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6)
- 2023(13896)
- 2022(11957)
- 2021(11121)
- 2020(9337)
- 2019(21573)
- 2018(21632)
- 2017(40730)
- 2016(22451)
- 2015(25372)
- 2014(25862)
- 2013(25467)
- 2012(23906)
- 2011(21801)
- 2010(22187)
- 2009(21032)
- 2008(21197)
- 2007(19662)
- 2006(17285)
- 2005(15817)
- 学科
- 济(89470)
- 经济(89346)
- 管理(71932)
- 业(69333)
- 企(57799)
- 企业(57799)
- 方法(38682)
- 数学(33311)
- 数学方法(32972)
- 农(28682)
- 财(27715)
- 中国(27583)
- 制(23888)
- 业经(22816)
- 技术(19708)
- 农业(18796)
- 贸(17691)
- 贸易(17675)
- 银(17483)
- 银行(17449)
- 地方(17344)
- 学(17262)
- 易(17213)
- 行(16655)
- 务(15935)
- 财务(15895)
- 财务管理(15843)
- 融(15428)
- 金融(15424)
- 体(15316)
- 机构
- 学院(329573)
- 大学(328340)
- 济(134784)
- 经济(131686)
- 管理(124340)
- 研究(107911)
- 理学(105720)
- 理学院(104515)
- 管理学(102793)
- 管理学院(102148)
- 中国(83961)
- 京(69310)
- 财(67889)
- 科学(64269)
- 所(54666)
- 江(52731)
- 财经(52352)
- 农(52026)
- 中心(50349)
- 研究所(48683)
- 经(47075)
- 业大(45500)
- 范(44515)
- 北京(44286)
- 师范(44106)
- 州(42033)
- 经济学(41660)
- 农业(40435)
- 院(38752)
- 财经大学(38376)
- 基金
- 项目(206453)
- 科学(162370)
- 研究(156593)
- 基金(146872)
- 家(126293)
- 国家(125102)
- 科学基金(106758)
- 社会(98251)
- 社会科(92996)
- 社会科学(92972)
- 省(82832)
- 基金项目(77779)
- 教育(74036)
- 划(69123)
- 自然(66225)
- 编号(65325)
- 自然科(64637)
- 自然科学(64619)
- 自然科学基金(63505)
- 资助(59012)
- 成果(55039)
- 创(47245)
- 重点(46895)
- 课题(46525)
- 部(46372)
- 发(45015)
- 创新(43387)
- 制(42336)
- 性(40201)
- 教育部(40076)
- 期刊
- 济(156454)
- 经济(156454)
- 研究(102254)
- 中国(71983)
- 财(54892)
- 农(48852)
- 管理(48055)
- 学报(47602)
- 科学(44810)
- 教育(43849)
- 大学(36711)
- 学学(34189)
- 融(33319)
- 金融(33319)
- 农业(32314)
- 技术(30601)
- 业经(26939)
- 财经(26544)
- 经济研究(24316)
- 经(22894)
- 问题(21021)
- 技术经济(17439)
- 贸(17193)
- 业(16962)
- 科技(16149)
- 理论(16079)
- 商业(15953)
- 版(15685)
- 图书(15243)
- 统计(14833)
共检索到507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建国
在城乡教师流动制度的创建过程中,存在着新旧制度之间的冲突,从而形成了制度创建的阻力。为此,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化解教师流动制度建设中的各种制度冲突与阻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建国 袁桂林
本研究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运用制度分析方法论从新生制度与制度环境、新生制度与互补性制度、新生制度与利益相关者,以及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四个关系维度对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与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查吉德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总是面临来自教师的阻力。制度缺失是造成教师阻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为教师参与改革提供制度保障;重视制度的内生性要素,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保障教师公平地享有改革的利益;在制度安排上,不仅增加改革动力,而且应消除改革的阻力,为持续深化改革扫清障碍;注重教师的专业性,将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纳入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并在改革中获得专业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阻力 制度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坚 陈阳
我国城乡教师的流动总体上呈单向性,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制度不完善。从制度的视野予以分析,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受到正式制度的缺失与非正式制度惯性的双重影响。因此,需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的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教师流动制度 教师资源配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白志礼 曲晨
通过构建测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指标体系,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以及反映城乡生活质量、社会公共品供给差异的指标,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发现,制度性缺陷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进行制度创新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关键和核心。同时,借鉴国际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经验,从户籍制度、土地改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规划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制度创新之路。
关键词:
二元结构 测度 国际比较 制度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守印 于长革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阻力的经济学分析齐守印,于长革纵观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从业主制企业到合伙制企业又到公司制企业,每一个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会遇到许多阻力,从而使企业制度变迁这个复杂的系统行为过程形成了一个较长的时滞。为了系统了解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在实践中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创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驻马店分行课题组1993年底在《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现代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且在发展之中,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更是一项新事物。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沅 汪继福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是我国城乡统筹的重要方面,是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思想建立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上,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我国已经开始实践探索。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需要以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突破口,需要创新制度、破解资金难题、统一管理体系和健全法律。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农村养老保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代表委员对农村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本刊刊发部分代表委员有关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以期引起大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教育问题的关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坤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因制度冲突而产生阻力问题,主要表现在正式制度之间、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教育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以及正式制度与教育理念之间产生的冲突所引发的阻力等。在职业教育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教育的公益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之间取得平衡、维护参与者合法权益,需要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价值诉求,完善法律法规,在教育公益性与资本逐利性之间找到契合点。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混合所有制 制度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马贤磊
针对我国目前城乡差距扩大和城乡发展失衡,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角度对目前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以及演变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新体制提出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城乡二元体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建国
我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作为一种新生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相关部门必须从整体上对该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交流制度 城市教师 农村教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怡
以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现行中国税制 ,使公众将企业而非个人当作税收的主要承担者。现行税制导致实际税负的模糊 ,公民对自己承担的税负缺乏清晰的认识 ,不会主动关心税款的使用方向和效率以及政府工作的业绩 ,这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热情。我们知道 ,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科学高效的基石 ,在我国迈向民主法治社会的进程中 ,要不断提高公民的纳税—参与—监督意识 ,就必须改革税制 ,使公民树立公共产品的成本—收益观念 ,激发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的热情 ,改变公众参与意识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 ,以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创造更加有效的公共预算制度。
关键词:
集体选择 公共预算的有效性 改革税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