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5)
- 2023(9521)
- 2022(7746)
- 2021(7159)
- 2020(5969)
- 2019(13284)
- 2018(12698)
- 2017(25029)
- 2016(13161)
- 2015(14458)
- 2014(14352)
- 2013(14497)
- 2012(13711)
- 2011(12500)
- 2010(13010)
- 2009(12712)
- 2008(11358)
- 2007(10145)
- 2006(9281)
- 2005(8515)
- 学科
- 济(56282)
- 经济(56227)
- 业(36594)
- 管理(33366)
- 企(27712)
- 企业(27712)
- 融(26759)
- 金融(26758)
- 银(25085)
- 银行(25073)
- 中国(25050)
- 行(24378)
- 方法(23117)
- 数学(20825)
- 数学方法(20665)
- 农(19142)
- 财(17320)
- 制(15880)
- 地方(14159)
- 业经(13996)
- 农业(13162)
- 贸(11559)
- 贸易(11545)
- 中国金融(11356)
- 易(11293)
- 务(10301)
- 财务(10279)
- 学(10267)
- 财务管理(10257)
- 企业财务(9892)
- 机构
- 学院(191934)
- 大学(191640)
- 济(84391)
- 经济(82542)
- 管理(68514)
- 研究(68278)
- 中国(58982)
- 理学(58419)
- 理学院(57661)
- 管理学(56752)
- 管理学院(56381)
- 财(42843)
- 京(40355)
- 科学(39097)
- 所(34386)
- 财经(33910)
- 中心(32925)
- 农(31563)
- 研究所(30934)
- 经(30719)
- 江(27971)
- 经济学(27934)
- 业大(25720)
- 北京(25680)
- 经济学院(25438)
- 财经大学(25388)
- 范(25056)
- 师范(24825)
- 农业(24560)
- 院(24453)
- 基金
- 项目(122331)
- 科学(96885)
- 基金(90840)
- 研究(89259)
- 家(79087)
- 国家(78456)
- 科学基金(66691)
- 社会(59136)
- 社会科(56328)
- 社会科学(56317)
- 基金项目(48194)
- 省(46759)
- 自然(41488)
- 自然科(40588)
- 自然科学(40576)
- 自然科学基金(39859)
- 教育(39808)
- 划(39425)
- 资助(36826)
- 编号(34922)
- 成果(29067)
- 重点(27878)
- 部(27634)
- 发(27303)
- 创(25662)
- 国家社会(25359)
- 性(24706)
- 课题(24555)
- 创新(24055)
- 教育部(23748)
共检索到297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针对国内外金融排斥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足,从二元性视角研究金融排斥问题,不仅构建了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指数,而且在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剖析城乡金融差异的波动态势和未来演变趋势。指出削减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的关键在于利用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城乡关联;推动农村金融的加速度增长;从需求引致、供给推动、金融生态入手解决排斥,干预的重点在于"金融沙漠"。
关键词:
金融排斥 二元性 空间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霖
针对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展开分析,从城乡互动耦合的新角度剖析排斥的空间差异与诱致要素。在构建城乡金融排斥二元性指数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曲线法证实各诱致要素的复合因果关系及贡献弹性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收入、教育等各要素对城、乡金融系统的作用渠道及影响强度不同,因此,其金融包容措施应各有侧重;城乡金融地域系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二者互补而非互斥,互相关联而非互相割裂,二元性的削弱应充分发挥城市的扩散效应,并推进农村金融的加速度发展;金融排斥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政府作为自组织而非他组织主体,干预重点在于"金融沙漠",同时应尊重市场规律,引导"社会责任"的实现。
关键词:
金融排斥 二元性 城乡协调发展 复杂系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雪雄
本文运用1978~2007年我国统计数据,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三个指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统计测度,对我国2008~2010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预测,进而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程及其转换趋势,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测度 趋势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汝峰
本文利用1978—2009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对下一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以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衡量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城市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亚南 张桂文 郭玉福
在二元经济转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产业结构问题有助于我国跨越刘易斯转折阶段,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基于理论逻辑剖析了城乡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并运用跨期国际比较分析法对已实现二元转型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和后起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经验考察,总结出二元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二元经济转型初期产业结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进入到刘易斯转折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到二元经济转型后期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演变。最后,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变历程与发展现状,提出在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应对未来产业结构演变的对策建议:注重培育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深化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孟丽莎
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二元金融与二元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保持向农业、农村领域适度的金融资源倾斜配置、防止农村金融抑制,有利于二元经济结构良性转换。为此,要统筹城乡金融改革,同步推进城乡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改革,并通过"保水于田"、"强制回流"、"控制流出"等综合措施,确保适度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领域配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林 王家传 蔡超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异渐趋扩大,城乡金融市场也呈现出发展中失衡的状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城乡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及O-B分解结果表明,投资、贷款对城乡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贷款及投资差异是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优化农村信贷投入是直接有效手段。为此应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实施差异化的财税、监管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应禄 陈志钢
区别于传统的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分析法,本文以乡村和城镇两部门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新方法,以更好地测定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呈弱化趋势,引致二元经济结构弱化的主要原因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村第二、三产业发展;1992年是中国经济上的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的分野点,1992年之前经济上的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是统一的,但从1992年开始城乡关系开始与工农关系分离,经济上的工农关系已不能代表城乡关系。
关键词:
城镇 乡村 二元经济结构 变动趋势 弱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晓强 丁沛文 王颂吉
区别于传统的城乡部门划分方法,本文依据城镇化率对乡镇企业作了城乡分解,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乡村部门与城镇部门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1978-2010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呈弱化趋势。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但与此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仍然任重道远,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小怡 卢鸿鹏
在有关我国城乡金融结构的分析中,"城乡金融存在二元性"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现有文献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用经济发展差别和金融抑制来解释。实际上,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除了从经济发展差别寻找原因之外,更应该从城乡之间其他的差别之中寻找根源。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差别主要是因农村产业生产组织特性、城乡之间的金融安排差别、农村金融脱媒及其存在的原因等所致。农村金融脱媒凸现出中央、省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险重视不够,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十分不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霖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文章主要介绍了金融排斥的内涵与扩展、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以及如何实现城乡统筹视角下金融的协调发展,同时指出深化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的前景和意义。
关键词:
金融排斥 社会排斥 金融空洞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我国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建立了城乡二元税制,并采取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制度,使农民的税收负担比城市居民的税收负担重,而农村居民享有的公共品比城市居民少,加速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进。进入工业化中期,我国及时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城乡二元税制不复存在;同时通过一系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体制也不复存在,但财政分配的城乡二元性还存在。二元财政制度的一元化,并不意味着长期二元财政制度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文章依据金融发展理论,基于中国经济金融转型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沿用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将经济规模、经济效率、收入与制度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利用198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变截距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形成机制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工农部门产出差异的扩大不仅没有加剧二元金融矛盾,反而抑制了城乡金融反差的扩大;经济转型、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经济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缓解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矛盾。不同的是,以功能财政化体现的金融制度供给对中、东部地区城乡金融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却是强化西部地区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主要诱因;城乡收入差异对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因此,城乡金融的...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金融发展 二元金融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蕊
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金融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结构与金融发展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和金融二元结构的理论关系,阐述城乡二元结构和金融二元结构的具体表现,并运用Eviews6.0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EC模型分析方法进一步实证分析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金融二元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蓝海涛
经济转轨制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主线为制度变迁,辅线为经济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经济原因。当城乡二元结构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桎梏的时候,借助国际规则的强制力和诱导力,有助于各级政府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