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2)
2023(11306)
2022(9248)
2021(8447)
2020(7255)
2019(16723)
2018(16993)
2017(33728)
2016(18833)
2015(21892)
2014(22564)
2013(22466)
2012(21307)
2011(19527)
2010(20508)
2009(19717)
2008(19200)
2007(17444)
2006(15675)
2005(14397)
作者
(58363)
(48431)
(48327)
(46471)
(30819)
(23234)
(22351)
(18925)
(18245)
(17593)
(16455)
(16321)
(15608)
(15458)
(15094)
(15017)
(14986)
(14187)
(14154)
(14151)
(12210)
(12077)
(11830)
(11178)
(10983)
(10942)
(10865)
(10744)
(9912)
(9754)
学科
(83606)
经济(83528)
管理(52781)
(48194)
(36482)
企业(36482)
方法(34018)
数学(29666)
数学方法(29422)
中国(26717)
(24833)
(19942)
(18125)
地方(18005)
(17482)
业经(17438)
农业(16204)
(15095)
贸易(15089)
(14635)
(14141)
银行(14108)
(13459)
(13287)
环境(13142)
(13107)
金融(13105)
(12605)
理论(12593)
(11562)
机构
学院(285642)
大学(285445)
(115455)
经济(112592)
管理(103802)
研究(98788)
理学(87056)
理学院(85996)
管理学(84477)
管理学院(83951)
中国(77189)
(63279)
科学(61484)
(55817)
(52103)
(50448)
研究所(46752)
(46035)
中心(45635)
财经(43802)
业大(42106)
北京(40515)
农业(39843)
(39440)
(39181)
师范(38807)
(36944)
经济学(35974)
(35310)
经济学院(32713)
基金
项目(175828)
科学(135528)
研究(129333)
基金(124001)
(108009)
国家(107134)
科学基金(89500)
社会(79789)
社会科(75437)
社会科学(75407)
(69016)
基金项目(65780)
教育(59340)
(58212)
自然(56624)
编号(55301)
自然科(55072)
自然科学(55055)
自然科学基金(54000)
资助(50929)
成果(46123)
重点(39923)
(39229)
(38905)
课题(38268)
(34735)
科研(33223)
(32708)
创新(32648)
国家社会(32556)
期刊
(135334)
经济(135334)
研究(86497)
中国(61090)
(46018)
学报(44529)
(43296)
科学(41123)
管理(36204)
大学(32396)
教育(31090)
农业(30593)
学学(29975)
(28142)
金融(28142)
技术(24596)
业经(22987)
财经(21712)
经济研究(20890)
问题(20727)
(18740)
图书(17230)
(16324)
资源(15576)
(15194)
理论(14343)
技术经济(14242)
商业(13905)
现代(13884)
(13384)
共检索到440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桑东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人们对土地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而在此背景下重新修订公布的《土地管理法》在涉及建设用地需求的无限扩展与农业用地数量的持续下降这两个突出问题上 ,并没有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 ,也反映出了相关制度的模糊性。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楠  
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究其根源,对症下药,提出了建立土地利用听证制度、完善土地立法、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开发土地资源的对策,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在城市化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付飞  张健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建设保持了持久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快速推进。在这个时期内,城市化的突飞猛进与土地需求间矛盾日益显现,土地的供求不足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本文中将就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有效合理运用展开阐释和论述,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合理化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育龙  
本文根据对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实证分析 ,探讨了我国土地资源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 :城市化不是造成 8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数量下降较快的最主要原因 ;从长期趋势看 ,土地资源不会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构成根本制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厉伟  
指出土地利用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的生产活动时刻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许多当前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因城市化而带来的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揭示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南平  曾伟  
围绕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分别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土地资源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期存在的急剧增长的城市土地需求引致以占用耕地为主的城市土地供给增加,进而带来与农业用地及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化解该矛盾依赖于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城市化发展方式以及协调土地资源利用;我国不应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应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应走"内涵型"城市化拓展道路,坚持"集约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相适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源于我国城市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士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刚华   贾生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琳  李娟  李影  
文章基于二级CES生产函数及城市化增长函数,构建了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增长阻力模型,并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力为0.0199%,换言之,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全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比没有土地资源约束的情形下降低0.0199%;从全国横向比较研究来看,各地的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力各不相同,而且差异较大;从全国三大区域空间分布来看,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阻力的平均值由东至西逐渐递减,呈现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较为一致的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文卿  白世强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是城镇化的载体,实现土地的生态化利用,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落实生态文明战略、构建宜居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梳理、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生态问题,结合绿色城镇化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土地没有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约束;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年间,土地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约束逐渐显现。中国怎样在土地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城市化?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通过城市化战略来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2)发展大中城市,通过大中城市内容丰富的服务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发展重点乡镇,推进撤乡并镇,加强土地整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土地健康是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兴起的一个土地资源研究方向 ,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土地健康内涵的基础上 ,论述了土地健康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并进而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提出加强土地健康研究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晓霞  
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历史根源,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健全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直接推手,而政府寻租严重和监管的缺失已经成为失地农民问题突出的关键。必须从历史根源出发,结合现实条件,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