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2)
2023(9382)
2022(7898)
2021(7121)
2020(6080)
2019(13736)
2018(13540)
2017(27548)
2016(14587)
2015(16563)
2014(16948)
2013(17224)
2012(16492)
2011(15557)
2010(15996)
2009(15494)
2008(14999)
2007(13351)
2006(12585)
2005(11706)
作者
(44657)
(37423)
(37287)
(35740)
(23680)
(17636)
(17156)
(14475)
(14049)
(13244)
(13040)
(12381)
(12135)
(12069)
(11630)
(11425)
(10838)
(10744)
(10718)
(10499)
(9599)
(9102)
(9000)
(8605)
(8587)
(8373)
(8094)
(7975)
(7687)
(7162)
学科
(90538)
经济(90438)
管理(42339)
(34203)
方法(29192)
数学(26212)
数学方法(26063)
(25169)
企业(25169)
中国(25055)
地方(23173)
(18225)
(17467)
(15941)
(15109)
地方经济(14878)
业经(14656)
环境(13178)
农业(12277)
(11840)
银行(11823)
(11781)
贸易(11771)
(11584)
金融(11583)
(11469)
(11390)
(11390)
(11385)
(11288)
机构
大学(232427)
学院(229851)
(108683)
经济(106382)
研究(85750)
管理(84656)
理学(71545)
理学院(70552)
管理学(69522)
管理学院(69059)
中国(66273)
(50587)
(50321)
科学(49263)
(43779)
财经(39509)
研究所(39172)
中心(37292)
(35631)
经济学(35511)
(34950)
北京(32656)
(32451)
经济学院(31669)
(31338)
师范(31151)
(31012)
财经大学(28971)
业大(28816)
(27894)
基金
项目(141999)
科学(112506)
基金(104532)
研究(104141)
(90554)
国家(89884)
科学基金(76203)
社会(70385)
社会科(66712)
社会科学(66695)
基金项目(55183)
(52528)
自然(46372)
教育(45584)
自然科(45038)
自然科学(45025)
(44957)
自然科学基金(44186)
资助(42377)
编号(41074)
成果(34075)
(32814)
(32424)
重点(32183)
国家社会(30015)
课题(28646)
(27708)
教育部(27666)
人文(27046)
发展(27038)
期刊
(132697)
经济(132697)
研究(77362)
中国(47213)
(36084)
科学(31944)
管理(31926)
学报(30785)
(28917)
(23148)
金融(23148)
大学(23054)
经济研究(22057)
学学(21752)
财经(20863)
问题(19452)
农业(19119)
业经(18980)
(18149)
技术(17773)
教育(16906)
资源(13784)
(13764)
技术经济(12917)
统计(12197)
国际(11643)
现代(11496)
商业(11469)
(11234)
经济问题(11224)
共检索到363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琳  许晶  李影  
基于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土地管理制度背景,建立了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的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各地区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整体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并且在1999-2009年间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转移规律。从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来看,1999-2009年间全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曲线基本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尚未出现拐点;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相对来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曲线更符合库兹涅茨曲线;从截面数据分析来看,历年各地区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度与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家庭  
依据建立的土地资源尾效测算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区域维度和时间维度对我国内地31省区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尾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①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尾效值整体差异较大;②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尾效值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③人口增长率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弹性系数较高和资本的弹性系数较高是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卓  许彩彩  张耀宇  吴永兴  张亚洲  陈利根  
合理的土地要素配置是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科学研判土地面临的稀缺瓶颈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文章选取2008~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先后运用核密度估计法、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以及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系统考察了城市土地稀缺度的时空演变、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为实现长江流域土地资源支撑高质量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时期内,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稀缺度呈现出“提速期”和“振落期”两个阶段,上中下游的具体增幅分别为26.9%、13.2%和9.5%;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稀缺度的高值范围逐渐减少,中低值区域逐渐增多。(2)城市土地稀缺度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范围变化突出,但集聚效应并不显著。(3)不同区域影响城市土地稀缺度的主导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外商直接投资会加剧土地资源的稀缺,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环保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结论,长江经济带应因地制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企业环保投入力度,通过高效、可持续的利用土地以破除政策约束下的要素稀缺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锋  
文章利用1998~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区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丰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正效应,但是自然通过"荷兰病"效应、挤出人力资本投入,弱化制度质量,间接阻碍了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总的负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庆东瑞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生态学理论,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测度体系,并分析了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影响。研究表明:观测期内我国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水平处于中高位置,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过程,其结构稳定性较为薄弱;从四大区域的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来看,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次递减的态势,但四大区域中部分省份表现出非均衡情况,这与具体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联系;数字经济生态位适宜度的提升能够显著正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但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文章最后提出要以经济质量提升为导向,以数字技术发展为抓手,强化数字经济适宜度以缩小区域差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红松  郭丽佳  章锦河  钟士恩  虞虎  韩娅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却很少有研究在不同理论脉络下系统梳理相关成果,并比较不同理论、方法、模型、指标与评价体系的优劣势与应用范围,以至于难以确定理论贡献。