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3)
- 2023(11529)
- 2022(10299)
- 2021(9867)
- 2020(8329)
- 2019(19753)
- 2018(20105)
- 2017(39913)
- 2016(21603)
- 2015(24641)
- 2014(25038)
- 2013(24790)
- 2012(22649)
- 2011(20563)
- 2010(20911)
- 2009(19203)
- 2008(18722)
- 2007(16292)
- 2006(14432)
- 2005(12626)
- 学科
- 济(90348)
- 经济(90253)
- 管理(61531)
- 业(57146)
- 企(46860)
- 企业(46860)
- 方法(44904)
- 数学(39945)
- 数学方法(39270)
- 中国(25994)
- 农(22257)
- 财(20165)
- 学(18507)
- 业经(17974)
- 地方(17542)
- 贸(15913)
- 贸易(15904)
- 制(15886)
- 易(15454)
- 理论(15272)
- 农业(14471)
- 和(13951)
- 环境(13680)
- 银(13396)
- 银行(13361)
- 技术(13021)
- 行(12742)
- 务(12251)
- 财务(12176)
- 财务管理(12152)
- 机构
- 大学(314336)
- 学院(312698)
- 管理(127425)
- 济(122625)
- 经济(119732)
- 理学(110901)
- 理学院(109689)
- 管理学(107556)
- 管理学院(106995)
- 研究(100008)
- 中国(74089)
- 京(67899)
- 科学(63018)
- 财(56318)
- 所(49604)
- 业大(45825)
- 财经(45782)
- 农(45611)
- 研究所(45159)
- 中心(44658)
- 江(43797)
- 北京(43239)
- 经(41404)
- 范(41273)
- 师范(40944)
- 院(36654)
- 州(36450)
- 经济学(36180)
- 农业(35887)
- 财经大学(34070)
- 基金
- 项目(211771)
- 科学(166132)
- 研究(154456)
- 基金(152892)
- 家(132184)
- 国家(131123)
- 科学基金(113136)
- 社会(95735)
- 社会科(90741)
- 社会科学(90714)
- 省(82316)
- 基金项目(81624)
- 自然(74814)
- 自然科(73046)
- 自然科学(73031)
- 自然科学基金(71648)
- 教育(71641)
- 划(69581)
- 资助(64544)
- 编号(64269)
- 成果(51791)
- 重点(46666)
- 部(46658)
- 发(44317)
- 课题(43959)
- 创(43253)
- 创新(40311)
- 科研(40281)
- 教育部(40004)
- 大学(39334)
- 期刊
- 济(131198)
- 经济(131198)
- 研究(92979)
- 中国(53198)
- 管理(45908)
- 学报(45689)
- 科学(43535)
- 农(40157)
- 财(39621)
- 大学(34623)
- 教育(34173)
- 学学(32490)
- 农业(28276)
- 技术(28086)
- 融(24549)
- 金融(24549)
- 业经(22119)
- 经济研究(21397)
- 财经(21321)
- 问题(19154)
- 经(18014)
- 图书(16626)
- 理论(16326)
- 统计(16147)
- 技术经济(15859)
- 实践(15088)
- 践(15088)
- 科技(14842)
- 现代(14709)
- 商业(14692)
共检索到44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笑东,张占录,郑文兵,徐盛阳
通过对我国城市现状和规划人均建设用地规模的统计分析,找出各规模城市人均用地变化趋势和特点,提出如何控制人均用地指标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谈明洪 李秀彬
城市人均用地作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一直受到学者和规划师的广泛重视。1991年我国颁布了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之后,这个标准成为我国核准各级城市规划的一个主要指标。经过近20 a的快速发展,这个指标是否还能反映我国城市用地的真实需求?为此,研究选择了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80个国家的城市人均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国人均用地的差异,并用截面数据对城市用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用地的需求水平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不同国家城市人均用地差别很大;一个国家城市人均用地水平的高低和该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丰富程度、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有着明显的...
