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7)
2023(11007)
2022(9749)
2021(9174)
2020(7630)
2019(17800)
2018(18033)
2017(35012)
2016(18903)
2015(21487)
2014(21694)
2013(21578)
2012(19926)
2011(18134)
2010(18084)
2009(16754)
2008(16153)
2007(14116)
2006(12606)
2005(11034)
作者
(55722)
(45849)
(45816)
(43372)
(29068)
(21922)
(20717)
(18025)
(17362)
(16310)
(15694)
(15199)
(14408)
(14368)
(14100)
(13784)
(13694)
(13589)
(13104)
(12993)
(11281)
(11267)
(10970)
(10340)
(10337)
(10283)
(10173)
(10111)
(9181)
(9002)
学科
(77471)
经济(77380)
管理(55959)
(52513)
(42117)
企业(42117)
方法(36562)
数学(31905)
数学方法(31605)
(24676)
中国(22077)
(19992)
业经(18304)
农业(16451)
(16363)
环境(16022)
地方(15660)
(14669)
(14311)
贸易(14303)
(13921)
(12843)
(12351)
(12348)
银行(12316)
理论(11930)
(11789)
技术(11712)
(11428)
财务(11370)
机构
大学(278974)
学院(277335)
管理(112857)
(109478)
经济(106964)
理学(98149)
理学院(97100)
管理学(95606)
管理学院(95114)
研究(89057)
中国(66045)
(59502)
科学(55214)
(51234)
(44091)
(41539)
财经(41505)
业大(40441)
研究所(40127)
中心(39814)
(38554)
北京(37921)
(37580)
(36934)
师范(36664)
经济学(32354)
农业(32327)
(32310)
(32068)
财经大学(30841)
基金
项目(188429)
科学(147399)
研究(140067)
基金(136015)
(117223)
国家(116214)
科学基金(99693)
社会(87626)
社会科(82872)
社会科学(82850)
基金项目(73220)
(72961)
自然(64047)
教育(63234)
自然科(62437)
自然科学(62422)
自然科学基金(61263)
(61221)
编号(58550)
资助(55708)
成果(47475)
(41685)
重点(41252)
(39942)
课题(39271)
(38617)
项目编号(35991)
创新(35880)
科研(35851)
教育部(35683)
期刊
(120627)
经济(120627)
研究(82543)
中国(46820)
学报(41974)
管理(39866)
科学(39298)
(39041)
(35952)
大学(31910)
学学(29978)
教育(29212)
农业(27621)
技术(22742)
(22381)
金融(22381)
业经(21361)
财经(19499)
经济研究(18902)
问题(16603)
(16417)
图书(15845)
理论(15234)
实践(14135)
(14135)
技术经济(13446)
科技(13344)
商业(13100)
现代(12979)
资源(12292)
共检索到395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莉莉  
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对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最新一次的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全国性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结构特征相比个体特征更能影响居民的环境意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有着不同的生成逻辑;作为个体经历的环境事件在环境意识的生成中发挥重要的建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同时表现出了社会结构规制和社会事件建构的面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军  李文婷  张立波  朱晓萌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气候变暖、环境质量下降"等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解决环境问题不单纯是环保技术的创新与资金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如何有效提升民众环境意识,这将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动力。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以环境意识的七个层面为核心、以城乡各个阶层民众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法和行动观察法为手段,在城市、乡村展开调查。期望以此调研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并引起相关学者的思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德红  周志宏  
本文采用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滞后变量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了比较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的基础消费支出较之城镇要低很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的系数有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大多数均用于消费,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都较为明显,而城镇居民消费中存在一种膨胀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永生  张琅  董战峰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城乡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年长者、受教育水平较高者、政治面貌为党员者在城市和农村具有相似的显著性,这些群体采取的环境行为相对较多。对于城市居民,互联网使用和环境知识具有"放大"的中介效应,政府信任度具有"缩小"的中介效应。对于农村居民,环境知识具有"放大"的中介效应,政府信任度具有"缩小"的中介效应,"放大"或"缩小"的程度较城市居民更低,虽然环境风险感知对互联网使用有显著影响,但互联网使用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导致互联网使用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要想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可以考虑从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传播力度、完善环境知识传播的技术手段和策略、鼓励公众自觉履行环保义务几方面针对城乡区别施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永生  张琅  董战峰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城乡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的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女性、年长者、受教育水平较高者、政治面貌为党员者在城市和农村具有相似的显著性,这些群体采取的环境行为相对较多。对于城市居民,互联网使用和环境知识具有"放大"的中介效应,政府信任度具有"缩小"的中介效应。对于农村居民,环境知识具有"放大"的中介效应,政府信任度具有"缩小"的中介效应,"放大"或"缩小"的程度较城市居民更低,虽然环境风险感知对互联网使用有显著影响,但互联网使用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导致互联网使用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要想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可以考虑从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传播力度、完善环境知识传播的技术手段和策略、鼓励公众自觉履行环保义务几方面针对城乡区别施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变化。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1985—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逐年扩大,并且具有持续扩大之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在准确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和后果,并判定在现有经济发展阶段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克强  张忠杰  
本文构建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基于我国1997—2010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空间效应。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直接效应为正;农业税取消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度、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直接效应为负;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间接效应作用机理不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静  王亚丽  
合理的税制可以起到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消费结构及规模的差异,城乡居民所负担的税收也会有所差异。本文结合《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和《中国住户调查年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主要税种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税收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均具有逆向调节作用,在农村地区逆向调节作用更明显,但城乡的逆向调节程度都在逐渐弱化。鉴于税收对城镇与农村的再分配效应差异,我国应该进一步调整现行税制结构,完善收入监控机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方向和力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宇晨  
论文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问题,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城乡消费水平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进行研究。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在纵向上,绝对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相对差距将持续稳定在高位;在横向上,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越小。收入差异是影响消费水平差异的根源,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消费环境差异、消费观念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宇晨  
论文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问题,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城乡消费水平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进行研究。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在纵向上,绝对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相对差距将持续稳定在高位;在横向上,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越小。收入差异是影响消费水平差异的根源,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消费环境差异、消费观念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敏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并且已经略微超出适度的范围,同时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化特征明显。城市和农村经济形态的差别、社会等级格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形成原因。通过对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别管控等具体策略将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保持适度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华  
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利率、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要远大于城镇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前期消费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有负效应,但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利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负效应,但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以及减少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燕  
文章回顾总结了健康相关社会福利函数的理论研究,并尝试考察了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相关社会福利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而提出:在发展我国健康事业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居民的健康总量之外,更要重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健康公平性的考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毅  
在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研究居民的消费问题时,将城乡居民分别分析就成为必然。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城镇居民消费研究、农民消费研究和城乡居民消费比较研究等三个方面归纳出各主要观点并作出综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文辉  
本书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研究分析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重要意义和相关领域的经济学理论,系统总结国内外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大病保险的业务特性和经办要求,明确了大病保险应采取"政府主导、专业运作、保本微利、严格监管"的发展模式,并对由保险模式、筹资模式、经营模式、盈利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