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1)
- 2023(5795)
- 2022(5120)
- 2021(4883)
- 2020(4175)
- 2019(9957)
- 2018(9941)
- 2017(20337)
- 2016(10822)
- 2015(12521)
- 2014(12505)
- 2013(12815)
- 2012(12346)
- 2011(11392)
- 2010(11811)
- 2009(11612)
- 2008(11816)
- 2007(10917)
- 2006(10119)
- 2005(9484)
- 学科
- 济(52814)
- 经济(52759)
- 管理(29362)
- 业(25406)
- 方法(20601)
- 企(19372)
- 企业(19372)
- 中国(19279)
- 数学(18329)
- 数学方法(18088)
- 农(12328)
- 制(12151)
- 财(11522)
- 学(11160)
- 贸(10173)
- 贸易(10162)
- 易(9848)
- 银(9784)
- 银行(9775)
- 行(9453)
- 地方(9448)
- 融(8967)
- 金融(8967)
- 土地(8433)
- 业经(7983)
- 体(7774)
- 城市(7265)
- 农业(6917)
- 理论(6881)
- 环境(6615)
- 机构
- 大学(170723)
- 学院(166526)
- 济(72268)
- 经济(70483)
- 管理(61065)
- 研究(59908)
- 理学(50536)
- 理学院(49868)
- 中国(49692)
- 管理学(48926)
- 管理学院(48593)
- 京(39134)
- 财(37200)
- 科学(33775)
- 所(30634)
- 财经(28762)
- 中心(27097)
- 研究所(26769)
- 江(26126)
- 经(25993)
- 北京(25709)
- 农(24755)
- 经济学(23223)
- 范(22661)
- 师范(22490)
- 院(21683)
- 财经大学(21277)
- 业大(21241)
- 州(20934)
- 经济学院(20904)
- 基金
- 项目(95573)
- 科学(75023)
- 基金(70628)
- 研究(69710)
- 家(60933)
- 国家(60483)
- 科学基金(51163)
- 社会(45080)
- 社会科(42715)
- 社会科学(42697)
- 基金项目(36831)
- 省(33975)
- 自然(32396)
- 教育(31846)
- 自然科(31637)
- 自然科学(31626)
- 自然科学基金(31000)
- 资助(30061)
- 划(29914)
- 编号(28138)
- 成果(24435)
- 部(22287)
- 重点(21048)
- 发(20070)
- 课题(19759)
- 教育部(19135)
- 国家社会(18760)
- 大学(18149)
- 创(18137)
- 人文(17991)
共检索到27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丽娜
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是政府垄断的市场,其间有合理的地方,同时也存在非市场缺陷。本文列举了非市场缺陷的表现,分析了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体制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非市场缺陷 原因 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芮训媛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及其外部环境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然而 ,人们在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时 ,通常只注意对市场缺陷的弥补 ,对非市场缺陷是如何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则研究不足。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中 ,非市场缺陷对经济的制约已逐渐凸现。文章将针对中国经济在市场化进程中的非市场缺陷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 ,并试图找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市场缺陷 政府职能 产权制度 预算约束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严北战
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运行中的非市场化缺陷严北战从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来看,与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大致有三种模式,即计划型证券市场运行模式、计划──市场结合型证券市场运行模式和市场型证券市场运行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珉 刘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诸如市场外部性、公共产品、垄断和分配的不平等等大量市场缺陷。这些都成为了非市场活动和公共政策干预的理由,但非市场的选择,又会面临更多非市场缺陷的危险。从有效的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经验证明,非市场缺陷比市场缺陷严重得多。因此,当目前非市场行为有扩大的趋势时,在注重市场缺陷的同时,非市场缺陷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晖
无论从经济的合理性还是制度的合宪性分析,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正当性基础均源于国家从土地的社会最佳利用出发对土地市场进行管理,它是国家行使土地管理权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广东省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限度地直接入市的试点,从相反方面佐证了垄断不再有助于土地的整体最佳利用。由此,国家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只能是一种土地管理权,而不是政府在土地市场上的垄断经营权。
关键词:
土地一级市场 垄断 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翟吉昌
关于完善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初步探讨衡水市市长翟吉昌城市土地作为包含人类世代劳作和投入的特殊资源,是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要素和先决条件。在我国城市投资沉淀于城市土地之上,使之成为“黄金地段”,产生了超常的资产价值。正因为如此,城市国有土地这一特殊的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翟吉昌
关于完善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初步探讨衡水市市长翟吉昌城市土地作为包含人类世代劳作和投入的特殊资源,是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要素和先决条件。在我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的前提下,长期的城市建设将大量国家投资沉淀于城市土地之上,使之成为“黄金地段”,产生了超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印坤华 邓伟
当前城市土地在供给制度、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使城市土地利用出现了"拔葱式开发"和"圈地运动"等现象。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理顺土地供给渠道、规范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本文重点阐述了通过组建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作为土地供给的专业性职能机构,来调控土地供给与土地收益分配,从而建立一个层次分明、运转有序的房地产市场。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土地供给 土地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文荣
通过对建国后的历史考察 ,认为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消长演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而这种演变始终未能有效地消除土地资源配置低效率和城市用地规模过度扩张。由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是不完善的 ,因此 ,机制的“选择”应该是“以哪种机制为主”的选择。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 ,应以市场机制为主 ,政府机制也能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但必须采取措施来弥补政府缺陷。
关键词:
市场失灵 城市用地规模过度扩张 机制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贵良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包括国家原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此项制度造成了土地一级市场中土地供给的政府垄断行为。本文在针对当前这项土地制度弊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土地一级市场中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级市场 土地使用权 市场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国安 宋奇成 郁文达
论市场缺陷的评价标准与市场缺陷曾国安宋奇成郁文达一、市场缺陷的评价标准对市场缺陷的讨论充斥着经济学文献。但综观经济学文献,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缺陷的认识却并不一致。如果是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缺陷的认识存在不同的看法,那并不奇怪,也不能作为支持对市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沛 刘丹
本文从中国近20年经济发展的渐进式改革进程的大背景出发,论述股票市场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表明,国家主导型渐进式改革背景下对股票市场赋予了控制金融剩余、为国企改革服务的特殊任务,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设计抑制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而国家、地方、特权阶层、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散户等分利集团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又产生了股票市场上种种的非市场化或违规现象。因此,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失效产生的表面原因虽然常被归结为其自身内部的问题,但实质应是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重新考量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设计和布局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分利集团 股票市场 资源配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倪馨
我国股票市场是由政府强行催生于计划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保障其顺利发展,政府为其制定了一系列基本制度框架。事隔十几年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尽管股票市场的基本制度安排也几经调整和转换,但制度缺陷依然明显存在并影响了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本文从深入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现存的基本制度缺陷入手,指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功能定位扭曲、股权分置和股市监管行政化的制度缺陷,认为政府过度干预是造成股市上述制度缺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必须从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入手。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制度缺陷 政府干预 股权分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左翔 殷醒民
在当前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既是公共品的提供者,又是垄断了土地交易一级市场、"经营"土地的"企业家"。本文建立一个理论模型阐明了,尽管垄断更多的国有土地能够放松财政约束,但均衡时地方政府会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入到能让土地增值和未来税收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并不一定是宽裕财政收入的受益者。利用全国284个地级市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变量后,地方政府垄断更多国有土地转让会显著增加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则会显著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