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3)
2023(6705)
2022(6032)
2021(5671)
2020(5031)
2019(12064)
2018(12176)
2017(24926)
2016(13697)
2015(15886)
2014(16310)
2013(16573)
2012(15843)
2011(14571)
2010(14982)
2009(14328)
2008(14581)
2007(13426)
2006(11874)
2005(10742)
作者
(42169)
(35257)
(34966)
(33591)
(22294)
(16810)
(16228)
(13780)
(13116)
(12591)
(11712)
(11688)
(11125)
(11048)
(11005)
(10995)
(10840)
(10354)
(10236)
(10106)
(8719)
(8676)
(8579)
(8026)
(7954)
(7944)
(7932)
(7703)
(7141)
(7112)
学科
(62656)
经济(62595)
管理(36444)
(35633)
方法(29416)
数学(26645)
数学方法(26457)
(25594)
企业(25594)
中国(21799)
(18073)
(15693)
地方(13391)
(13287)
(12643)
贸易(12639)
(12269)
(11915)
农业(11781)
(10835)
银行(10807)
业经(10752)
(10309)
(9296)
金融(9292)
环境(9162)
(9064)
(8489)
财务(8470)
财务管理(8439)
机构
大学(213120)
学院(210564)
(90460)
经济(88323)
管理(78929)
研究(72575)
理学(67011)
理学院(66183)
管理学(65180)
管理学院(64767)
中国(55651)
(46075)
(43587)
科学(43371)
(37917)
(35504)
财经(34366)
研究所(33974)
中心(33481)
(32192)
(30938)
业大(30323)
北京(29546)
经济学(28974)
农业(28183)
(27958)
师范(27730)
经济学院(26498)
(25887)
(25269)
基金
项目(129890)
科学(101126)
研究(94777)
基金(93755)
(80901)
国家(80256)
科学基金(67510)
社会(60259)
社会科(57024)
社会科学(57001)
基金项目(50340)
(49609)
教育(43349)
自然(42578)
(42500)
自然科(41503)
自然科学(41489)
自然科学基金(40704)
编号(39610)
资助(38569)
成果(33107)
(29693)
重点(28999)
(28602)
课题(26795)
(25704)
教育部(25281)
科研(24742)
国家社会(24626)
人文(24446)
期刊
(101401)
经济(101401)
研究(66832)
中国(37789)
(33019)
(31805)
学报(30974)
科学(29452)
管理(25940)
大学(23025)
学学(21630)
(20948)
金融(20948)
农业(20877)
教育(18295)
财经(17269)
技术(17144)
问题(16526)
业经(16514)
经济研究(16157)
(14856)
(12093)
理论(11559)
技术经济(11313)
商业(10987)
统计(10901)
(10504)
实践(10434)
(10434)
现代(10288)
共检索到316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素华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是人口迁移中的主要趋势。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市,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和贯彻城市发展方针是我国当前控制城市人口迁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本文所讲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城市建制的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和县辖镇。城市人口迁移是以每个城市的行政区划为界,凡迁出或迁入某个城市行政区域并迁转常住户口的即为城市人口迁移。迁出与迁入是相对应发生的。这种跨越了城市行政区划界限的迁移包括国际间、省际间、城市际间、市区与县际间的多种迁移。各个城市行政区域内的移动以及未迁转常住户口而长期来某城市居住或离开某城市外出居住的均不属本文所讲的城市人口迁移。 本文着重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人口迁移情况、特点以及个人的一些浅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诺  吕拉昌  黄茹  胡海鹏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城市创新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口是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数量和质量会对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专利指标测度创新,基于中国34个主要城市人口2003—2012年的人口迁入、迁出数据,使用stata面板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省外迁入人口、省内迁出人口以及高学历和多样化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有积极作用,其他人口迁移因素对城市创新影响则不显著,人口迁移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的差异。研究的政策意义表明:中国需要鼓励高层次的人口迁移,以发挥创新的溢出效应,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晞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程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力布局的重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浩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东北三省2004-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分析城市人口净迁出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东北三省的人口净迁出抑制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黑龙江省人口净迁出对于制造业的影响较大,人口净迁出程度较高地区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较大;人口净迁出抑制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劳动力供给、抑制技术创新及降低储蓄水平;智能化发展可缓解人口迁出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抑制作用。基于此,应出台稳定制造业人才的政策、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金星,贾秀嵩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利用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本文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在决定个人是否进行省际人口迁移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作用。 利用该次调查提供的省际人口迁移“时间”信息,本文对“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人口迁移发生时点上的个人特征来分析个人进行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比利用调查时点上的个人特征来分析个人进行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俞奉庆  
文章主要从人口角度考察了上海建设世界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人口发展特别是人口迁移对上海建设世界城市的意义。通过总结日本国内人口迁移和东京及东京都市圈的发展经验,反思中国城市发展和人口迁移控制政策的失误及其后果,从一个侧面提出了上海加快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郎昱  沈冰阳  施昱年  叶剑平  
为了验证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程度,以及限购、限贷政策对实现住房市场供需均衡的效果,选取我国70个大中城市作为样本,通过两步系统GMM估计法,探讨2003—2018年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分析限购政策实施前后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变化,以及不同限购、限贷政策力度分组下两者关系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限购政策实施前,人口流入对房价的影响显著为正,调控严格城市组的回归系数大于调控宽松的城市组。限购政策实施后,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减弱,且在限购、限贷政策力度强的组中减少的幅度更大。因此,建议未来可继续推动限购、限贷政策,提高土地供给弹性,减少大中城市人口集聚,疏解过度集中人口,以期实现住房市场供需均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郁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因包括三个方面,即原居地的境况;目的地的境况;个人特征。其中,迁移者与地区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居地往往要有一定的推力,目的地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拉力,而这种推拉力量都是客观因素。迁移的关键还在于迁移者本身,只有迁移者才是迁移活动的决定者。特别是在自由迁移的条件下,什么人迁移更为有利,什么样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小玫  郑坤拾  张喆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将全国分为八大地区,实证检验和分析了人口迁移对省际间经济差距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小敏  陈建宝  
在对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分别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各地区间人口迁移相对平稳,而人口流动在2000年以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且空间流向极不均衡;(2)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中国整体经济来说是一个帕累托改进;(3)户籍制度对于发达地区起到了人才沙漏的作用;(4)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出来,人口流出虽然基本出现一个正面影响,但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那么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志国  郑文龙  段文婷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逐渐放宽了对人口迁移的限制,无论是对于迁入地还是迁出地,迁移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迁移人口进行现状分析,从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净迁入、净迁出、迁入迁出都存在的省际人口迁移来探索省际人口迁移与各地区GDP的关系,并对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而提出人口迁移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