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3)
- 2023(14323)
- 2022(12537)
- 2021(11741)
- 2020(9944)
- 2019(23143)
- 2018(23286)
- 2017(45293)
- 2016(24794)
- 2015(28159)
- 2014(28315)
- 2013(28370)
- 2012(25944)
- 2011(23387)
- 2010(23700)
- 2009(22214)
- 2008(22202)
- 2007(19776)
- 2006(17856)
- 2005(16127)
- 学科
- 济(95029)
- 经济(94885)
- 管理(83082)
- 业(74897)
- 企(62197)
- 企业(62197)
- 方法(42494)
- 数学(36146)
- 数学方法(35788)
- 中国(30800)
- 财(29664)
- 制(25292)
- 农(25088)
- 业经(22055)
- 学(19238)
- 地方(18897)
- 务(18559)
- 财务(18480)
- 财务管理(18435)
- 银(18231)
- 银行(18194)
- 贸(17714)
- 贸易(17702)
- 企业财务(17441)
- 行(17227)
- 易(17209)
- 理论(16347)
- 农业(16175)
- 和(15983)
- 体(15714)
- 机构
- 大学(357845)
- 学院(353206)
- 管理(143796)
- 济(141021)
- 经济(137434)
- 理学(121873)
- 理学院(120496)
- 管理学(118763)
- 管理学院(118063)
- 研究(115732)
- 中国(90097)
- 京(78095)
- 财(71608)
- 科学(69121)
- 所(57688)
- 财经(55355)
- 江(53247)
- 中心(52808)
- 研究所(51609)
- 农(50410)
- 经(50030)
- 北京(50028)
- 业大(48763)
- 范(46048)
- 师范(45701)
- 州(43481)
- 经济学(41966)
- 院(41926)
- 财经大学(41069)
- 农业(39231)
- 基金
- 项目(230755)
- 科学(181350)
- 研究(172272)
- 基金(167116)
- 家(143621)
- 国家(142419)
- 科学基金(122907)
- 社会(108470)
- 社会科(102653)
- 社会科学(102624)
- 基金项目(89268)
- 省(88472)
- 自然(78714)
- 教育(78351)
- 自然科(76804)
- 自然科学(76790)
- 自然科学基金(75398)
- 划(74543)
- 编号(71689)
- 资助(68382)
- 成果(59550)
- 部(51265)
- 重点(50567)
- 课题(48674)
- 发(48220)
- 创(47422)
- 制(45074)
- 项目编号(44579)
- 教育部(44372)
- 创新(44281)
- 期刊
- 济(161629)
- 经济(161629)
- 研究(111105)
- 中国(70914)
- 财(56163)
- 管理(56154)
- 学报(50550)
- 科学(48294)
- 农(44984)
- 大学(39068)
- 教育(38259)
- 学学(36202)
- 融(34705)
- 金融(34705)
- 农业(30524)
- 技术(30279)
- 财经(27366)
- 业经(25628)
- 经济研究(24411)
- 经(23325)
- 图书(22650)
- 问题(22549)
- 理论(18968)
- 现代(17520)
- 实践(17330)
- 践(17330)
- 技术经济(16938)
- 业(16345)
- 贸(15864)
- 科技(15851)
共检索到539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栾贵勤
人口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城市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也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在生活服务、生产服务、教育培训、安全服务等方面的管理都需加强,才能更好地发挥流动人口的作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管理 服务 有效机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周燕 郭开军 尹德挺
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公共选择主体、利益相关者等因素,总结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机制,指出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在综合考虑管理体制改革成本的前提下,多个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并相互博弈,尤其是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行为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流动人口管理 体制改革 公共选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接栋正
从法制保障、责任归属、资源配置、信息共享、待遇赋权等5个方面探讨了杭州市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安排及实施方法的创新与特色,认为通过推动政策在更高层面实现法制化以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诸多难题、注重培育新经济社会组织及流动人口自身在服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形成政府服务管理与流动人口自管自治的良性互动,是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值得借鉴的经验,即"杭州解法"。"杭州解法"的局限性也启示我们,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有赖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新突破,应逐步健全常住流动人口的居住证转办户口政策,以促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查振祥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目前的突出问题包括管理体制、居住条件、就业与社会稳定。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转型的方向,应是建立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制,把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纳入日程,建立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探索降低治安刑事案件、加强流动人口社会治安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 生存现状 管理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勇 张本波
人口流动,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大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开拓新的思路。一、人口流动呈现新特征(一)人口流动持续活跃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2012年,城镇化率由29%上升到52.6%,年均提高超过1个百分点。现阶段,我国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伟艳
加强对广大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既是我国改善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当前推进有质量的城市化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一、难点(一)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困难当前,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庞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苏云,赵敏
本文回顾了流动人口的特点和现行管理政策,指出目前以公安派出所为主的防范型管理政策,效果甚微;阐述了中国的社区概念和流动人口在社区中的情况,认为街道居委会是中国的社区单位,它们对流动人口应进行服务、参与性管理和社会化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文平 李新春 陈强远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流动人口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各地区之间呈现出来的差异化发展水平和创业活跃程度。流动人口聚集是如何影响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异质性社会个体与企业家创业的职业选择假设引入到垂直联系的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 with vertical linkage,FEVL)中,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2014年全国5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较大的市场规模、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与较低的中间投入品价格是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特别是创业型个体的重要动因,并进而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而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D&K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流动人口比例会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城市流动人口规模越大,创业活跃度越高。本研究从流动人口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地区之间创业活跃度的差异之谜,同时也拓展了创业研究的经济地理和制度的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流动人口疟疾控制资金筹集机制研究小组
人群流动和聚集是引起疟疾扩散和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加剧了疟疾的传播,严重地影响了控制和消灭疟疾的进程,是当前各国疟疾控制规划中面临的普遍而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国自80年代以来,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流动人口疟疾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在大批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特区广东、海南两省以及边境贸易日益活跃的广西和云南省,造成了流动人口疟疾控制的许多困难。疟疾发病率又有所上升。每年进出广东省从事采石、烧砖、基建等工种的流动人口高达数百万至千万人,疟疾逐年增多。1991年广东省疟疾发病人数为 6 072例,因人口流动输入传染源,导致发生52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远 姚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樊士德 周睿
相比全国而言,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政策更为宽松、灵活,制度创新更为多元,但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缺乏相关制度约束、行政壁垒明显、应对流动人口复杂结构的政策滞后等。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以下建议:发挥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域间的协同效应;积极落实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不断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基础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集聚区域的管理和服务;依托现代"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伟平 刘乃全
进入人口高流动社会后,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表现出垂直性上升和水平性转移的趋势,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则呈现出刚性和抑制性特征,以致于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失衡。该文通过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需失衡与属地化管理体制下的地方政府激励相容约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配置以及公共服务管理行政编制配置密不可分。因此,实现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需匹配应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具体包括合理划分地方政府事权与供给责任、完善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优化建设用地和行政编制配置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网络。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公共服务 供需匹配 财政激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立东 蒋正华
分析了多种已有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支撑并协同各类现有模式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协同模式CMMS,并描述了CMMS下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操作机制,为人户分离计划生育管理同步化、服务现居住地化、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本地化找到了理想的实现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杰 杨胜慧
本文基于新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北京市近年来启动的新城建设对于中心城人口的疏解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更多的外来流动人口,对中心城区形成更大的人口压力。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新城流动人口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存在着不同的来源和流入机制,其未来流动意愿也受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尽快推进新城建设的转型,将更多投入用于新城公共服务建设,并坚决推进人口信息同源管理和差异化的居住证管理制度。
关键词:
新城 流动人口 流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