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4)
2023(14830)
2022(12556)
2021(11557)
2020(9691)
2019(22310)
2018(22328)
2017(44051)
2016(23966)
2015(27288)
2014(27517)
2013(27065)
2012(25134)
2011(22716)
2010(22693)
2009(21103)
2008(20968)
2007(18573)
2006(16623)
2005(14772)
作者
(71078)
(58516)
(58483)
(55724)
(37522)
(28017)
(26531)
(23106)
(22350)
(21050)
(20071)
(19679)
(18530)
(18425)
(18136)
(17856)
(17518)
(17465)
(16935)
(16743)
(14512)
(14462)
(14251)
(13204)
(13136)
(13092)
(13004)
(12881)
(11864)
(11590)
学科
(101661)
经济(101540)
管理(70713)
(65542)
(52928)
企业(52928)
方法(46978)
数学(41136)
数学方法(40706)
中国(30500)
(27126)
(24581)
业经(21940)
(20945)
地方(20559)
(19429)
(18546)
贸易(18536)
(17963)
农业(17743)
环境(17172)
(16056)
银行(16015)
理论(15976)
(15262)
(15197)
(15183)
财务(15109)
财务管理(15073)
(14891)
机构
大学(354704)
学院(350545)
(141148)
管理(138049)
经济(137948)
理学(119375)
理学院(118062)
研究(116254)
管理学(116047)
管理学院(115428)
中国(86701)
(76394)
科学(71673)
(66174)
(58016)
(54115)
财经(53555)
研究所(52509)
中心(52261)
业大(51301)
(50700)
(48649)
北京(48445)
(46782)
师范(46361)
经济学(43089)
农业(42523)
(42436)
(41555)
财经大学(39867)
基金
项目(234862)
科学(184579)
研究(171795)
基金(170924)
(148047)
国家(146851)
科学基金(126371)
社会(108836)
社会科(103107)
社会科学(103081)
基金项目(90943)
(90218)
自然(81719)
自然科(79807)
自然科学(79790)
教育(78666)
自然科学基金(78341)
(76172)
资助(70684)
编号(70245)
成果(57330)
(52100)
重点(51892)
(49714)
课题(48039)
(47696)
教育部(44844)
国家社会(44712)
科研(44626)
创新(44548)
期刊
(154828)
经济(154828)
研究(106718)
中国(62800)
学报(54860)
管理(50843)
科学(50170)
(49147)
(47902)
大学(41798)
学学(39162)
教育(38412)
农业(33937)
(31044)
金融(31044)
技术(29799)
财经(26329)
业经(25185)
经济研究(24577)
问题(22436)
(22425)
图书(18885)
理论(18107)
技术经济(17338)
(16726)
现代(16480)
实践(16476)
(16476)
(16427)
科技(16162)
共检索到512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智  侯双  
利用2002—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3个角度对我国工业SO2、废气、废水、粉尘、烟尘的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城市化水平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与工业规模效应、城市化水平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在不同年份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方向和贡献程度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技术效应的贡献最大;技术水平提高是城市化促使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顺毅  王双进  
文章讨论了产业集聚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基于2001~2007年我国20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取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三种污染物的排放指标中,产业集聚度对污染排放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减少我国工业污染的排放,从而缓解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孟源  郑义  
文章基于1997-2010年省级层面的数据测算出中国的环境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FDI与工业污染排放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FDI、资本禀赋、国有产值比重、环境技术效率等变量对于我国的工业污染排放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环境避难所"假说;FDI流入不仅直接带来大量的"三废"污染排放,而且通过关联效应驱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工业化和"资本深化",间接导致污染排放增加;资本禀赋、国有产值居高不下均强化了污染排放,环境技术效率显著弱化了污染排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洪涛  于明超  江静  
本文在污染供需分析框架下,选取中国2001-2006年34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等三种污染物排放密度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污染密度均与能源消耗密度、相对工资水平和国有资本比重正相关,与企业规模、环境管制指标和外资比重负相关。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机制才是根本出路。为此需要做到:(1)鼓励节能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执行力度的监督;(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4)理顺政府对环保信息的披露机制;(5)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6)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标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亚飞  宋马林  
利用1999—2010年我国29个省级辖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级辖区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的互动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各省级辖区在确定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时,不仅考虑本辖区的工业污染水平,还会考虑相邻辖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即各省际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性;相对于人均GDP和财政收入能力而言,省际环保策略是制约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的关键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健  甄庆媛  
本文运用2003—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通过构建面板线性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发现城市人口规模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负向影响,并存在一重门限效应,当城市人口规模超过门限值1333.4万人时,其减排效应更强;城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成立。本文按照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分组考察了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当前的发展阶段,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EKC的拐点,而人口规模仍在门限值之下,因此合理地吸引人口聚集有助于工业污染减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健  甄庆媛  
