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6)
2023(4054)
2022(3399)
2021(3154)
2020(2657)
2019(6033)
2018(6107)
2017(12467)
2016(6860)
2015(7828)
2014(8082)
2013(8408)
2012(8288)
2011(7823)
2010(7827)
2009(7603)
2008(7549)
2007(6687)
2006(6212)
2005(5703)
作者
(20616)
(16932)
(16831)
(16270)
(10828)
(7953)
(7812)
(6460)
(6427)
(6048)
(5692)
(5617)
(5483)
(5373)
(5253)
(5106)
(4988)
(4939)
(4937)
(4891)
(4495)
(4116)
(4018)
(3980)
(3947)
(3809)
(3776)
(3721)
(3408)
(3383)
学科
(33737)
经济(33696)
(17070)
管理(15874)
方法(15268)
数学(14199)
(14190)
数学方法(14136)
中国(11848)
(10828)
企业(10828)
农业(9435)
(9274)
业经(8306)
(8270)
(8225)
贸易(8217)
(8090)
(7651)
银行(7645)
(7414)
(6625)
金融(6625)
地方(5633)
(5620)
收入(5431)
(4791)
发展(4751)
(4747)
农业经济(4726)
机构
大学(111096)
学院(110007)
(51176)
经济(50127)
管理(39923)
研究(36960)
理学(33596)
理学院(33245)
管理学(32852)
管理学院(32654)
中国(31158)
(26976)
(23383)
财经(21070)
科学(19110)
(19014)
(18663)
经济学(17273)
中心(16548)
研究所(16342)
经济学院(15823)
财经大学(15664)
北京(15577)
(15457)
(15365)
(14198)
师范(14085)
(13053)
业大(12823)
(12656)
基金
项目(62682)
科学(48628)
研究(48497)
基金(45415)
(38256)
国家(37895)
社会(32100)
科学基金(31466)
社会科(30397)
社会科学(30392)
基金项目(23553)
(22691)
教育(21833)
编号(20161)
资助(19774)
(19525)
成果(17606)
自然(17563)
自然科(17101)
自然科学(17097)
自然科学基金(16779)
(15248)
课题(13971)
(13862)
重点(13691)
国家社会(13419)
教育部(13245)
(13007)
社科(12896)
人文(12858)
期刊
(60034)
经济(60034)
研究(38335)
中国(18359)
(18197)
(16792)
金融(16792)
(16481)
管理(14018)
学报(13736)
科学(13027)
农业(11265)
大学(11174)
财经(10765)
业经(10686)
学学(10518)
经济研究(10152)
(9229)
教育(8986)
问题(8953)
(8107)
技术(7656)
国际(7478)
理论(7055)
商业(6516)
实践(6296)
(6296)
统计(5988)
经济问题(5360)
现代(5218)
共检索到171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腊生  蔡春霞  张烨  
运用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测度方法,同时借鉴商业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的思想与方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通货膨胀承受力进行了测度与比较。通过构建城乡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压力测试模型,比较分析了决定城乡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的宏观经济因子,即城镇为政府财政支出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依据情景分析法,分别对我国城乡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并结合压力测试结果和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腊生  蔡春霞  张冕  
运用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测度方法,结合商业银行风险压力测试的基本思想,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通货膨胀承受力进行了测度与比较。通过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压力测试模型,比较分析了决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的宏观经济因子。在此基础上,依据情景分析法,分别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并结合压力测试结果和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敬水  
构建我国通货膨胀承受力指标孙敬水通货膨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有何影响?从程度上看,5%的通胀是通胀,50%、500%的通胀也是通胀;从类型上看,需求拉动、成本推进的通胀是通胀,结构型、赤字型、体制型、预期型的通胀也是通胀;从时间上看,几个月、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龙海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志伟  吴军  
本文基于结构性理论,探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与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对农产品的价格抑制、工农产品比价扭曲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根源。通货膨胀期间,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非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短期内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会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现象上看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实质上,这仅是受到需求冲击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下,被扭曲的农产品价格的短期调整。当受到通货膨胀承受能力约束时,宏观调控政策又会使工农产品比价回归到原有状态。因此,通货膨胀对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实质性作用。同时还发现,农村家庭收入提高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对通货膨胀的波动影响不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腊生  蔡春霞  张岩  
文章借用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宏观压力测试法来探讨我国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在相关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离出的替代效应,构建了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度量模型,并利用经验分析方法分析了宏观经济因子对我国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的影响,提炼出了影响通货膨胀承受力的最主要宏观因子,即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和汇率变化率。依据情景分析法,对我国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提高居民通货膨胀的承受力,货币供给量的加速增长则会削弱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耀国  
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胡耀国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产生的影响,总的是:有的产生收入效应,有的产生替代效应,或二者兼而有之;影响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变化;影响居民家庭的资产组合变化。一、通货膨胀对居民家庭消费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陈丽萍  
