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3)
- 2023(7281)
- 2022(6385)
- 2021(5907)
- 2020(4851)
- 2019(10991)
- 2018(11106)
- 2017(21468)
- 2016(11974)
- 2015(13613)
- 2014(13987)
- 2013(13579)
- 2012(12803)
- 2011(11811)
- 2010(12193)
- 2009(11374)
- 2008(11489)
- 2007(10299)
- 2006(9612)
- 2005(8809)
- 学科
- 济(47860)
- 经济(47807)
- 管理(36773)
- 业(29675)
- 企(23787)
- 企业(23787)
- 中国(18960)
- 方法(17615)
- 数学(14863)
- 数学方法(14660)
- 农(13642)
- 环境(13332)
- 财(13313)
- 制(12401)
- 地方(12069)
- 业经(10493)
- 学(9536)
- 划(9185)
- 银(8776)
- 银行(8767)
- 理论(8617)
- 贸(8421)
- 贸易(8415)
- 行(8394)
- 农业(8330)
- 体(8171)
- 易(8162)
- 务(8085)
- 财务(8057)
- 和(8052)
- 机构
- 学院(175403)
- 大学(172967)
- 济(68000)
- 经济(66038)
- 管理(62994)
- 研究(58673)
- 理学(52617)
- 理学院(51969)
- 管理学(51108)
- 管理学院(50781)
- 中国(46513)
- 京(38451)
- 财(36109)
- 科学(35054)
- 所(29451)
- 财经(27615)
- 江(27141)
- 中心(26675)
- 研究所(25929)
- 北京(25145)
- 范(25038)
- 师范(24848)
- 经(24669)
- 州(23161)
- 农(23063)
- 院(22015)
- 业大(21618)
- 经济学(20829)
- 财经大学(20007)
- 师范大学(19775)
- 基金
- 项目(104670)
- 科学(81451)
- 研究(80423)
- 基金(72905)
- 家(62526)
- 国家(61970)
- 科学基金(52680)
- 社会(49852)
- 社会科(47056)
- 社会科学(47037)
- 省(41728)
- 基金项目(39016)
- 教育(36867)
- 划(35179)
- 编号(34620)
- 自然(32342)
- 自然科(31397)
- 自然科学(31389)
- 自然科学基金(30725)
- 资助(29296)
- 成果(28957)
- 课题(24778)
- 重点(23698)
- 发(23472)
- 部(22716)
- 创(20894)
- 项目编号(20358)
- 年(20283)
- 性(20216)
- 国家社会(20001)
共检索到274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红梅 王正中 张小朋
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尤其是体现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恶化方面。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简述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含义、构成及功能,并通过对国外河流建设的介绍及对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的原则与措施。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水环境 综合规划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红梅 王正中 王东刚 曹满 任鑫
【目的】通过对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探讨,使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和重新认识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意义和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进行了探讨。【结果】指出了我国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促使生态型城市的形成,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即应以环境生态建设为中心,重视城市河流的多种功能,遵循河流的自然规律,恢复河流的生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使其向自然化、生态化、人文化、景观化发展。【结论】城市建设者应重视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景观和历...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综合治理 生态建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逸民
本文对蒿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探讨。根据流域规划,经过四年综合治理,将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综合防治体系。流域规划实施后,森林覆被率将由3.65%提高到71.14%,侵蚀泥沙量将减少73%,人均粮食占有量将从1990年规划实施前的297.5kg增加到765.3kg。人均收入将从294.2元增加到1072元。达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
流域治理 水土保持 土地利用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王菲 杜澄
构建城市水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正确认识城市水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估政府水环境治理投入绩效,分析城市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剖析了城市水环境系统及其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讨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并提出包含进步指数、努力指数和贡献指数在内的城市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文合
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战略是对流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科学谋划,也是发挥流域优势,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交益,实现流域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手段。制定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战略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要求从流域开发的内外条件出发,根据流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来确定,包括开发整治目标与任务、开发模式、经济发展方向等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俊华 王文勇 赵持源
文章解释了水环境综合经济指数的定义,并通过整合环境与经济等多个因素,得出了一种科学的水环境综合指数的核算方法。以陕西渭南为例,通过四大产业的核算与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应该鼓励发展对水环境影响较小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抑制或调整化工、轻纺等对水环境危害较大的产业发展。