本文综述了相关的5类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并比较其理论内涵、模型方法、评价体系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二者关系分析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结果发现:①二者关系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指标各具优劣势与应用范围,相关研究应遵循"检验因果关系方向→识别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脱钩状态→评估生态效率强度→判定耦合协调阶段"的基本框架,并按照"方向调控→拐点/状态调控→强度调控→系统调控"的思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②未来应重点开展方法、模型与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及优化研究,关注驱动因子、作用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探索多案例对比、远程耦合及关联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东丽  
在经济生产当中,人力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关键要素。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已从单一地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关注的焦点话题。为此,文章在全面了解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从多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人力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文章利用2005—2014年我国23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首位度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非线性形式,并且其影响方向和强度与区域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基尼系数、区域行政区面积及人口规模有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优城市首位度测算公式,给出了各省城市首位度的最优值,通过与实际值的对比发现,东部地区各省城市首位度实际值总体上低于最优值,中部和西部地区则相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伟  
国内学者运用"增长阻尼"的研究方法,更多分析土地资源对我国某一个省或者某一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缺乏考虑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城市经济的整体"增长阻尼"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针对这一不足,基于一个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大小受规模报酬、人口增长以及不同生产要素在城市经济活动中重要程度的影响;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增长阻尼"的平均水平约为0.24%,略低于土地资源约束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阻尼"水平,同时,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增长阻尼"除表现出"程度大小"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世进  
文章基于"资源诅咒"学说,利用1995~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资源丰裕度指标,对资源充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层面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资源诅咒"成为解释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角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家庭  贾晨蕊  
本文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均GDP、城市人口规模和第三产业比重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表现在东部集中偏高和西部集中偏低;城市人口规模已产生规模不经济,这种现象抑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小,但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当今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扬  昌忠泽  王洋  
针对我国近年来的“去工业化”现象,本文通过280座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城市地形和省级审批建设用地占比构造的工具变量,从土地资源错配视角考察了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过快、过早地去工业化不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土地资源在地区间和部门间的双重错配是导致我国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增强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本文为新时期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新建  陈文喆  
文章在系统阐述城市首位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模型构建江西城市首位度同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得出其首位城市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进作用的结论。但不同发展阶段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江西要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建立城市创新机制体制,提升首位城市的区域带动功能。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伟  
运用动态最优化方法以及联立方程系统,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析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效应。理论研究发现,在土地资源有限性约束下,技术进步与城市土地资源以及资本投入之间存在内在相互增长制约关系,并且此关系受到利率、土地-资本比、要素替代弹性等条件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使用数量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量"的大小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决定关系;土地资源作为一种发展要素,其使用数量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质"的高低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表现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冠鹏  郭腾云  马静  
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1978-2007年中国省级区域横截面和面板2种数据格式,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在时间—空间2个维度上均显著,但随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呈逐渐减小趋势;②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对增长的负作用,各地区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波动—增长关系的地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强度上;③控制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有被放大的倾向,考虑经济波动内生性时,中国经济波动程度提高1%,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0.12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