近年来,是否有必要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是通胀目标管理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损失厌恶的角度刻画消费者对通胀和收入的非对称心理,并据此构建出居民通胀承受能力的测算框架。论文引入时变的损失厌恶系数构建通胀承受能力理论模型,表明居民损失厌恶程度、必需品价格上涨占比与通胀的可承受能力负相关,实际收入增长率与通胀的可承受能力正相关。并运用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相关数据测算出通胀承受能力警戒线。测算结果表明,中低收入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主要与收入差距过大、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导的通胀特征以及现金支出、工资收入为主的个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陈丽萍  
近年来,是否有必要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是通胀目标管理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损失厌恶的角度刻画消费者对通胀和收入的非对称心理,并据此构建出居民通胀承受能力的测算框架。论文引入时变的损失厌恶系数构建通胀承受能力理论模型,表明居民损失厌恶程度、必需品价格上涨占比与通胀的可承受能力负相关,实际收入增长率与通胀的可承受能力正相关。并运用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相关数据测算出通胀承受能力警戒线。测算结果表明,中低收入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主要与收入差距过大、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导的通胀特征以及现金支出、工资收入为主的个体特征有关。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央行关注影响通胀预期方面的心理因素,将通胀承受能力因素纳入通胀目标上限管理,以缩小通胀目标与实际通胀的偏离度。此外,缩小收入差距、缩短通胀持续时间有助于降低居民的通胀预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朝明  马文武  
由于通货膨胀承受能力具有明显的主观判断性,那么基于传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胀承受能力,因为其纯粹依赖客观经济数据而没考虑人的自我感知而具有局限性。本文通过MIU模型和变异补偿法,使货币需求函数和个人效用函数联系起来,构建一个新指数——消费效用不变补偿指数,将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经济的通胀状况相结合,建立了新的通货膨胀承受能力指标,并与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基础建立的通胀承受能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使用这两组指标的三种通胀承受能力,通过对城镇居民整体、各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分项收入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指标的三种通货膨胀承受能力在各个较高通货膨胀历史时期,表现出较大差异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一、测算的意义 如何对通货膨胀作出正确的客观的数量说明和分析,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仅凭通货膨胀率指标还不足以较全面地说明问题,还要测算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以考察社会对通货膨胀的反应有多大的弹性,能够负荷到什么程度。理由如下: (一)可以弥补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指标的缺陷。近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到底压力多重,能够承受多少,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这个问题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指数是回答不了的,因为通货膨胀承受能力指标是指社会各利益主体能够承受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风岐  姚长辉  
中国经济能承受多高的通货膨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风岐,姚长辉一、中国经济增长必须承受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有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应该讲,实现宏观经济四个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特别困难的,困难的是实现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高凌云  
本文基于一价定律和我国的经济转型背景,针对城乡通胀的数据演化特征,设定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以此检验我国城乡通胀的趋同性及其非线性调节特征,揭示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与整合的演化进程。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通胀差是在1994年发生结构变化的平稳过程,平稳性表明我国城乡通胀具有趋同性,城乡商品市场整体呈现一体化特征。(2)1994年前,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较大,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宽,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快;1994年后,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小,城乡商品市场整合程度进一步深化,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慢。(3)城乡商品流通的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和贸易壁垒等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二元经济割裂了城乡市场,造成城乡价格水平的不同演化态势。对有关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和农村在零售商品额、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差异,以及城市化程度、GDP缺口、外贸依存度等因素,可以部分解释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而人均GDP与不同省份的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城乡价格指数的差异有减小的趋势,而城乡价格水平的统一,应该是我国的长期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蓓  
预期在推动通货膨胀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货币政策必须将立足点移到"事前",重视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控制。本文通过改进Carlson-Parkin概率法完成了通货膨胀预期定性调查数据的定量化工作,计算出我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城镇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以及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消费者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有影响,消费者考虑通货膨胀的历史情况及自己过去的预期偏差来形成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且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特征。因此,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应纳入中央银行的战略之中,稳定预期的最好方法就是一直保持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