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7)
2023(6250)
2022(5126)
2021(4793)
2020(3990)
2019(9109)
2018(9064)
2017(17783)
2016(9770)
2015(10697)
2014(10894)
2013(11113)
2012(10635)
2011(9715)
2010(9658)
2009(9254)
2008(9027)
2007(8145)
2006(7362)
2005(6725)
作者
(29343)
(24394)
(24371)
(23226)
(15375)
(11703)
(11023)
(9381)
(9099)
(8854)
(8369)
(7941)
(7785)
(7782)
(7575)
(7512)
(7217)
(7169)
(7065)
(6966)
(6125)
(6017)
(5939)
(5686)
(5569)
(5480)
(5430)
(5253)
(5029)
(4884)
学科
(43224)
经济(43177)
(26860)
管理(24285)
方法(20073)
数学(18538)
数学方法(18415)
(18254)
企业(18254)
(17310)
中国(15117)
(14352)
农业(11827)
(10164)
业经(10042)
(9166)
银行(9146)
收入(9137)
(8836)
(8486)
贸易(8481)
(8342)
(7848)
金融(7847)
(7691)
地方(6770)
(6279)
(6202)
(6112)
财务(6100)
机构
大学(147829)
学院(147113)
(65031)
经济(63753)
管理(52974)
研究(50604)
理学(45656)
理学院(45151)
管理学(44425)
管理学院(44147)
中国(39518)
(33295)
(30702)
科学(29738)
财经(26258)
(26088)
(25884)
(23933)
研究所(23462)
中心(22245)
经济学(21736)
(21112)
业大(20996)
农业(20289)
经济学院(19877)
财经大学(19735)
北京(19564)
(18334)
师范(18145)
(17772)
基金
项目(92568)
科学(72696)
基金(68752)
研究(66712)
(60452)
国家(59966)
科学基金(50058)
社会(44286)
社会科(41968)
社会科学(41958)
基金项目(35749)
(34546)
自然(31141)
自然科(30430)
自然科学(30418)
教育(30267)
自然科学基金(29900)
(29646)
资助(28811)
编号(26060)
成果(22087)
(21612)
重点(20710)
(19884)
(19138)
国家社会(19084)
(18605)
教育部(18478)
课题(18089)
科研(17940)
期刊
(71548)
经济(71548)
研究(46219)
中国(27647)
(25836)
学报(24589)
(23972)
科学(21927)
管理(19075)
大学(18758)
学学(17968)
农业(17564)
(17007)
金融(17007)
财经(13597)
经济研究(12725)
业经(12547)
教育(11720)
(11641)
问题(10467)
技术(10299)
(8734)
理论(8096)
(7658)
统计(7651)
商业(7521)
(7288)
实践(7150)
(7150)
技术经济(7005)
共检索到220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伟  王少国  
测算了1978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以收入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对其增量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受改革进程和宏观政策的影响我国城乡差距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波动;体制变革促使城乡居民分项收入比重变化引起的结构性效应推动城乡差距长期上升,为缓解改革中的偏差采取的调整性政策使各分项收入在城乡间分布发生变化的分配性效应曾两次促使城乡差距短期缩小;综合两种效应分析,二元体制下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差距贡献最大,对此做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铮  
本文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业结构失衡和调整的影响。本文在科学界定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这一典型事实后,基于波动周期阶段分别对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失衡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由此,本文提出了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实现我国产业优化调整和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坤  陆尚瑜  
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从已经经历的十轮经济周期看,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变迁、低效的政府投资和经济结构不平衡。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有助于熨平我国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伟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存货投资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短周期和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产业结构升级中周期波动的衰退期和中长周期波动的复苏期。与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相对应 ,我国GDP增长正处于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中周期波动的复苏期和中长周期波动的谷底。我国经济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而且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现象 ,政府仍应采取中性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翔君  魏爱华  
我国高等教育周期性波动研究●孟翔君魏爱华一、周期理论概说任何运动只要有增长就有波动,只要有波动就有周期。周期即是指复苏——高涨——衰退——低谷——复苏这一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周期理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涵义。1.周期性波动固然复杂,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勇  卢忠宝  
基于我国199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两阶段"LMDI方法,先将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分解为产出规模、能源结构、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四个方面;再引入产出结构效应,对减少碳排放起关键作用的变量——能源强度进行再次分解。在此基础上,以产出规模和能源效率这两个对碳排放的增加和减少起关键作用的变量为依据,界定"高增长、高效率"、"低增长、低效率"、"低增长、高效率"和"高增长、低效率"四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划分出不同的时期,分析我国碳排放周期性波动的特征。研究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以来,我国四个阶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是碳排放波动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其中2000-2004年"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东海  