本文运用2003—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通过构建面板线性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发现城市人口规模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负向影响,并存在一重门限效应,当城市人口规模超过门限值1333.4万人时,其减排效应更强;城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成立。本文按照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分组考察了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当前的发展阶段,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EKC的拐点,而人口规模仍在门限值之下,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铭  冯皓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利于减少单位GDP工业污染排放强度。本文构建了1993~2006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内部地级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距,用来反映省级行政区内部的空间集聚水平。研究发现,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度提高有利于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污染物质的排放强度。中国当前通过行政手段阻碍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政策并不利于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道臻  任荣明  
目前外国直接投资和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主要是从污染物的排放量的角度出发,同时相关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文章利用1991年~2007年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从污染物排放和处理(达标)的两个角度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污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不一致,在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同时增加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但能够提高对二者的治理水平,有利于我国环境的保护。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迅  冯敬娟  
经济增长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但经济增长是否一定会造成污染的加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以河南省为例选取1986~2009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广义脉冲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法,考察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的长期双向动态关联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工业污染加剧的重要解释因子,同时工业污染的加剧对经济增长有反面效应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的增长会导致工业污染的加剧,污染的增加又抑制经济的增长,提出了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晓星  陈劭锋  刘扬  
全要素生产率是动态效率的一种度量。以我国30个省市的工业污染治理投入产出的统计数据为实例,运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省际的工业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结果显示:2000~2009年期间我国工业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增加7.1%,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省际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河北省工业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改善最多,而青海省下降最多;工业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和技术变化随时间都呈现U型曲线规律。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提升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泱  周少甫  
根据1995~2008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碳排放增加速度高于城市化本身的增加速度,城市化进程会继续放大碳排放量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二次项系数为正,意味着还不存在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同时,为了考察中国地区间发展的异质性,根据城市化水平由高到低分成4组区域,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数越低,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就越大;地区的城市化推进速度越快,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就越大;而且,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也是碳排放的重要决定因素。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明  吴雪萍  郭施宏  
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利用中国2001~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化进程、环境管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口城市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比土地城市化更为直接;环境规制对工业污染减排的总体刺激效果不佳;不同地区的大气污染受城市化、环境规制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东部地区表现的最为敏感,其城市化和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均有显著的冲击作用,中部地区只有城市化与大气污染联系紧密,而西部地区无论城市化还是环境规制对大气污染的反应都极不敏感。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娟  
运用2003—200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工业烟尘排放量的三类工业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就全国范围而言,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大部分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均GDP水平已超过工业烟尘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临界值水平,工业烟尘排放量随人均GDP的增长而相应减少。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媛媛  李坤望  
本文采取2001-2006年36个工业行业的数据,检验了开放条件下影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因素,结果发现同行业外资的进入、下游行业外资的进入、研发程度、环保人员、出口交货值以及资本劳动比都可以显著的影响排放强度。但在子样本的回归下,影响程度差异则比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