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1)
- 2023(15543)
- 2022(13247)
- 2021(12593)
- 2020(10480)
- 2019(24302)
- 2018(24176)
- 2017(47112)
- 2016(25548)
- 2015(28765)
- 2014(29011)
- 2013(28701)
- 2012(26662)
- 2011(24127)
- 2010(24702)
- 2009(23085)
- 2008(22120)
- 2007(19935)
- 2006(17976)
- 2005(15977)
- 学科
- 济(98526)
- 经济(98414)
- 管理(73294)
- 业(68721)
- 企(55838)
- 企业(55838)
- 方法(41805)
- 中国(37289)
- 数学(36335)
- 数学方法(35915)
- 农(28804)
- 融(28721)
- 金融(28719)
- 银(28507)
- 银行(28465)
- 财(27586)
- 行(27474)
- 地方(24212)
- 制(23135)
- 业经(22659)
- 学(19707)
- 贸(19107)
- 贸易(19091)
- 农业(18982)
- 易(18579)
- 理论(17374)
- 务(16964)
- 财务(16885)
- 财务管理(16856)
- 企业财务(16015)
- 机构
- 学院(359254)
- 大学(359093)
- 济(144052)
- 经济(140450)
- 管理(140365)
- 研究(122403)
- 理学(119540)
- 理学院(118197)
- 管理学(116344)
- 管理学院(115677)
- 中国(98060)
- 京(77918)
- 科学(73525)
- 财(70368)
- 所(61449)
- 中心(57178)
- 农(56325)
- 研究所(55355)
- 财经(54932)
- 江(53978)
- 业大(50902)
- 北京(50338)
- 经(49719)
- 范(48016)
- 师范(47618)
- 州(44833)
- 院(44557)
- 农业(43865)
- 经济学(42958)
- 财经大学(40641)
- 基金
- 项目(235522)
- 科学(183746)
- 研究(176807)
- 基金(167753)
- 家(144749)
- 国家(143470)
- 科学基金(122526)
- 社会(109155)
- 社会科(103355)
- 社会科学(103327)
- 省(92069)
- 基金项目(89043)
- 教育(81198)
- 自然(78284)
- 划(77689)
- 自然科(76371)
- 自然科学(76351)
- 自然科学基金(74944)
- 编号(74304)
- 资助(69514)
- 成果(62018)
- 重点(52582)
- 部(52083)
- 课题(51744)
- 发(51197)
- 创(48506)
- 项目编号(45574)
- 创新(45222)
- 教育部(44547)
- 科研(44219)
- 期刊
- 济(162631)
- 经济(162631)
- 研究(113833)
- 中国(72587)
- 学报(52302)
- 财(51649)
- 管理(51612)
- 农(51524)
- 科学(48270)
- 融(47987)
- 金融(47987)
- 教育(44397)
- 大学(39675)
- 学学(36845)
- 农业(35049)
- 技术(31229)
- 业经(26705)
- 财经(26387)
- 经济研究(25185)
- 问题(22727)
- 经(22496)
- 图书(20346)
- 理论(19128)
- 实践(17562)
- 践(17562)
- 业(17255)
- 现代(17197)
- 贸(16837)
- 技术经济(16794)
- 科技(16084)
共检索到550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强 李鹏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缺口较大、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资不平衡、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商品性体现不充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设施维护运作不合理等种种问题,严重阻碍了新时期我国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必须以投融资市场化改革为目标,通过转变投融资理念,调动生产积极性;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通过统筹规划资源,协调发展不同城市;通过重塑投融资主体,理顺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价格机制和强化资金管理体制,确保资金合理高效使用;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制。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 现状 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如宝 王挺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功能衰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效率低下,投融资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而这些问题无一不是源于现有的政府与市场角色界定不清以及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文章首先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几种形式,最后给出了建立投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投融资体制 现状 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霞 刘玉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淑红
在梳理2004~2013年空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总结空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和投融资环境较差等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围绕"空港多元化投融资改革",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为发展策略,提出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改善空港基础设施投融资提供帮助。
关键词:
空港建设 投融资 问题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达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有力保障,也是助推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动力和催化剂。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显露出一些问题,对市场运行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对此应提高重视,准确判断,谋求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新思路,构建更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力争实现中国金融的新发展。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改革 公司制 市场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万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应该把"扩大主体、控制风险"作为基本原则,强化农户"参与化"进程,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多元化"趋势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健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决策机制和创新投融资管理机制。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管理 决策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家鼎
文章针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在体制与机制和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融资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芸
由于财力不足,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现行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存在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单一、建设和管理体制落后、法制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今后我们应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强决策管理,加快法制建设,探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融资体制 城市建设资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建华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要由过去粗放型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向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城镇化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发展成果的普惠方向转变。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镇化工程推进的基础,发力的关键点,对于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解决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理顺政府、市场主体参与的界限,明确各方参与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努力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
关键词:
城市设施 城镇化建设 建设投资 城市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英 陈国绪 荆卓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投融资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本文从市场经济条件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系入手,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最后给出了建立投融资模式创新保障机制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郎永建 张尚民 李长春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进展 ,使农业生产条件获得了较大改善 ,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从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 ,部分地区薄弱和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 ,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此 ,作者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提出了治理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崔健 刘东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府融资平台的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进行探讨,认为通过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产权权益证券化、股权转让来盘活存量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通过土地融资、发行中票和短期融资券、PPP或FPI等运营方式,以及发行产业基金、吸引保险资金等融资模式相结合的策略,对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六盘水市中心支行调研组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宏明 李彩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将进一步提高。政府投向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的资金将逐年增加。随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政府以外的资金投入该领域的金额也呈逐步递增趋势。本文针对现行的城建项目投融资运行模式在新市场经济形式下的弊端进行剖析,同时探索改善现有模式的途径,以期提升我国城建项目投融资管理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融资 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亚东 李传永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又与其投融资体制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狭窄、投融资方式相对匮乏、政府直接投资比重较高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原则入手,在对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投融资体制改革 难点 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