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3)
- 2023(13060)
- 2022(10636)
- 2021(9940)
- 2020(7921)
- 2019(17783)
- 2018(17173)
- 2017(34152)
- 2016(18012)
- 2015(20086)
- 2014(19919)
- 2013(19749)
- 2012(18470)
- 2011(16828)
- 2010(17224)
- 2009(16630)
- 2008(15570)
- 2007(14373)
- 2006(13324)
- 2005(12082)
- 学科
- 济(77749)
- 经济(77675)
- 业(58829)
- 农(51236)
- 管理(47509)
- 企(35570)
- 企业(35570)
- 农业(33971)
- 中国(30033)
- 融(27488)
- 金融(27487)
- 方法(27336)
- 银(27121)
- 银行(27111)
- 行(26291)
- 数学(25135)
- 数学方法(24886)
- 财(23890)
- 业经(22891)
- 制(22045)
- 地方(18983)
- 贸(16050)
- 贸易(16034)
- 易(15764)
- 策(14221)
- 体(14116)
- 收入(13265)
- 发(13130)
- 农业经济(12758)
- 及其(11764)
- 机构
- 学院(260888)
- 大学(253101)
- 济(119372)
- 经济(116934)
- 管理(100066)
- 研究(87640)
- 理学(85488)
- 理学院(84719)
- 管理学(83633)
- 管理学院(83151)
- 中国(76909)
- 财(57940)
- 农(55520)
- 京(51552)
- 科学(47343)
- 财经(44547)
- 中心(43538)
- 所(42688)
- 农业(41702)
- 经(40523)
- 江(40225)
- 业大(38704)
- 研究所(37853)
- 经济学(37017)
- 经济学院(33690)
- 财经大学(32664)
- 北京(32557)
- 范(32342)
- 州(32246)
- 师范(32133)
- 基金
- 项目(164166)
- 科学(130408)
- 研究(129359)
- 基金(118995)
- 家(100819)
- 国家(99806)
- 科学基金(85982)
- 社会(84979)
- 社会科(80427)
- 社会科学(80411)
- 省(64398)
- 基金项目(61758)
- 教育(57209)
- 编号(54743)
- 划(52571)
- 自然(49883)
- 自然科(48704)
- 自然科学(48697)
- 资助(48246)
- 自然科学基金(47828)
- 成果(45170)
- 发(38370)
- 部(37604)
- 课题(37071)
- 重点(36108)
- 国家社会(35488)
- 创(34404)
- 性(34391)
- 制(33919)
- 人文(32662)
- 期刊
- 济(138833)
- 经济(138833)
- 研究(82572)
- 农(60687)
- 中国(53941)
- 融(47016)
- 金融(47016)
- 财(41150)
- 农业(40313)
- 学报(33244)
- 科学(33061)
- 管理(32859)
- 业经(28451)
- 大学(27606)
- 学学(26418)
- 教育(24242)
- 财经(21836)
- 经济研究(21163)
- 技术(21006)
- 问题(19809)
- 经(18764)
- 业(17793)
- 农村(16483)
- 村(16483)
- 农业经济(15695)
- 贸(14602)
- 世界(14203)
- 理论(13656)
- 经济问题(13619)
- 技术经济(12830)
共检索到409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国 赵晶 赵宣凯 吕长征
本文首先选取1985年至2009年各省的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即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趋势,印证了我国过去属于"先增长,后分配"的经济发展模式。随后,基于全国的整体样本以及按照农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划分的农业大省和非农业大省的数据样本,检验了各种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并非所有的政策手段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有一些政策的结果事与愿违。因此,在发展农村金融,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方面,必须审时度势和因地制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库兹涅茨效应 农村金融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伟国 樊士德
中国当前的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加强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在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农村信贷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位志宇 廖士光 韩忠伟
农村金融支持是我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文章基于我国1980—2005年统计数据资料,首先利用协整检验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在VEC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了我国自198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之间的交互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乡镇企业贷款的提高有助于缩少城乡收入差距,而农业贷款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说明我国农业贷款相对于乡镇企业贷款来说,存在资金配置低效率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立军 湛泳
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它们均未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研究。本文从农村自身经济金融发展层面出发运用1978-200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资金的不断外流和非正规金融的不规范发展,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现实的出路是遏制农村资金外流,提供更多的农村正规金融资源;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正宇
我国城乡发展失调,有历史、政策、制度、金融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资本的集聚,带动该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与技术的提高,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此,应制定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度,扩大农村资金投放,制定农村金融激励制度,取消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门槛等,以抑制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正宇
我国城乡发展失调,有历史、政策、制度、金融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资本的集聚,带动该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与技术的提高,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此,应制定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度,扩大农村资金投放,制定农村金融激励制度,取消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门槛等,以抑制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中国金融系统在资源分配上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储蓄流向城市是造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县级截面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全国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在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深度较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更大;在金融发展的中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即金融深度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在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金融深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在空间上,城乡收入不平等逐步收敛。其中拐点的出现在金融深度的20%至60%分位数水平区间。
关键词:
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 库兹涅茨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顾宁 姜萍萍
本文选取1995~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CO2排放的因素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CO2排放并不具备倒"U"型的库兹涅茨效应,现实排放路径为"N"型,即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CO2排放量会一直增加,而且当人均GDP达到38687元后,CO2排放的增速会更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2)影响CO2排放的因素中,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率、工业占比、能源消费结构对CO2排放量具有正效应,第三产业占比、能源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对CO2排放量具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宋美喆
利用面板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库兹涅茨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两者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呈"倒U"型变化,并且在人均GDP 15,527.3元处存在拐点。据此推断出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总体及绝大部分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将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持续扩大,在人均GDP值达到转折点后随之缩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霄鹏 高伟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的多种因素,以验证"库兹涅茨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我国还未达到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拐点。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政府对"三农"进行政策倾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书杰 于雯 周连秋
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出发,找出其内在原因:农村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由于存在收入门槛效应,农民享受不到优质金融服务,又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经济二元结构影响资金分配,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建议转变观念重视农村金融发展;协调城乡金融发展,消除二元金融结构;加强、改善、创新金融体系;增加社会福利;完善金融服务。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兆娟
文章利用中国1988~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和Hansen(1999)的门槛回归模型,就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落后阶段,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且影响效应最大;农村金融发展中等发达阶段,农村金融发展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明显减弱;农村金融发展发达阶段,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回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樊士德
本文在对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将外流劳动力归入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单纯的劳动力流动都未熨平收入差距,反倒拉大了差距。这与国内现有研究以及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了典型的"悖论"。本文认为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流入后的技术扩张、欠发达地区在劳动力外流后的技术存量因子、外流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回的劳动报酬比等因素构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变量。实证研究也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收入差距的理论推导,并发现"库兹涅茨"效应目前在我国并不显著。因此,需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宏观政策,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伟国 樊士德
金融发展可度量为金融—规模、金融—活动和金融—效率三个主要指标。利用OLS和GMM回归、面板单位根、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得知:(1)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效应,即所谓的倒U型关系。(2)中国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加强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取得了显著作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3)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农村信贷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曙光 李冰冰
本文以农村金融负投资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考察为核心。首先,在理论上建构了一个农村金融负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模型,对农村金融负投资传导机制与库兹涅茨效应的形成进行阐释;其次,运用统计数据,对库兹涅茨曲线负效应区域的形成进行了经验验证;最后,深入解析农村金融负投资的深层根源,提出库兹涅茨效应的系统性矫正框架,以消除二元金融结构,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