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9)
- 2023(17440)
- 2022(14451)
- 2021(13402)
- 2020(11317)
- 2019(25969)
- 2018(25525)
- 2017(48546)
- 2016(26544)
- 2015(30025)
- 2014(29900)
- 2013(29135)
- 2012(26635)
- 2011(24065)
- 2010(24000)
- 2009(22407)
- 2008(22036)
- 2007(19261)
- 2006(16700)
- 2005(14908)
- 学科
- 济(109329)
- 经济(109202)
- 管理(74706)
- 业(71868)
- 企(56759)
- 企业(56759)
- 方法(50855)
- 数学(45527)
- 数学方法(45033)
- 中国(33960)
- 农(30607)
- 财(28857)
- 业经(23730)
- 贸(22061)
- 贸易(22053)
- 学(21545)
- 易(21501)
- 制(20811)
- 地方(20488)
- 农业(20240)
- 务(17910)
- 财务(17859)
- 银(17841)
- 财务管理(17817)
- 银行(17779)
- 行(16951)
- 企业财务(16930)
- 融(16685)
- 金融(16682)
- 环境(16302)
- 机构
- 大学(381335)
- 学院(380094)
- 济(157673)
- 经济(154542)
- 管理(146128)
- 研究(128599)
- 理学(126967)
- 理学院(125524)
- 管理学(123306)
- 管理学院(122600)
- 中国(96899)
- 科学(80152)
- 京(79928)
- 财(72435)
- 农(68726)
- 所(64828)
- 业大(59952)
- 中心(59869)
- 研究所(59262)
- 财经(58459)
- 江(54917)
- 农业(54720)
- 经(53296)
- 北京(49489)
- 经济学(49198)
- 范(48310)
- 师范(47704)
- 院(46367)
- 经济学院(44768)
- 州(43747)
- 基金
- 项目(260447)
- 科学(204763)
- 基金(191179)
- 研究(183072)
- 家(169384)
- 国家(168046)
- 科学基金(143403)
- 社会(118230)
- 社会科(112180)
- 社会科学(112149)
- 基金项目(101592)
- 省(100803)
- 自然(94602)
- 自然科(92466)
- 自然科学(92436)
- 自然科学基金(90768)
- 划(86206)
- 教育(83940)
- 资助(77422)
- 编号(72514)
- 重点(59178)
- 成果(57899)
- 部(57391)
- 发(55622)
- 创(54043)
- 科研(50934)
- 创新(50632)
- 国家社会(50059)
- 课题(49522)
- 计划(49087)
- 期刊
- 济(163372)
- 经济(163372)
- 研究(107343)
- 中国(67744)
- 学报(64838)
- 农(61566)
- 科学(57342)
- 财(55495)
- 管理(51291)
- 大学(48196)
- 学学(45662)
- 农业(41738)
- 融(33913)
- 金融(33913)
- 教育(33719)
- 技术(31524)
- 财经(28546)
- 经济研究(27517)
- 业经(27149)
- 经(24521)
- 问题(23927)
- 业(22547)
- 贸(19539)
- 统计(18878)
- 版(18701)
- 技术经济(18265)
- 理论(18191)
- 商业(17718)
- 图书(17463)
- 科技(17230)
共检索到548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品杰 曾芬钰 孙波
利用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我国城市化对全社会就业总量、城镇就业量和乡村就业量的长期影响效应及动态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城市化与各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城市化无论对我国就业还是对城乡就业均存在正向效应,但对城镇就业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对乡村就业及全社会就业的推动作用;我国城市化对就业的中短期影响效应与长期影响效应不一致;在中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城镇就业的影响程度相对长期而言要较弱,而对全社会就业和乡村就业不仅不存在正向的促进
关键词:
城市化 就业效应 协整理论 动态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玉娟 高家颂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经济中,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去分析经济增长。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志翠 朱琳 张学东
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两个产业结构升级的维度入手,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演变在长期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正向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Granger原因,但短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不利于城市化水平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有序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凯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贡献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了农业生产总值、资本、劳动力及耕地面积等投入产出指标,用索罗余值法分析了1978-2010年间各种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发现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应保持农业快速稳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农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 科技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通过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且拐点为62.05%,但对其他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国有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现时期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率接近62.05%的情况下适度放缓其进程;适度降低对外商企业的优惠政策及外商直接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瞿华 夏杰长 马鹏
依据1978-2010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和GDP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表明,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消费、投资和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分别增长0.64、0.29和0.07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增长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显著而对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急需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和改善出口,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消费 投资 出口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效应和地区收敛。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的城市化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地区城市化水平存在着绝对β收敛,在考虑了空间效应之后,收敛的速度有所加快。同时,这也说明,普通回归模型低估了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速度。本文的启示是:中国省域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示范、带动和学习、模仿现象;空间效应对城市化水平的地区收敛具有正向作用;充分利用城市化水平的空间特征,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效应 β收敛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仪明金 邰秀军 张喆
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在1978-2010年的收入-消费水平趋势,农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比较以及贫困地区农民与我国农民消费水平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是消费水平上升速度低于收入水平;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持续扩大;我国重点贫困县农民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农民,并且低于城镇居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靠扶贫扩大内需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农村 消费 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习平
鉴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和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和三者的关系。文章使用197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就业granger原因。为了说明结论的可靠性,对以上的结论进行了实例验证。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就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颖 李静
利用1978—2010年省际大样本面板数据,通过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中国省际层次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1)从长远来看,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收敛趋势;(2)金融发展差距每缩小1%,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便缩小0.214%左右。这一方面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份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了金融发展的支持;但是,具体到不同的省份,这种支持效应也带来了地区间差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收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立君 李建军
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和银行业发展评价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设计反映银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通过建立银行业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模型,测算出1978-2010年中国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结果显示,银行业与经济失调发展的年份有12年,基本协调与中度协调发展的年份有12年,优良协调发展的年份有9年。结合各年实际状况分析发现,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和改革因素对两个系统的协调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深化银行业改革要以提升银行业稳健性、构建一个适度竞争的银行业体系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
银行业 经济发展 发展协调度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上官绪明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选取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对河南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得出:河南省物流业的供给和需求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河南省物流业需求水平对进出口贸易有显著的影响,而物流业供给水平对进出口贸易影响不显著,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未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新蜀 王世英 胡志高
以能源效率内生、规模报酬递增和要素产出弹性可变为条件构建"干中学"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对能源回弹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通过引入包含资本、劳动力和能源消费的三要素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西部省份1978~2014年能源回弹效应进行经验测算。结果发现:西部各省的经济发展对投资和能源的依赖性较强;西部各省能源回弹效应处于部分回弹区间;能源回弹效应的大小因时段和地域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政策的实施对能源回弹效应的大小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为东 陈丽珍 陈健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效应 城市化 面板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曙娜 任超然 张远
本文通过对中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分别探讨了地方财政支出各个项目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并且与财政政策的侧重面紧密相关。本文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都不一样,从而为政府合理分配资源来适度控制或促进城市化进程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城市化 财政分权 财政支出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