关键词:
水环境 核算 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组织编制了《"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共六章,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聚焦重要湖泊推进保护治理、推动大江大河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我国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形势十分严峻,面临的矛盾非常突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难度也较大。应按照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适度提高水环境治理标准,通过环境标准的提高,倒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重点生态区保护,通过多措并举,协同做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 综合治理 转型发展 绿色发展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鹏
文章提出水质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并以该方法对湟水流域内典型断面的水质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 ,对其它环境质量评价问题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湛 虞冰 李亚光
禾子涧旅游生态村综合开发规划,是在客观分析禾子涧村环境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扬本土旅游资源,重视历史的延续和文脉的传承,保护现有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自然为本,保持“天人合一”的良好生态状态。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和开发有机食品,开发山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满足城市居民向往田园生活、同归自然的欲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发展山区经济。
关键词:
生态村 旅游规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施春红 胡波
水安全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水资源危机不断加深,人类社会对水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强烈。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物流和信息中心,城市供水安全对城市公共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各个方面,构造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大量的权威统计数据,运用多元分析的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的主要城市的供水安全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可为城市供水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依据2004年统计数据计算的评价结果,我国重点城市在城市供水的生产和供水行业的投入方面,存在着生产能力不足和投入较少的问题,但他们在在供水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重点城市的供水安全状况两极分化严重,总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国平 徐鹤 刘梦 冯晓飞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发展和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关键,能为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降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确定性。鉴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文章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基于GIS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支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并介绍了声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模块的实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小海 黄永平 黄智敏 吴家林
通过中日合作项目“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两个涝渍地综合开发示范区的有关实践,对该区涝渍地开发规划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表明,江汉平原涝渍地大体上可分成以河流冲积物为主和以湖积与冲积共同作用形成的两类地区,两者在地貌、土壤结构、耕作方式和经济发展阶段上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区别对待;“单元水系”可作为涝渍地区域综合开发最基层的区域单元。水土资源存在的巨大潜力和障碍应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其开发模式可借鉴日本“农田综合整备”的理论与实践;田间土地整治及其附属物设施建设的技术标准应以我国近20年来关于涝渍地排水的工程标准为主,适当参照世界先进国家标准。数量化理论Ⅰ可作为规划前对涝渍地微域土...
关键词:
涝渍地 综合整治开发示范区 规划 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宁 陆路 霍小平 徐显杰
在确定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作出评价,以此增强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的科学性,提高方案评价的可靠度,探索使生态城市规划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
关键词:
生态城市规划 方案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建民
诸多支流小河水文条件的恶化,是经历了明清时期空前程度的资源开发之后,秦岭-大巴山区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主要表现为雨盈晴涸——河水流量两极化甚或演变成无源干沟,河道淤积抬高及小水量高水位等。其影响绝不止于河道航行条件恶化、山区水旱灾害增多加剧。秦岭-大巴山区水土流失已为环境史研究高度关注,但相对于流失中的土,对流失中的水的关注程度却有所不及。河流,尤其具有山溪性河流、河源型河流特征的山区河流水文的变化及其深远影响,亦未引起充分重视。山土的流失只是山水流失的后果之一,山水流失及随之而来的地下径流减少,要害是河流的基流亦即水源失去保障。雨盈晴涸已是山区不少河流的特征,无源干沟、季节性河流增多更需给予高度关注,因其形成有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且各要素间相互联系、迭为因果。
关键词:
水流失 水源 雨盈晴涸 干沟 航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