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1)
2023(10062)
2022(8202)
2021(7365)
2020(6346)
2019(14688)
2018(14751)
2017(29652)
2016(16386)
2015(18933)
2014(19464)
2013(19361)
2012(18223)
2011(16685)
2010(17076)
2009(16205)
2008(16340)
2007(14800)
2006(13261)
2005(12140)
作者
(50134)
(41787)
(41603)
(40009)
(26531)
(19876)
(19225)
(16336)
(15650)
(14844)
(14084)
(13830)
(13296)
(13219)
(13202)
(12953)
(12892)
(12315)
(12185)
(12038)
(10464)
(10395)
(10212)
(9526)
(9444)
(9412)
(9411)
(9256)
(8478)
(8350)
学科
(74481)
经济(74408)
管理(43942)
(42440)
方法(31723)
(31618)
企业(31618)
数学(28256)
数学方法(28065)
中国(25014)
(21702)
(17638)
地方(16016)
(15520)
业经(15419)
(14362)
贸易(14356)
(14094)
农业(13974)
(13913)
(12998)
银行(12968)
(12397)
(11522)
金融(11520)
(10425)
环境(10374)
(10300)
(10133)
(10063)
机构
大学(250146)
学院(248158)
(105226)
经济(102847)
管理(91409)
研究(87384)
理学(77707)
理学院(76731)
管理学(75496)
管理学院(75007)
中国(66752)
(54294)
科学(52749)
(49793)
(45368)
(43225)
研究所(40912)
中心(39521)
财经(39344)
(38223)
业大(36302)
(35523)
北京(34694)
农业(34291)
(33533)
师范(33235)
经济学(33228)
(31097)
(30461)
经济学院(30260)
基金
项目(155525)
科学(121259)
研究(113491)
基金(111854)
(97108)
国家(96331)
科学基金(81113)
社会(72191)
社会科(68334)
社会科学(68311)
(59944)
基金项目(59370)
教育(51875)
(51068)
自然(50934)
自然科(49688)
自然科学(49673)
自然科学基金(48762)
编号(47006)
资助(45238)
成果(39121)
重点(35265)
(34894)
(34715)
课题(32576)
(31157)
国家社会(29827)
科研(29621)
教育部(29566)
创新(29292)
期刊
(119122)
经济(119122)
研究(77076)
中国(46363)
(39494)
学报(38086)
(37688)
科学(35107)
管理(32186)
大学(28296)
学学(26467)
农业(26193)
(25314)
金融(25314)
教育(24427)
技术(20383)
财经(19570)
业经(19536)
经济研究(19274)
问题(18614)
(16853)
(14183)
(13801)
理论(12888)
技术经济(12651)
商业(12526)
现代(12348)
国际(12013)
统计(11968)
图书(11628)
共检索到37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耿海青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及工业化水平相比,就更显落后,这是一个违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独特现象。这一现状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建国后偏重重工业的产业政策、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由体制转换所导致的下岗职工增加和城乡口径不一的计划生育政策。城乡实际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将与日俱增,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开始在我国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市化水平在十几年内必将有一次大幅度的提高。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现状、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了初步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云南省属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如何测算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等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冠生  邹培明  
农村人口城市化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 ,我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严重滞后。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观上的原因是主要的。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加快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可  殷广卫  
关键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耀彬  陈志   杨益明  
在界定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 ,重新测算了不同年份中国省区城市化的实际水平。构建较为全面的区域城市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遴选出不同时期影响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子。研究显示 :(1)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分异是自然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2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 ,区域综合经济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社会投资、社会销售、居民消费以及邮电通讯能力等 ,一直是推动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动力因素 ;(3)由于历史基础以及不同时期政府政策取向不同 ,不同时期影响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很不相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诗博  王如渊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难以判定。然而从工业总产值指数与城市化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仍然明显。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工业难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畸形时,重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时,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抑制作用减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淼  刘莘  
21世纪以来,我国小城镇在人口吸纳、产业转换、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小城镇自身的特质外,乡镇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产业、金融、土地等政策的调整成为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小城镇的发展滞后带来了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化不足等一系列负效应,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必须给予小城镇相应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转变其发展模式,尽快提高其城市化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平生  申利侠  郎秀云  
本文描述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状,分析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原因,提出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相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与否是相对与其自身的工业化程度而言的 ,这一滞后的程度 ,不能用“国外城市化水平 -本国城市化水平”去测定。直接用本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数去表示城市化的滞后程度 ,则意味将整个农村不存在非农产业人口 ,视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应状态 ,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再加现行城乡人口统计口径方面的原因 ,需要专门探讨测算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方法。笔者利用工业化程度、城市就业人数、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等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匡算出 :2 0 0 0年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程度为 11 95 % ;并匡算出当年的城市化缺口为 :劳动力人数 85 0 1万、人口数 1 2 9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水映  胡晓峰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进入转型时期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和非农化总体上比转型期之前明显加快,但是,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与非农化水平,而且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化与非农化都出现了趋于滞缓的新变化。体制型的城市化滞后必然导致非农化转移滞缓。新世纪来临之际,中国必须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的新一轮再推进,大力促进城市化推动型的城乡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慧娟  杨改河  韩新辉  
城市化滞后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分析其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时期产生并延续下来的制度性二元结构。解决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当前具有浓厚二元结构特征的各种政策制度,重构城乡联动发展的制度体系,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富  
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略显滞后,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但大城市的发展滞后却是相当明显的。二十年来重点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的政策,使得大城市的发育与成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这又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反作用与冲击力。建议依靠市场化手段,推进我国大城市的发展,从而使大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