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2)
- 2023(13821)
- 2022(12034)
- 2021(11297)
- 2020(9315)
- 2019(21650)
- 2018(21762)
- 2017(42366)
- 2016(23082)
- 2015(26069)
- 2014(26379)
- 2013(26391)
- 2012(24676)
- 2011(22590)
- 2010(22836)
- 2009(21115)
- 2008(20650)
- 2007(18197)
- 2006(16525)
- 2005(14940)
- 学科
- 济(101739)
- 经济(101634)
- 管理(63778)
- 业(61648)
- 企(48499)
- 企业(48499)
- 方法(40042)
- 数学(34423)
- 数学方法(34097)
- 中国(32491)
- 农(28270)
- 地方(26173)
- 业经(22331)
- 财(21834)
- 学(21627)
- 制(19221)
- 农业(18878)
- 贸(17741)
- 贸易(17726)
- 银(17281)
- 银行(17241)
- 易(17122)
- 行(16627)
- 环境(16277)
- 融(15805)
- 金融(15804)
- 和(15574)
- 发(15096)
- 技术(14966)
- 理论(14924)
- 机构
- 大学(336470)
- 学院(335052)
- 济(135067)
- 管理(132195)
- 经济(131888)
- 研究(116519)
- 理学(112808)
- 理学院(111484)
- 管理学(109768)
- 管理学院(109156)
- 中国(88593)
- 京(74502)
- 科学(71688)
- 财(62819)
- 所(59002)
- 农(54283)
- 研究所(53242)
- 中心(52123)
- 江(50079)
- 财经(49607)
- 业大(49033)
- 北京(48116)
- 范(46303)
- 师范(45927)
- 经(44915)
- 院(42457)
- 农业(42177)
- 州(41296)
- 经济学(39802)
- 师范大学(37202)
- 基金
- 项目(220081)
- 科学(172399)
- 研究(163173)
- 基金(157563)
- 家(136421)
- 国家(135228)
- 科学基金(115544)
- 社会(101747)
- 社会科(96321)
- 社会科学(96294)
- 省(85783)
- 基金项目(84444)
- 自然(74182)
- 教育(73716)
- 划(72439)
- 自然科(72351)
- 自然科学(72334)
- 自然科学基金(70995)
- 编号(68012)
- 资助(64493)
- 成果(55760)
- 发(50600)
- 重点(48779)
- 部(48260)
- 课题(47043)
- 创(45035)
- 创新(42011)
- 科研(41278)
- 教育部(41057)
- 项目编号(40913)
- 期刊
- 济(157771)
- 经济(157771)
- 研究(105834)
- 中国(68168)
- 农(50337)
- 学报(49567)
- 管理(49384)
- 科学(48085)
- 财(44196)
- 教育(38708)
- 大学(37395)
- 学学(34951)
- 农业(34764)
- 融(32776)
- 金融(32776)
- 技术(28694)
- 业经(27435)
- 经济研究(24224)
- 财经(23629)
- 问题(22761)
- 经(20073)
- 图书(18481)
- 理论(17582)
- 业(16989)
- 技术经济(16505)
- 现代(16431)
- 实践(16101)
- 践(16101)
- 科技(16005)
- 商业(15895)
共检索到510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科 胡晓阳
土地储备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政府进行城市经营的主要手段。城市政府具有开展土地储备的内在动力,但是土地收入和税收收入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从城市政府、企业各自收益最大化出发,城市土地储备经营要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必须满足二者的参与约束。研究表明,聚集效应是城市土地储备经营可持续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土地储备 可持续发展 聚集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彬 陈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经营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的辩证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
环境经营 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永林 王要武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系统结构,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内容,对我国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 规划建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良沛
为研究我国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获取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深圳1979-2014年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二因素线性动态回归模型及函数变换方法,实证检验出深圳生产函数各主要参数,指出常住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深圳GDP的两个重要因素。文章指出,为保持城市发展的惯性和动力,超大型城市首先要保持劳动力总量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持续改进劳动力质量;第二,要建立鼓励固定资产定期更新的机制,增加资本投资;第三要不断鼓励科技革命和创新,放大科技在生产函数中的乘数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吴宗鑫
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使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从城市土地使用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土地使用 城市交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荀铮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能够支撑与允许的范围内,实质是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采用某种使用与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与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拴虎 唐红冶
完善土地计划管理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郑拴虎,唐红冶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土地计划管理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浒 李琦 承继成
“数字城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数字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将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综合决策、技术集成的需求 ,是一个理想的平台。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并在研究数字城市产生背景、国内外现状之后 ,提出了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市研究框架。并对数字城市所包含的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数字城市 数字地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耿小庆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研究数字城市的内涵及功能,建立从城市基础数据资源到宏观政策法规的数字城市系统模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方法与工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万茂 张颖
本文在分析土地整理产生的客观必要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系统阐述推进土地整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动力机制 ,最后提出可持续土地整理的理性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土地整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本理
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本刊记者马本理土地,万物之源;土地,财富之母;土地,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土地,制约明天中华腾飞的重要因素;……放眼远眺,未来弥漫着竞争的硝烟未来,这个令人神往的字眼,给人以无限遐想,给人以无限希望。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的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英 郧文聚 吴中元
通过分析国外土地整理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我国土地整理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方向,重点是补充耕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优化城乡用地格局、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塑造景观、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可持续发展 发展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维波
分析了现代城市发展背后掩盖的各种问题、矛盾及其生态学实质 ,指出建立生态文明观是现代城市摆脱困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 ,提出实施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现代城市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雷黎 申金升 徐一飞
一、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已逐渐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交通已成为北京21世纪城市交通的基本模式。 要达到交通可持续发展,应促使人们对交通需求管理进行深入地思考,特别是作为交通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客运结构,并在交通消费观念、提高交通效率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以及交通的资源环境利用等方面进行显著的变革,以期实现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