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6)
2023(9651)
2022(7371)
2021(6581)
2020(5047)
2019(11165)
2018(11445)
2017(22640)
2016(12460)
2015(14303)
2014(14615)
2013(14300)
2012(13395)
2011(12113)
2010(12358)
2009(11648)
2008(11647)
2007(10719)
2006(10023)
2005(9215)
作者
(37717)
(31261)
(31033)
(29829)
(19796)
(14732)
(14175)
(12132)
(11894)
(11052)
(10592)
(10467)
(9904)
(9765)
(9643)
(9525)
(9292)
(9194)
(9115)
(9015)
(7947)
(7652)
(7584)
(7107)
(7060)
(6983)
(6924)
(6887)
(6314)
(6186)
学科
(56068)
经济(56010)
管理(36911)
(31094)
(23117)
企业(23117)
中国(22084)
方法(19145)
(16982)
数学(16558)
数学方法(16352)
环境(13536)
业经(12964)
(12793)
地方(12318)
(11851)
(11576)
农业(10839)
(10504)
银行(10489)
(10201)
贸易(10191)
(10102)
(10009)
(9918)
(8872)
(8870)
金融(8869)
(8755)
(8310)
机构
大学(189264)
学院(189186)
(78103)
经济(76195)
管理(67593)
研究(66144)
理学(56799)
理学院(56132)
管理学(55116)
管理学院(54786)
中国(51155)
(41600)
科学(39559)
(38258)
(33248)
财经(30003)
中心(29748)
研究所(29660)
(29179)
(29148)
(27063)
北京(26699)
(26246)
师范(25992)
业大(25905)
经济学(24617)
(24338)
(23604)
农业(22787)
经济学院(22243)
基金
项目(116986)
科学(91795)
研究(87634)
基金(83783)
(72613)
国家(72010)
科学基金(60916)
社会(56369)
社会科(53345)
社会科学(53331)
(45188)
基金项目(43894)
教育(39745)
(38483)
自然(37114)
编号(36261)
自然科(36204)
自然科学(36196)
自然科学基金(35472)
资助(33235)
成果(30315)
(26976)
重点(26565)
课题(25809)
(25671)
国家社会(23377)
(23255)
发展(22090)
(21954)
教育部(21948)
期刊
(93339)
经济(93339)
研究(61450)
中国(37155)
(28060)
学报(27979)
(27399)
科学(26723)
管理(25709)
教育(21985)
大学(21788)
学学(20406)
(20299)
金融(20299)
农业(18840)
技术(16008)
业经(15829)
财经(14953)
问题(14814)
经济研究(14746)
(13045)
(11260)
现代(9879)
理论(9440)
国际(9408)
商业(9192)
(9144)
技术经济(9055)
(8775)
图书(8665)
共检索到293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洪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副产品。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认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时期的280ppmv(相当于1立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陈明  
本文认为人均GNP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佳标准。以人均GNP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策的偏差所引起的。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需要彻底放弃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大都市区、推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整合城市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陶新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率10多个百分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城市规模应根据其发展需要与可能,鼓励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乘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风,稳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建伟  
在"田园城市"、"邻里中心"等国外优秀规划理念的启发下,结合我国传统小城镇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蜂窝理念,力图通过功能混合促进职住平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等手段从根本上减少城市居民工作、生活的长距离出行需求,同时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增加绿色出行的比例,从而实现从规划角度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以重庆市两江新区蔡家项目为例进行相关规划研究,通过对居民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的模拟,发现应用蜂窝理念改造后的城市能实现减排68%左右,减排效果非常显著,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适用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红  陈雨蒙  
基于城市化视角,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了1978——201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经济增长、能源消耗、贸易开放的现实关系。研究显示:长期关系上,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及贸易开放对二氧化碳排放均存在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则存在负向影响。短期关系上,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正向影响较强;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较强的负向作用;贸易开放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难以确定。因果关系上,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存在互为因果的双向影响机制;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及城市化与碳排放仅存在单向影响机制,且均呈一定滞后特征。文章对实证结果逐一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武力超  罗湘衡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低碳城市化的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要积极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应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与"低碳城市"的要求基本一致,迅速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低碳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智  侯双  
利用2002—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3个角度对我国工业SO2、废气、废水、粉尘、烟尘的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城市化水平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与工业规模效应、城市化水平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在不同年份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方向和贡献程度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技术效应的贡献最大;技术水平提高是城市化促使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剑平  莫晓辉  
实践表明,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地方政府以区划规划和土地国有化推动的城市化,还是农民以集体土地自主参与的城市化,都问题丛生。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出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发展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就是: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等值化为导向,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章  
Knowledge City,as a new concept of strategy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which took its rise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in the 80-90s of last century,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world.Since then,a large number of successful knowledge cities have come into being in the...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章  
知识城市作为21世纪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理念,自上个世纪初在欧、美诞生以来,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全球崛起了一批著名的知识城市,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当今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充分认识、了解知识城市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内涵,全球知识城市发展的现状、特点和成为知识城市的母体城市类型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有助于我们拓宽思路,把我国城市化建设纳入全球视野,规避西方走过的老路,以知识经济产业集群为先导,以创新为原动力,促进城市的转型,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体系,赢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梦琴  
城市化进程中卷入城市化浪潮的村落"终结"为城市,是世界各国的一般规律。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村落终结具有多样性和渐进性的特征。中国村落终结艰难的制度根源是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管理制度。村落终结是农村村落伴随着一系列重大事件完成城市化的过程,存在着多种终结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终结成为村落终结的重要标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赵春升  胡莉莉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会增加能源消费量1085.26千克标煤。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8535.04万吨和56678.76万吨,农村分别为6883.41万吨和8117.94万吨。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引导居民逐步向低碳的生活模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登国  
县域城市化是中国梯度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是建构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县域城市化还存在众多的问题,比如县城的城市化拉动力不足、县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制度性障碍的普遍存在等,影响了县域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速度。因此,有必要通过县城的场域功能与结构升级、城镇生活方式与品质再造、乡村建设与新田园生活样态、产业集聚与提升城市就业、制度投入与社会结构创新等各种方式,促进县域城市化与县域社会结构的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泱  周少甫  
根据1995~2008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碳排放增加速度高于城市化本身的增加速度,城市化进程会继续放大碳排放量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二次项系数为正,意味着还不存在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同时,为了考察中国地区间发展的异质性,根据城市化水平由高到低分成4组区域,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数越低,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就越大;地区的城市化推进速度越快,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就越大;而且,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也是碳排放的重要决定因素。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