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2)
2023(9536)
2022(7773)
2021(6970)
2020(6051)
2019(14041)
2018(14235)
2017(28829)
2016(15953)
2015(18561)
2014(19068)
2013(18972)
2012(17796)
2011(16298)
2010(16738)
2009(15892)
2008(16047)
2007(14621)
2006(13114)
2005(12016)
作者
(48809)
(40752)
(40407)
(38990)
(25812)
(19335)
(18752)
(15937)
(15231)
(14460)
(13720)
(13453)
(12901)
(12872)
(12841)
(12622)
(12507)
(12005)
(11825)
(11790)
(10177)
(10140)
(9998)
(9281)
(9202)
(9179)
(9115)
(8998)
(8241)
(8150)
学科
(73005)
经济(72940)
管理(42811)
(41124)
方法(31447)
(30486)
企业(30486)
数学(28170)
数学方法(27984)
中国(24268)
(21113)
(16978)
地方(15642)
(15011)
业经(14927)
(14037)
贸易(14032)
(13601)
(13571)
农业(13473)
(12563)
银行(12533)
(11967)
(11063)
金融(11061)
环境(10553)
(10216)
(10012)
(9873)
(9642)
机构
大学(244302)
学院(242628)
(103617)
经济(101277)
管理(89142)
研究(84685)
理学(75622)
理学院(74697)
管理学(73509)
管理学院(73038)
中国(64538)
(52859)
科学(51159)
(48635)
(43882)
(41771)
研究所(39524)
财经(38554)
中心(38348)
(37493)
业大(35458)
(34791)
北京(33664)
农业(33097)
经济学(32947)
(32605)
师范(32310)
(30137)
经济学院(30011)
(29950)
基金
项目(151406)
科学(117966)
研究(110815)
基金(108705)
(94162)
国家(93415)
科学基金(78648)
社会(70495)
社会科(66746)
社会科学(66723)
(58565)
基金项目(57763)
教育(50593)
(49845)
自然(49188)
自然科(47976)
自然科学(47961)
自然科学基金(47058)
编号(45987)
资助(44246)
成果(38272)
重点(34303)
(34036)
(33942)
课题(31898)
(30217)
国家社会(29096)
教育部(28862)
科研(28803)
创新(28434)
期刊
(117448)
经济(117448)
研究(75384)
中国(44779)
(38286)
学报(36877)
(36839)
科学(33977)
管理(31159)
大学(27429)
学学(25723)
农业(25303)
(24465)
金融(24465)
教育(23268)
技术(20308)
业经(19497)
财经(19383)
经济研究(18921)
问题(18556)
(16711)
(13863)
(13260)
技术经济(12695)
理论(12674)
商业(12236)
现代(12134)
统计(11805)
国际(11467)
实践(11392)
共检索到365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诗博  王如渊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难以判定。然而从工业总产值指数与城市化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仍然明显。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业难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畸形时,重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时,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减弱。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力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生的现象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在工业和城市化的共同进步方面 ,我们存在着工业一马当先 ,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化则相对滞后的缺陷。从工业化、城市化相对统一、同步发展的本质看 ,城市化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 80 %还多的国家 ,应根据我国国情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缩小城市化与工业化差距 ,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可  殷广卫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可  章元  
现有文献普遍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是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流动,本文则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本密集型投资倾向的视角补充了一个新的解释。本文结合跨国数据的分析,同时应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全国层面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后发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在一定阶段内的不平衡发展与中国城市部门侧重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倾向有关。这一倾向使得城市部门的资本深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降低,从而扩大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三化同步",中国需要逐步扭转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倾向,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书琛  蒋耀建  
以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变动模型作为标准的变动模式,结合1985年~2004年国内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关系和工业化内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发现: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但城市化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就业推动。现阶段可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及促进农村工业城市化来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乔海波  蒲国良  
从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城市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策等多方面研究了城镇化滞后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促进城镇化水平、减弱城镇化滞后的因素有: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城市失业率、城市公共服务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加重城镇化滞后程度的因素有:对外直接投资、国有经济占比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策。为此,应继续扩大外贸规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减少政府过度干预,加快城镇化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激化城乡二元结构土地制度矛盾,使得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成为影响城乡土地供求的核心因素。城市土地有效供求分析模型表明要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确实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调整现有的城市化模式,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核心,实现城市空间的紧凑和布局的多元化,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实现土地供求的有效均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耿海青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及工业化水平相比,就更显落后,这是一个违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独特现象。这一现状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建国后偏重重工业的产业政策、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由体制转换所导致的下岗职工增加和城乡口径不一的计划生育政策。城乡实际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将与日俱增,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开始在我国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市化水平在十几年内必将有一次大幅度的提高。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现状、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了初步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自铎  
在现阶段我国面临着加快城市化和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双重任务。在二者中谁占居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学术界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笔者对有人提出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看法提出质疑,作者认为二者是一个相互推动的渐进过程,就当前而言必须首先要解决城市化相对工业化的滞后问题;并指出确立这一认识对刚刚打开城门,开始从体制上解决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很有必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彬  
城市化作为一项国策 ,对于扩大需求、缩小城乡差别、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就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成因作出剖析 ,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我们认为 ,正是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相协调的方面 ,决定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陈明  
本文认为人均GNP是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佳标准。以人均GNP为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并不滞后于工业化,但存在着城市化过程中就业结构没有随着工业化而相应高度化以及城市化质量不高的问题,而这是由于长期工业政策的偏差所引起的。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需要彻底放弃小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大都市区、推动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整合城市间的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亮  陈晓红  李诚固  
20世纪初,东北地区一度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重化工业地域,同时城市化的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快速的工业化是东北区高速城市化的基础,同时,殖民地产业布局地调整和优化又离不开城市化的支撑。吸取历史经验,对于当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永国  
工业化与城市化运动的辩证逻辑表明,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工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化的形态。在我国,既然作为内容的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演进,那么作为形式的城市化也应向新型城市化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爱华  
本文分析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比重基本呈线性关系,与人均GDP呈对数关系,这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出一致性;与工业产值比重的相关性不明显,这与改革开放前中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有关。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逐步趋于正常,互动机制初步形成。目前,互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