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9)
- 2023(5503)
- 2022(4695)
- 2021(4482)
- 2020(3828)
- 2019(8631)
- 2018(8771)
- 2017(17861)
- 2016(9435)
- 2015(10905)
- 2014(11217)
- 2013(11409)
- 2012(10969)
- 2011(10122)
- 2010(10584)
- 2009(10392)
- 2008(10323)
- 2007(9623)
- 2006(8980)
- 2005(8316)
- 学科
- 济(43453)
- 经济(43398)
- 管理(27747)
- 业(24114)
- 方法(18429)
- 企(17878)
- 企业(17878)
- 中国(17392)
- 数学(16330)
- 数学方法(16152)
- 制(12570)
- 银(11797)
- 银行(11776)
- 行(11039)
- 农(10634)
- 财(9767)
- 贸(9637)
- 贸易(9625)
- 易(9201)
- 地方(8344)
- 业经(7913)
- 融(7590)
- 金融(7590)
- 学(7540)
- 度(7319)
- 制度(7312)
- 城市(6695)
- 农业(6628)
- 体(6627)
- 环境(6292)
- 机构
- 大学(151695)
- 学院(149860)
- 济(63684)
- 经济(62102)
- 管理(55576)
- 研究(50572)
- 理学(46755)
- 理学院(46124)
- 管理学(45336)
- 管理学院(45068)
- 中国(43130)
- 京(33707)
- 财(32608)
- 科学(29673)
- 所(25744)
- 财经(25455)
- 经(22917)
- 研究所(22732)
- 中心(22714)
- 江(22529)
- 北京(22064)
- 农(21665)
- 范(20216)
- 师范(20049)
- 经济学(20035)
- 业大(19051)
- 州(18942)
- 财经大学(18843)
- 经济学院(18120)
- 院(17961)
- 基金
- 项目(87249)
- 科学(68599)
- 基金(64087)
- 研究(63040)
- 家(54923)
- 国家(54453)
- 科学基金(46474)
- 社会(41379)
- 社会科(39133)
- 社会科学(39122)
- 基金项目(33998)
- 省(32034)
- 自然(29542)
- 自然科(28895)
- 自然科学(28886)
- 教育(28794)
- 自然科学基金(28299)
- 划(27609)
- 资助(26634)
- 编号(25704)
- 成果(21226)
- 部(19944)
- 重点(18873)
- 发(18407)
- 课题(17590)
- 教育部(17216)
- 创(17018)
- 国家社会(16904)
- 人文(16451)
- 大学(16197)
共检索到238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微
本文认为,城市商业特别是零售业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的主要途径,未来我国商业将以城市市场为主要发展空间。城市商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明确定位,探索多样化的发展思路与途径。“十一五”期间,城市商业的发展思路应该是:第一,壮大龙头,培育增长极;第二,城市互动,扩大和深化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发展;第三,因地制宜,探索中小城市及中西部地区城市商业加快发展的新途径;第四,梯度发展,促进城市商业形成新发展秩序与格局。
关键词:
十一五 城市商业 城市互动 梯度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攀柱 章建文 吴树波
封山育林这一传统的造林方法在建国后经历了确立、倒退、恢复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相比,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兼具,且能将这三者有机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一致的显著优势,是一种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造林方法。当今,由于以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封山育林在我国扩大森林资源的途径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此,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措施、深入研究是加快封山育林步伐的关键。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工程封山育林 地位 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按照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在此背景下,要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开好局起好步,就必须坚持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消费增长中的积极作用,进而通过消费的扩大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扩大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兆洪
拉动经济快速增长需要扩大消费需求,今年的消费升温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正确认识目前的消 费需求态势,认真分析扩大消费需求中的各种利弊因素,因势利导进行政策调整,使消费需求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仍需我 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居民 消费需求 升温 扩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代武 傅家荣
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投资和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对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现象,提出如何有效地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相关措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德容
一、满足消费安全的需要是人们消费的基本需要人们消费是要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体力的恢复和发展、身体健康,是衡量消费需要满足程度的重要方面。而身体健康、体力的恢复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消费要安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问陶 王静涛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必然导致以收入为基础的消费层次的存在,这要求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必须考虑到不同收入层的消费结构、消费理念是不同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和层次的变化。本文用消费贡献函数对不同收入层对内需的拉动情况作了分析,提出应根据我国收入层次存在的现实来制定政策措施。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扩大内需 消费贡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方智毅
"中消协"把2011年的主题定为"消费与民生",进一步增强了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当前消费政策的目标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一、消费与民生总体分析民生问题在当前比较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辉煌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向深层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民生",这一主题的确定非常科学,充分认识到了扩大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浩辉
"中消协"确定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民生"。这个主题,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合当前社会生活实际,有助于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深入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我想就"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学
消费需求不足是经济增长的桎梏。如何扩大消费需求不足?作者认为,必须在认识和把握消费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寻找新的需求管理方法,在动态上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总量和结构平衡。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消费需求不足,这已成为我国走向富裕社会的巨大障碍。为此,必须适当扩大农民和城市居民(包括贫困地区人民、城乡生活困难者)的需求能力,为主导消费品生产及为其服务的生产资料生产开辟广阔的市场,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胜利
为防止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及时作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部署,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建立在内需拉动的基础上。投资需求在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启动较快,而消费需求由于财政资金的较少直接介入而启动相对缓慢。在此情况下,必须借助金融手段,依靠金融的推动来扩大消费,进而由消费扩大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金融作用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逖
本文定义并使用宽口径服务消费支出定义,利用AIDS模型对北京市居民服务消费结构和服务消费价格弹性进行了动态分析,在分析现阶段北京市服务消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增加服务消费供给、多渠道稳定服务消费价格等方面提出了扩大城市居民服务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消费 AIDS模型 价格弹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笑非
消费不足在不同收入阶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高收入阶层表现为消费欲望不足,低收入阶层表现为支付能力不足。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通过城市化实现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升级,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及新产品科技创新,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并通过刺激居民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增长。
关键词:
产品创新 消费能力培育 支付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松莲 贺翌 孙经纬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频迭代,媒体在资本市场中愈发重要,故明确媒体在信息传播鸿沟中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以2012—2020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实地调研场景下媒体报道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媒体报道表现出“鸿沟扩大”效应,即实地调研窗口期媒体报道越多,公司内部人交易获利越多,在引入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媒体报道语调越乐观,“鸿沟扩大”效应越明显,公司内部人越可能利用信息优势在卖出交易中获利;第三,公司治理质量越高,媒体报道“鸿沟扩大”效应越弱,内部人越难利用信息优势获利。研究为明确媒体报道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提供证据,也为实地调研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和提升公司治理质量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