国锋  
伴随城镇化发展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破解阻碍随迁子女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瓶颈,本文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三个层面构建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评价指标,最后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变革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朱富言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不能在流入地顺利继续升学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也相继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由于这些方案中准入"门槛"的设置差异较大,放开的口径尺度大小不一,致使这一惠民政策在实施上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及其随迁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如何统筹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应建立多方参与、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决策机制,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流入地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信息监测体系,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准入"条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逐渐妥善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训常   何炜  
本文采用2012-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2016年调整中央和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考察流入地财政压力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入地财政压力受增值税收入划分改革冲击越大的城市,改革后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比例越低。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压力通过减少公共服务供给、增加住房成本进而抑制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随迁。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压力对女孩的随迁行为产生的影响更大,并且财政压力对子女随迁的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低收入家庭、就业身份为受雇者的家庭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样本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统筹财政资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尚伟伟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趋势的增强,使得流动人口家庭面临着其子女教育选择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对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地域选择和学校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发现,有99.21%的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但仍有0.79%未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小学阶段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比重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居留意愿、家庭子女数呈正相关,但与子女排行数呈负相关,在初中阶段则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父母就业组合、流动方式、户籍性质与流入地就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流入地就学的比例随子女年龄大小与就学学段的增加而减少;在小学阶段,父母就业组合、流动方式、户籍性质、子女性别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辛小柏  
义务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属于公共产品,是一种强制性、普惠性的全员教育,基于这一属性,保障每个适龄阶段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我国适龄儿童基数大,分布广,其享受义务教育情况不仅地区之间差异明显,群体之间的差异也更为突出,并且存在部分儿童失学的现象。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力度,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对不利群体的覆盖率,这其中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益是一个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小源   李惟简   张兴祥  
劳动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数量和价格两种配置效应出发,构建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流动人口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探究了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所在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对其子女随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数量配置效应而非价格效应,即劳动力市场化通过降低就业和落户门槛,改善了流动家庭幼儿抚养比和内部分工,使其更可能做出子女随迁决策,而非通过提高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来影响其决策;(3)对于技能水平较高的家庭、在省内流动的家庭和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城市的家庭,劳动力市场化对其子女随迁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睿  冉光和  
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模式的普及,子女随迁至务工地逐渐成为农民工家庭新的迁移决策理性,也影响着其在迁入地的劳动行为偏好及就业质量。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假设的基础上,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内生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子女随迁的家庭迁移模式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长子(女)随迁还是全部子女随迁,子女随迁均显著促增了农民工父母的就业质量。同时,子女随迁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群内异质效应:从家庭特征来看,子女随迁对男性和多子女家庭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从工作特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斌红  
如何促进农民工子女随迁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实证考察了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子女随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数据年份、构造工具变量、进行匹配估计等条件下依旧稳健;从异质性结果看,就业质量对女性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及较低教育程度农民工子女随迁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农民工就业质量通过提升照料能力及改善住房条件两条机制影响子女随迁。研究结论为中国在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有效促进农民工子女随迁,实现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晓微,张岩  
城市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但有关这一贡献的量化计算仍有待研究。有鉴于此 ,本文将合作博弈中Sharpley值方法引入经济贡献量化计算 ,并结合北京市建筑业外来劳动力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 :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通过Sharpley值和生产函数方法得到更深刻的验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苏志霞  
流动人口是指不改变常住户籍而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广义的流动人口包括两部分:一是虽然长久居住地未改变,或法律上的常住地未改变,但为了谋生而数月甚至数年在外的流动人口;二是不但常住地未变,而且不以谋生为目的,在外时间也较短如中转、出差、旅游等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