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3)
2023(4055)
2022(3548)
2021(3272)
2020(2717)
2019(6497)
2018(6535)
2017(14406)
2016(7615)
2015(8972)
2014(9109)
2013(9454)
2012(9145)
2011(8558)
2010(8853)
2009(8586)
2008(8503)
2007(7705)
2006(7170)
2005(6725)
作者
(24021)
(19805)
(19795)
(18996)
(12717)
(9384)
(9043)
(7651)
(7566)
(7083)
(6685)
(6670)
(6364)
(6216)
(6213)
(6122)
(5890)
(5765)
(5641)
(5616)
(4914)
(4804)
(4768)
(4540)
(4485)
(4444)
(4430)
(4271)
(4026)
(3885)
学科
(40537)
经济(40501)
管理(19995)
(17538)
方法(16406)
中国(15803)
数学(15414)
数学方法(15350)
(11856)
企业(11856)
(9415)
(9261)
土地(8556)
(8149)
(7739)
银行(7732)
(7634)
贸易(7628)
(7549)
(7509)
(7393)
地方(7280)
(7054)
金融(7054)
城市(7044)
环境(5804)
(5544)
业经(5445)
农业(5296)
(5289)
机构
大学(125814)
学院(123652)
(57318)
经济(55940)
管理(46795)
研究(44182)
理学(38861)
理学院(38387)
管理学(37955)
管理学院(37712)
中国(37017)
(29038)
(28513)
科学(23946)
财经(22989)
(22394)
(20830)
中心(19620)
研究所(19605)
经济学(18972)
北京(18711)
(18315)
(17813)
经济学院(17274)
财经大学(17141)
(15940)
(15637)
师范(15553)
业大(15453)
(14798)
基金
项目(71694)
科学(56834)
基金(53835)
研究(52183)
(46302)
国家(46001)
科学基金(39062)
社会(34995)
社会科(33273)
社会科学(33259)
基金项目(28555)
(25114)
自然(24498)
自然科(23877)
自然科学(23871)
自然科学基金(23404)
教育(23063)
资助(22515)
(22465)
编号(20831)
(17221)
成果(17158)
重点(15688)
(15681)
国家社会(14745)
教育部(14700)
课题(14357)
人文(14023)
(13549)
社科(13531)
期刊
(67115)
经济(67115)
研究(44013)
中国(24258)
(19942)
(16993)
金融(16993)
管理(16947)
科学(16436)
(15451)
学报(14589)
财经(12235)
问题(11820)
经济研究(11024)
大学(10989)
(10538)
业经(10477)
学学(10391)
农业(10168)
(8820)
技术(8365)
理论(7847)
国际(7436)
教育(7110)
现代(7044)
实践(6932)
(6932)
商业(6929)
城市(6885)
(6622)
共检索到19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郁玲  周勇  
采用情景分析法和市场供求均衡分析法,基于对土地市场不同发育程度、不同市场结构下市场均衡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分析,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研究表明,随着土地市场由完全竞争向垄断竞争、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转变,市场化程度在降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在下降;市场发育越不完善,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越过度,越导致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的进一步降低。因此,应转变土地管理机制,推进土地市场创新,使市场成为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构建以市场配置建设用地为主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尽量消除土地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全面提高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缓解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石晓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根据对土地市场的微观模型和帕累托次优条件下的土地供给模型所进行的分析,农民经济利益的损失是可以通过市场行为来弥补的。我们可以将政府投资于征用土地的基础设施费用计入土地的销售价格,将房地产开发商投资于征用土地的基础设施费用计入开发成本和销售价格,按照市场行为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能将此作为城市政府占有农民土地收益的理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新蕾  赵燕霞  
[目的]基于土地交易微观数据,测度2004—2017年我国不同区域和不同地类土地市场化程度及其差异性。[方法]文章运用δ收敛和β收敛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以2010年为界限呈现倒"U"型趋势;不同区域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区域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最高,东部次之,东北和西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地类来看,商服用地市场化程度整体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在2006—2008年上升迅速,住宅用地在201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由西到东递增,但区域间和地类间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存在非均衡发展;从收敛趋势来看,东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土地市场化程度只存在条件β收敛,西部地区3种收敛均存在;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工矿仓储用地3种收敛都存在。[结论]对不同区域与不同地类土地市场化程度非均衡发展趋势及其收敛性的认识,可为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红梅  刘卫东  刘红光  
该文在分析土地市场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运用我国31省(市、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估算土地市场发育对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全国土地市场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2001-2008年间,我国土地市场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就能提升1.276 5亿元/Km2。进一步地将我国31省(市、区)划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成熟期和后期4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省(市、区)土地市场化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方向有着较大差别。工业化初期阶段省(市、区)的土地市场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弹性系数最高;工业化中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建强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化改革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作用,为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面板数据GLS模型。研究结果:土地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了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论:(1)土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纳入其他影响因素后,依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2)土地一级市场目前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明显大于土地二级市场;(3)土地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土地市场化总体水平,也提高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陈宗祥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发育、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方法: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总体上全国土地市场化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都对碳排放效应有着显著的反向减缓作用;(2)1998—2011年期间,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就会减少1.906个单位;土地市场化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就会减少1.528个单位。研究结论: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来减缓碳排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周勇  
当前我国城市用地外延扩张与存量土地粗放利用的并存使得土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说,土地粗放利用是土地资源低效配置的重要表现。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和有效手段,而转型期我国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失灵是土地资源低效配置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江苏省开发区为例,针对土地市场发育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①随着土地市场的发育成熟,市场将逐渐取代政府干预成为驱动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机制,而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也随之提高;②在土地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反映土地市场化程度的价格、供求均衡度、市场竞争度等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袁佳宇  余名星  冯忠垒  周勇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为转型期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实现途径。研究方法: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土地的市场化程度与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在短期内却是失衡的,且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各异。在东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随时间推移而递减,短期内降为0;在中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效应为正且长期存在;在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冲击效应短期内为负,而随时间推移变为正值且逐渐增大。研究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罗富政  
基于我国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计算了各城市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偏低,但呈现出逐渐提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城市之间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土地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土地市场化程度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随着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善也越来越明显;城市二、三产业比值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志远  苗建军  
文章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假说思想对2004—2015年中国省际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呈现均衡化的发展趋势,区域之间的差异趋于缩小,全国范围土地利用的总体差异主要来自组间差异;空间极化分析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极化特征显著,并且极化程度不断增强;省际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趋势与条件β收敛趋势,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同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则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曲福田  吴郁玲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和有效方式,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文章在构建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模型分别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化率和不同市场发育阶段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33.4%的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处于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发展阶段;57.1%处于转型中期发展阶段,整体来说,市场发育较为成熟。而不同土地市场发育阶段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不同,处于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要显著高于处于转型中期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因此,文章认为提高我国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思路应是推进土地市场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晶  
节约集约用地在发展中位居何处引人深思过去30多年,我国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相对较为粗放。人们强调更多的往往是资本和劳动的扩张,而对土地扩张在经济进步、GDP提高方面的作用关注得较少。其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国家发展方式转变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非常值得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