关键词:
主要国家 中国 城市人均用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新乾 李焕焕
为了多维度刻画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变化的动态情况,文章在常用的绝对量差异和相对量差异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刻画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变化快慢的一个新指标——差异速率。此外,为了避免传统建模方法造成的相关信息损失,提出了融合方法建模。并基于1978—2016年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数据,分别构建了绝对量差异的具有三次趋势的残差ARIMA(3,2,0)模型和相对量差异的ARIMA(1,1,0)模型,而且对2017—2020年三种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绝对量差异仍在扩大,年均增长的速度约为6.71%;相对量差异正逐步缓慢缩小,年均降低的速度保持在0.06%左右;差异速率也在降低,年均降低的速度约为0.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扬 王良健
运用SOUDY模型,以2007—2011我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有效用地规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城市等级的角度考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与省会城市中将近一半的城市实现有效用地规模;其它东部沿海省份的城市大部分都未实现用地规模的有效性。从区域的层面来考虑,相比于东部和西部,中部实现有效用地规模的城市较多,但是下降趋势尤为明显;超过有效用地规模的城市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
关键词:
SOUDY模型 有效用地规模 城市等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辉
运用生产要素匹配关系及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人均资本与产出关系,分析了城市中存在的拥挤—基础设施建设—再度拥挤—再度投资基础建设这种循环现象的根源。城市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产出的增长取决于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及其匹配关系,当城市人均资本不足时,即表现为拥挤;当劳动力不足时,则表现为城市的空旷。如果城市资本数量与劳动力数量都萎缩,则表现为城市的衰退。拥挤的循环导致城市的规模螺旋式扩张,只有城市人口达到土地、资源与技术水平限制的极限时,这种循环才会停止。也就是说,在极限达到之前,拥挤的循环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关键词:
拥挤 循环 城市规模 人均资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庆年 赵登辉
本文在反思国内外对城市用地规模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数量分析研究了我国各等级城市用地规模的合理性 ,比较说明了具体城市现状用地规模的合理与否 ,最后指出我国在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关键词:
城市 用地规模 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灵辉 刘晓慧 陈银蓉
文章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进行了异方差检验和回归模型分析,最后得到了2004~2006年3年的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依据回归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实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城市人口 规模预测 计量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穆久顺 周慧秋 王积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云鹏
本文结合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特点,建立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OLS估计模型(TouristsExpenditureEconometricModel,简称TEEM)。通过对此模型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特征,并从旅游政策制订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国内城镇居民 人均旅游消费 TEEM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逯建 杜清源 孙浦阳
本文利用"铁路时刻数据",精确地描述了中国自1970年以来各省份之间的铁路运输时间和"时间成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铁路运输时间每年每下降1%会使各城市的人均GDP的增速额外增长1.382%~2.194%;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时间成本节省所产生的人均经济增长效应就越大。另外更高人均经济水平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会更慢,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能够显著促进人均经济增长速度。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全面准确估计中国铁路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收益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文华 张迪 郭瑞雪
随着住房市场化以及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力不断提升,住房问题也成为与经济、民生密切相关的综合性问题。从部分国家与城市的人口和住宅用地发展变化情况着手,进行对比分析,从这些国家和城市的相关数据中发现了一些规律,研究这些规律可为研判我国住宅用地供需状况,为研究国家住宅用地供应政策提供借鉴。我国与部分国家和城市人均住宅用地比较分析由于我国尚无农村住宅用地分类和统计数据,因此,计算的人均住宅用地面积仅含城镇部分。我国与部分国家人均住宅用地面积比较。2016
关键词:
住宅用地 住房自有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霞 陈均明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文章创新性地将直觉模糊数方法运用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研究:比较我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现状及排名情况,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提高人均收入的研究现状;探索多属性直觉模糊数集的理论用于人均收入翻番可能度的研究方法,构建我国人均收入翻番的多属性直觉模糊数模型;运用近10年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家庭总收入数据,综合多种经济发展指标确定2002年至2011年的直觉模糊数,估计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人均收入翻番直觉模糊数可能度,证实2011年比2002年的10年人均收入翻番,
关键词: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收入翻番 直觉模糊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穆久顺,周慧秋,王积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芳 钟太洋
为探究我国城市化带来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的时空变化,选取2007—2016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均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以城区总人口与建成区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拐点为22 026.47人/km~2,对应建成区面积的拐点为148.41 km~2;城市空间无序扩张会增加人均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因此,应加强存量土地挖潜,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筱明 郑新奇
城市用地规模研究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研究之一,与土地利用效益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效益既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用地效益的分析能够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本文以二、三产业产值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作为衡量城市用地效益的指标,通过计算1997-2007年的建设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分析济南市建成区用地规模与用地效益的关系及城市扩张的合理性,并选取广州市、南京市、青岛市、北京市、上海市作为比较对象,通过2000-2007年城市间用地规模与用地效益的关系对比,进一步分析济南市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