对今年物价处于周期性波动谷底期的判断●曹东海1994年全国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1.7%,涨幅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1995年和1996年涨幅分别回落至14.8%和6.1%;今年各月物价涨幅继续回落。上半年全国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六月份最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兴方  
本文从宏观经济学的收入恒等式的角度,估计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其结果更接近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可以看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将有不断扩大的必然趋势。从城乡居民消费和储蓄的情况,分析了它们各自对现在和今后形成差距的影响。并且发现城乡之间的储蓄差距,对未来城乡差距将会产生越来越大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炜  胡浩  虞祎  
为探究我国肉鸡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减少价格波动对肉鸡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2001年1月至2013年7月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价格波动特点和周期性变化,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解析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价格季节性波动明显,波动周期约为2年,城乡居民收入是影响肉鸡消费的主要原因,禽病、饲料价格、猪肉等替代品价格是影响肉鸡市场价格波动的其他重要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赟玲  尚整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GDP增长率年均达到9%以上,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生和外生因素,通过对1977-2008年我国经济变化趋势与这些因素的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阐述了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谋贵  
本文通过对我国生猪定基生产价格指数进行H-P滤波处理,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周期的特征,并对我国生猪调控政策进行了评价,指出国家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生猪和猪肉的涨跌,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针对国家生猪调控中不足,提出要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市场,采用反周期理论进行调控,建立母猪储备制度,适时推出生猪结构调整政策等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家喜  
一国的经济增长过程并不存在直线式的增长,现代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的市场经济更是出现了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波动情况(以GDP实际增长率代表)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长度规则、峰位下降、谷位上升、振幅减小"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特征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得到初步完善,但同时在今后的宏观调控工作中应该:必须尊重经济波动周期性的规律、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第三个经济周期学习和借鉴宏观调控经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华春  Jeffrey Forrest  
本文运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的二机制、三机制及四机制,对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周期性波动运动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运动行为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非对称性,其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最为合理:紧缩、上升、高涨与下降。紧缩阶段向上升阶段过渡速度较快,上升阶段向高涨阶段过渡速度相对较慢;在样本所处时间段内,紧缩阶段持续时间最长,高涨阶段次之,下降阶段持续时间最短。根据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对2011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全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上半年的通胀压力大于下半年,全年平均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04.2%,略高于政府制定的1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邵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采取了扩大货币信贷供应、增加财政支出等政策积极应对,跟一年多前我国经济处于"最困难的一年"相比,目前我国经济局势已经开始呈现V型反转,2009年第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已达到了10.7%,CPI和PPI由负转正,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胀压力。在信贷扩张引起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的资产价格也出现了快速的上涨。以2010年来的房地产市场为例,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运用经济增长周期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进行的模拟预测表明,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呈周期性下降趋势,平均增速将从高速增长期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下降到6.5%左右的较快增长,经济增速的波动介于5%至8%之间。针对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阶段性转变与周期性波动走势,短期政策应以平抑中短期波动、稳定经济增长为主,中长期政策应以稳定出口、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鼓励企业创新、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为主,力争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